第二百八十五章 五月节的前奏(第1/2页)小地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蛋部队回去的时候就比较轻松了,土篮子留下,一担往回溜达,而打头的也换成李锁子。\ 、b 5. \首发

    这家伙大步流星,健步如飞,估计心里惦记着给他提亲的事呢。

    队伍进村之后,就见大脚嫂子从屋里跑出来:“锁子,有人给你提亲来了,快回家收拾收拾,一会到你家瞧瞧。”

    李锁子听了,一溜烟跑没影。其他小伙子不干了,把大脚嫂子团团围住,嫂子长,嫂子短,都吵吵“啥时候也给我介绍对象啊”。

    “都急得跟屁猴似的,不用着急,估计陆陆续续还会有人来提亲。都绷住喽,有点出息,别像八辈子没见过媳妇似的——胖子,你跟着凑啥热闹,别挡道,我还回屋招呼客人呢。”

    “嘿嘿,我就是跟着瞧瞧。”胖子正好堵在大脚嫂回家的路上,他挪挪身子,然后对小伙子们说:“大脚嫂子说得对,咱们不能抓个萝卜就是菜,啥歪瓜裂枣都凑合。”

    小伙子们听了,立刻都挺起腰杆,各自散去。胖子也不用掺和这事,慢慢溜达到家里。只见花脸狐狸靠在窗下晒太阳,三只小鸡仔就在它的爪子旁边唧唧。花脸狐狸身子弯成弓形,把三个小鸡仔圈在身前,哪个要跑,就用爪子轻轻一扒拉,重新把小鸡仔弄回自己的控制之下。

    胖子大奇:都说狐狸爱偷鸡,瞧瞧我们家的狐狸,整个一个鸡保姆。于是调出一条大鱼,扔给花脸狐狸,以资鼓励。这家伙也不客气,心安理得啃起鱼肉,小鸡仔也在旁边拣肉渣,叼着满院子跑。

    蹲在那瞧了半天,胖子这才进屋,坐那开始整理报纸。毛毛也蹲在板凳上,手里拿着一本书,眼珠子叽里咕噜乱转,一看就不是个好学生,书都拿倒了。不大一会,外面就响起奇奇的声音:“红红真乖,小鸡一个都不少。”

    随后就见窗户上嗖嗖嗖窜出三只黑影,然后鹦鹉和八哥哇啦哇啦也跟着飞出去。外屋地的门咣当一声,就后就一个劲嘎吱嘎吱呻吟,估计是笨笨冲出去了。

    “实在不行就得换个铁门啊。”胖子放下手里地人民日报。嘴里叨咕了一句。

    “大众电影!”大辫子进屋之后。立刻欢呼一声。一把抓起来。美滋滋地坐到炕沿上看书去了。

    奇奇也跑进来。抓起儿童文学和儿童时代。吱溜一下跳到炕上。两只小腿往前一伸。书本夹在上面。有滋有味地读起来。

    胖子咳嗽了两下:“都写作业、做饭去啊。”

    人家那俩姑娘根本就没听着。都钻进书里了。胖子挠挠脑袋:“还是俺去做饭吧。”

    一转眼就到了六月份。这些日子。胖子没事就去弄地龙池。现在已经建了六个。他也又跑了几趟南洼子。从那边运回来几万条蚯蚓。全都撒到二号池子里面。剩下那四个暂时还空着。

    渐渐的胖子也发现一个问题,虽然饲料相同,但是二号池子里面的蚯蚓似乎长得更快,里面细线一般地小蚯蚓也更多。

    苦思一阵,胖子觉得只有一种可能:这些蚯蚓大都在木盒里面装过,或许是受到某种影响。

    毕竟是好事,所以胖子也就不去管它,以后分池的时候,就尽量用二号池子的蚯蚓当种子好了。

    回到家里,只见奇奇和林老脸对脸坐在炕上,正用彩纸叠葫芦呢。旁边已经弄好几个,吹得四四方方,下面还用五彩纸剪成半尺多长地穗子。

    “做手工呢,奇奇可真是心灵手巧啊。”对于奇奇,胖子从来都舍得使劲表扬。

    “胖叔叔,明天过五月节啊。”奇奇美个滋地说着,然后把叠好的葫芦放在嘴唇上,使劲一吹,就又鼓了一个。

    胖子使劲拍了一下脑门:“瞧瞧我这脑子,整天稀里糊涂过日子,端午节得好好过过,这是咱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啊。”

    正说着呢,大辫子从外边回来,手上拿着长长地一条五彩线,是从村里会竹花的姑娘那里要来的。

    奇奇一见,连忙伸出小手脖子,大辫子就给她往上系五彩线。忽然看到一只大手伸过来:“俺也来一根,省得虫王爷派手下来找我麻烦。”

    话说五月节系彩线,据说小孩子可以把小孩子牢牢拴住,平平安安,而且不怕各种虫子侵扰。

    “胖叔叔,你那么大人,还怕虫子啊。”

    “那你就更不用害怕,虫子见了你,都恨不得亲一口呢。”

    大辫子笑眯眯地瞧着这一大一小打架,等把奇奇的手脖、脚脖都系完了,也在胖子地手脖子上系了一圈,五彩线也就没了。

    奇奇皱皱小鼻子,在脖子前面的衣襟里一掏:“我还有这个呢。”

    胖子一瞧,原来是个荷包,缝制的很精细,上面还绣着一朵莲花。把鼻子凑上去一闻,香气浓郁,却又透出一股清新,毫无媚俗之气。

    “谁给的,肯定是老药子爷爷,对不对?”胖子一看这香气不俗,就猜到老药子。

    说曹操曹操就到,外屋门一响,老药子走进来,一手拎着小燕,一手提着一条大鱼

    了,给胖子你送点礼。”

    “药子叔,这用纸糊的鱼也能吃啊?”胖子大乐,这条大鱼是用纸糊的,上面描出鱼鳞和眼睛,身子正中吊着一根线。而那只小燕子,则是用红颜色地塑料皮缝制,里面鼓鼓囊囊,估计是塞得棉花。

    “这个是往幔帐杆上挂的,你婶子说你们家没人会做,就弄了双份地。”老药子把东西递给大辫子,然后就系到幔帐杆上面,都用绳吊着,晃晃悠悠,就跟能活动一样。

    那两只鹦鹉眼皮最浅,围着小燕子乱飞,嘴里还一个劲喳喳。胖子忍不住嗷唠一嗓子:“再得瑟就把你们也吊上!”

    林老和老药子最近乎:“我看到山坡上有不少艾篙,一会去采点,正好用来拴葫芦,然后往门窗上一插。”

    “成,我们年年都采。”老药子满口答应。

    奇奇一听,就蹦到地上找篮子,胖子闲着也没事,一家人就全都跟着出去,就连毛毛老哥仨和笨笨也前呼后拥的。半道上就看到不少野小子都拎着小筐,里面装着一尺多长地艾篙。

    胖子还真没见过这玩意,拦住一个抢了两根:“跟普通的篙子差不多呀,就是上面长一层灰毛。”

    然后放在鼻子下面一闻,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味道还真冲,以前三炮叔熏蚊子,好像就用这个。”

    奇奇也把小鼻子凑过来,只觉得清香浓郁,闻了之后神清气爽,更张罗得欢了。

    林老笑道:“这艾篙在古代可了不得,是最常用地药材。古人所说的针炙,针是针灸,炙就是用艾叶点燃来熏烤。”

    “原来就是用这个啊。”大辫子也忍不住笑起来:“读古文的时候,常有这方面地记载,我还以为一定很神秘,想不到就是用艾:。”

    “所以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胖子其实也是第一次弄懂这个问题,有时候,理论和实际联系不上啊。

    大伙有说有笑,出了村子,草地上就长着一丛丛野篙。艾篙的特征很明显,一个是颜色发灰,二是香气独特,所以大伙很快就都采了一把,一会,筐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