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北抚军,所以两人关系不一般。而他此刻虽没有明确表态支持真金继承汗位,却向诸王力陈大汗驾崩,理应尽早归葬,上谥号,让丞相安童尽快前来主持仪式。
皇帝死了,由丞相主持丧礼应该应分,但是赵昺却嗅出了点不寻常。安童这个人同样不简单,其是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木华黎四世孙。祖孛鲁,父霸突鲁;母弘吉剌氏,察必皇后之姊。他既是勋臣之后,又与世祖有椒房之亲,中统初就担任了由木华黎家世袭第三怯薛怯薛长,时仅十三岁。其母入宫见皇后时,曾在忽必烈面前称赞他虽然年少而有辅国之才,因为他常与大人讨论国事。至元二年,安童出任中书右丞相,时年才十八岁。
安童拜相后,即秉承忽必烈的意思奏请真金领中书省事,参与朝政。又奏召许衡入朝,主张实行儒家治国方针,奉行采用汉法的政策。但后来安童与阿合马的这场斗争失败了,被调离了相位,忽必烈遣其前往西北边境,行中书省、枢密院事,辅佐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守边。
安童至西北边后,发兵讨伐窝阔台后王大名王禾忽,又因分配给养不公,引起诸王不满。至元十三年,从那木罕戍边的宪宗子昔里吉发动叛乱,劫持了那木罕和安童,将安童送到海都处拘禁。海都对拖雷家族的内争采取观望态度,颇优待安童,授以官职,直到至元二十年才遣还,二十一年,回到元廷。安童回朝再相。
安童复任后,仍亲近儒士,奏请起用老臣徐世隆、李昶。时宋儒叶李归隐富春江,南台御史大夫相威奉旨求遗逸之士,以其名奏上,世祖大喜,即授浙西道儒学提举,叶李不欲受,安童特致书恳请,始就职。这时发生了南台御史上章请禅位太子的风波,世祖甚怒,安童虽自承罪责,但君臣间嫌隙已生。赴夏都避暑被留在了大都,当下被南必太后旁置,软禁在城内。
从表面上看两人同为朝廷重臣,伯颜有此提议也顺理成章。但赵昺就是觉得其中必有深意,而他们也非同殿为臣那么简单,安童的妹妹还是伯颜的老婆,他们是有姻亲的。从政治观点上看,他们都主张行汉法,以儒治国,这与真金的理念相合;从个人亲疏上看,伯颜推举真金为太子,安童走的更远,不仅让其参与国事,甚至闹出了禅位风波。
两人可谓是元廷老臣,威望甚高,有着控制朝政,左右宗王们态度的能力,而南必太后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跳梁小丑一般。赵昺清楚若是两人联起手来推举真金上位,其起码就有了五成的胜算,再得到两个宗王的支持,真金继位便几成定局。因而他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真金一旦继位,必定会调集兵力前来征讨江南,这不仅是政治上的需要,也是财政上的迫切需要,没有了江南财赋的支持,他是无力维持庞大的开销……
分析完当前的局势,赵昺是一阵头疼,他估计真金成功继位已有八成希望,完成安葬忽必烈、除去反对势力、稳定朝政、调兵攻打江南这几件大事,再快大概也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而自己也要完成攻下临安城,建立长江防线,清除元廷在江南的残余势力,巩固政权整编军队,构建新的政治体系等等诸多事宜,这点儿时间恐怕远远不够。
不过赵昺十分清楚,自他决定发动复国之战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不可能再退回琼州过逍遥的日子,而他面对的也绝不是元廷一省兵力的围剿,治理一隅之地那么简单了。以后他将要与元廷的倾国之兵对抗,治理万里江山,管理数千万的人口,困难将是呈几何形的增长。
可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艰难之路,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无论前边有多少困难都要硬着头皮闯过去,遇到多少糟心事儿都得挺过去,改变这段让人憋屈的历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