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没想到连你也不知……知道我的心意。”
王基道:“士载何出此言?”
邓艾道:“我来问你,平魏之后,接……接……接下来要做什么?”
王基道:“这还用问,当然是吞吴啦。”
邓艾冷笑,道:“你也知……知道啊。如今魏国殄灭,吴国震……震恐,本该乘……乘势席卷,怎奈兵劳无……无法骤用。唯今上策就是厚待魏国降……降将以感化孙权,让他知道投降后是有很多好……好处的,这样他畏威怀德,必望风归服。如此江南半……半壁可不战而定,岂……岂不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王基道:“这是个好主意,不过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能作主的,士载还是上道表道像朝廷此事,待朝廷批复后再行不迟。”
邓艾道:“临淄与长安相……相……相隔数千里,来回一趟最……最快也要十几天。况且皇……皇……皇上知道这事也不能马上做决定,还要和众……众臣商议。你也知道朝中那帮家……家伙的办事效率,这商议来商议去,又要耽……耽搁好几天,等诏书到我们手里估计已……已是一两个月以后的事……事情了。战场之事瞬息万……万变,时机稍纵即……即逝,片刻耽……耽误不得,拖上一两个月岂不要坏……坏大事。”
王基道:“理是这么个理,可是……”
邓艾道:“没什么可是的,这事是我决定的,出了事由我一人来承担好了。”瞪了他一眼,拂袖而去王基站在破殿中出了一会神,这才缓步离去。
邓艾来到皇宫金銮殿,集众官议事。王基因忠言屡不见用,心里不痛快,托病不来,邓艾也不追究。当下邓艾与多官商议停当,出榜安民,交割仓库,令jīng干人等招安各郡军民,令人持其书信往劝司马懿归降。这些事情都做完了之后,他才开始写报捷表章。他提起笔刷刷的在帛书上飞快的写着,蓦地里心念一动,停了下来。
侍侯他写字的小吏见他停笔,颇为费解,问道:“将军,怎么了?”
邓艾道:“没什么?去把魏国的文……文薄拿来。”
那小吏点点头,取来文薄。
邓艾低头细看,伸手在案上一拍,叫道:“好家伙,上千……千……千万两白银,真没想到这看上去毫不起眼的食盐每年竟……竟能给国……国家带来这么多的收入。”
那小吏点点头,道:“可不。老百姓什么都可以不吃,就是不能不吃盐。沿海一带可以拿海水煮盐,盐价也较便宜,可离海较远的郡县不产盐,这盐价可就十分昂贵了。”
邓艾出了一会神,嗯了一声,取过一张空白帛书,提笔疾书。那小吏整天在书房里混,肚子里倒有几两墨水,看了几行,吓了一跳,道:“什么。将军不打算将青州一州的食盐收入上交国库,而是留归己用,以充军费,这怎么可以?”
邓艾白了他一眼,道:“竖子安知国……国……国家大事,还不快滚!”
那小吏吓了一跳,飞快的跑出大殿,唯恐跑得慢了被抓去煮了。他跑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定了定神,寻思:“邓艾这厮仗着自己灭了魏国,就为所yù为,这接管城池还不到一天就做了许多大逆不道的事情,再往后还不知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我若是继续呆在这里,就算不被他杀了,也要受他的连累,被朝廷杀了。反正都是个死,还不如离开这个鬼地方,跑到历城出首,拿这事做个进身之阶。嗯,妙极,妙极,就这么办。”
当下他以最快速度跑回自己的狗窝,找出几件换洗衣服,包成一包,背在肩上。将几两散碎银子揣进袖袋,快步出屋,跟着飞身上了一匹毛都快掉光了的瘦马,径出西门。
历城位济南郡之西和临淄相去倒也不远,他从临淄出发经乐安郡的一角,很快就到了济南郡治东平陵。
那rì司马懿听到了邓艾跨海偷袭的消息,心下大骇。作为太尉他自然恨不得马上带兵赶回去勤王。可他也知道这样做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贾福这厮最爱耍花样,自然不会让他安安稳稳的回去救人,肯定已在半路上扎好口袋,等着自己去钻呢。出于这个想法,他迟迟不动,这几rì都在城中苦思良策,哪知这主意还没想出来,就收到了曹丕玩火**的消息。他听了之后,着实吃了一惊,跟着仰天长叹数声,召集众人商议行止。乐进受了刘备受命之恩,心存感激。蒋济对魏国已心灰意冷,二人都极力主张投降,其他官员都没有主心骨,自然人云亦云。司马懿本有心顽抗到底,可见众口一词,也无可奈何,率众出降。贾仁禄闻报心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他先是在营中手舞足蹈了好一阵子,然后唧唧歪歪地说了一大堆没人听得懂的糊话,跟着颤颤巍巍的跨到卢柴棒身上。由于高兴过了头,他脑子里一片空白,竟以右脚踏蹬,在众目睽睽之下再一度上演了贾仁禄倒骑马。虽然众人都知道他常发神经,不过这样错误却还是次见到,均是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合。
贾仁禄自许城打围之后,从未犯过如此低级错误,见众人发笑,一张脸涨得通红,一直红到了耳根,恨不得找条地缝钻将进去。
徐氏见他神经不怎么正常,说话语无伦次,办事颠三倒四,怕他在如此庄重的场合下出丑,贻笑大方,忙跟了上去。有了她的照拂,贾仁禄倒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最多也就拿倒公文,念错降将名字仅此而已,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啰里啰嗦的仪式完成后,贾仁禄与司马懿并骑入城。诸将经验老道,进城之后都不用他指示,自去办理安抚、整编、清理、封仓诸般手续,一切井井有条。贾仁禄则置酒于高台之上款待司马懿,两人在战场上斗了好多年,不打不相识,此番难得聚首,惺惺相惜之意油然而生,当下各道仰慕之意。聊了几句之后,贾仁禄发现司马懿虽满腹经纶,却不似诸葛亮、钟繇那样一本正经,颇有几分市井无赖之气,和自己倒有些臭味相投。心情激动之下,他竟忘了司马懿八面玲珑,惯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以之深相结纳。这一晚贾仁禄喝了很多酒,醉得人事不知,到了次rì午后兀自头昏脑涨。好在诸般事务都有人打理,报捷之表也由徐氏写就,差人送入关内,一切井然有序,却也不用他多cāo心。
当那小吏到了东平陵的时候,魏国旗帜早已被人取下,大汉赤帜在城头上的迎风招展。他担心邓艾差人拿他,一路狂奔,到了这里已气喘吁吁,肚子乱叫。他牵马进城,找了家酒肆点了几样小菜。
其时离吃饭时间还早,饭馆里的人不是很多,他要的酒菜马上就做好端上,那小吏举起筷子正要吃饭。却见一位老者笑呵呵的向他走来,说道:“这位小哥怎么称呼?”
那小吏上下打量他一番,只见他约五十余岁,穿着件淡青丝制长袍,两鬓如霜,颏下一部短髯,面容和蔼却不失威严。那小吏在官场上混了有些年头了,善于察颜观sè,知道他不是达官显贵,就是富商豪贾,忙恭敬答道:“我姓丁行二。老人家叫我丁二便成。“那老者道:“在下没有什么嗜好,就是爱交个朋友。你这边还有空位,我能坐过来么?”
丁二道:“老人家请便。”
那老者在他对面坐下,自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