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奶爸X会议X撒钱(第2/2页)我的相公是诱受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说出来,一个个都可以抄家灭族了。

    “唉……”万明臣叹了口气,“只可惜北方正逢战乱,国库空虚。陛下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人臣子,亦感有心无力!不能为陛下分忧解难,实在有愧天恩啊!”

    众人也很应景地表达一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报陛下大恩万死不辞的决心。

    这本就是一出戏,不用看剧本,这猩了精地人也知道下一句该怎么说。大家很有默契地配合,不高兴也只能这么演。

    然后万明臣就进入正题了。

    开漕渠,造新船。这自然是好事。大大的好事,唯一不好的就是钱要由他们出。

    首先是漕渠。很好,预算一千万两,大家有钱出钱吧!

    这笔账楚和谭默算过,把结果告诉袁曦,是五十万,他们最多能出得起地价钱。

    所有地人都在看袁曦和谭默的回应。

    袁曦笑了笑,“圣上有心,我们为子民者怎敢不尽力。开凿漕渠,利在万世,我们宋氏亦愿意略进绵力,捐银五十万两。”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声音太齐了,挡都挡不住。

    万明臣很满意,抚须笑道:“宋氏不愧为天下商人楷模!老夫必定在陛下面前为宋氏报上一功!”

    袁曦很客气地说出那句很老土地话:“此乃为人子民者应尽之义务,我们宋氏岂敢居功?”

    不居功?很好,有气度!

    万明臣满意地点点头,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自然是不用出得比宋氏多,却也不能少太多。原本只想给个一二万两了事的,只有加码到五万八万两,到最后竟然凑到一百五万两!

    万明臣本来以为能有五十万两就不错了,这个数字也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宋氏地第一发打得响,连带着后面的都不敢小声,可惜在万明臣眼里,都只是给宋氏添了光彩。

    等到万明臣说到造船工场之事,下面一片土色,大家已经是真的有心无力了。

    想也知道朝廷在这件事上不会让商人赚到多少钱,能不赔钱就已经不错了,说是招标,其实是拐着弯子扔烫手山芋,这个热山芋还有谁敢接?

    有人……

    宋氏不负众望地接下了!

    十七个会员几乎是用看着佛祖地目光看着金光璀璨的袁曦。

    圣人啊!

    太伟大了!怎么会有人这么大公无私做到这一步呢!

    谁说义不从商!谁说世上无奸不商!谁说商人重利轻义!

    以成本价接下这个案子,扣去关系费,宋氏要赔上多少银子?

    可是人家不在乎!为了南北能够往来通商,为了天下万民的福祉,宋氏大义凛然,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哪里缺银子,他们就到哪里去!

    宋氏简直就是南方商会的一面旗帜,慷慨无私的袁曦堪称全国商人楷模!不r直就是观世音转世!

    南方商会的成员低下头---他们惭愧了!

    万明臣也被震住了,虎目含泪地望着袁曦,陈国有希望,百姓有希望啊!

    (……怎么觉得恶搞了)

    袁曦是在众人崇拜的目光中落荒而逃的。

    太可怕了,从头到尾,这就是一场凌迟。

    谭默含笑不语,对迎面走来地冯老说:“都在意料之中,洒了一把钱出去,那些人就都晕了。”“岂止是一把。”冯老叹气,“这银子都可以堵上黄河决口了!”

    冯老对内幕所知甚少,他是帮宋氏做事的,但是看袁曦这样花银子也觉得又心痛又感动。“少夫人,你这半天功夫,宋氏的账簿上已经少了五十万两了。算上造船,只怕还得再扣四百万。”

    “四百五十万两……”袁曦干巴巴地笑,“不多,不多。”

    “加上文心堂的案子,就是五百五十万两了。”谭默补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袁曦自我安慰,反正有钱用不完,求利之后求名,自己做的也没错,比尔盖茨不还把钱都捐出去了!

    谭默对这两句诗颇为赞赏,点点头笑道:“难得少夫人有这种气魄和胸怀!”

    冯老也表示佩服,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钱都不心痛,自己瞎操心什么。

    袁曦现在心里想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了!

    回家抱老公孩子去……

    袁曦想要离开,可惜事情还没有结束。

    谭默回头问冯老:“江陵的米粮足够吗?”

    冯老点头,“可以应付北方地蝗祸。”

    去年苏燃的担心果然应验了,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终于爆发了一场蝗祸。幸亏自二月来,江淮地区以江陵为中心的米粮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这才稳定了北方的米价。

    子华写了信来,他所在的城市不幸遭劫,幸亏有宋氏的米粮及时到位,稳住了米价,也稳住了民心。子华说,经此一仗,宋氏的字号已经在北方留下了美名,而他的部署也进行得更加顺利。如今在北方沿海几个重要城市,宋氏都有了自己地分店,从子华地来信里看,这一个月来他成长了不少,果然离开巢穴的雏鹰才能展翅。

    感慨望天,不知不觉,也到了七月流火地时节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