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降秀才(第1/2页)寒门圣人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张易两耳不闻窗外事,县文院内引发的异象他根本不知,还在继续答题。

    “少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第二句诗写完,张易体内文气再减五分之一,文气骤减,他的额头出现一些汗水。

    在大周皇朝的数百国家内,二品大员官服红色,一品大员以上才可穿紫色。除了品阶极高的官员,读书人的衣服颜色等级更加鲜明。进士以上着红衣,大儒方可穿紫袍。

    “朱紫贵”三个字,不只是而已。

    张易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开始继续写第三句诗。

    “自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这句诗的前半句刚刚出现,一股读书人特有的浩然正气在整个考室里激荡开来。张易的书箱的几张草纸被吹了出来,他连忙放下狼毫笔,将其收好,以免掉落在考卷上,污秽考卷。

    第二句诗写完,张易体内的文气原本只剩下五分之二。可是随着第三句诗写完,县文院中心的“春秋书”虚影上散发出一股浩然文气,瞬间注入他的身躯。

    张易体内文气暴涨,损耗的文气已经全部回满,剩余文气灌注进他的心房。

    张易感受到这股浩然文气,闭目进入自己的心房。破旧心房当中那股微弱的白色文气还在不停运行,修补各处破烂,当它发现这股浩然文气,立即扑上来将其吞入,融为一体。

    白色文气原本只有头发粗细,吞下这股浩然文气之后,变得有手指粗。修补墙壁和湿润地面的速度明显加快。

    开启心房,燃心火,修补心房,是秀才的修行之路。等到墙壁修补完毕,干枯地面变得平整,就能够参加府试,考取举人功名。

    张易心房内的文气修补速度明显加快,但要是修补完成,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文气回满,张易面色微喜,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文气不足以写完整首诗。谁知第三句诗勾动“春秋书”,产生浩然文气,让他有了充足文气写完整首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随着张易的书写,这首诗终于出现在考卷上。这一次书写“天子”两字,张易体内的文气只是稍微减少,跟书写第一句诗的时候相差颇大。

    当“自强”两字出现在考卷上,整个县文院里出现巨大变化。

    张易书写“劝学诗”第一句之时,“纸卷共舞”异象只出现在文院主考房内。可当这首诗完成之时,整个文院内,除了考生的考卷,所有的纸张都欢快抖动、所有的竹简都跳动起来。

    ……

    天三丙六考房,风重楼正在挥毫泼墨。他跟一般考生端坐答题不同,左腿踩在考桌上,右手则不停书写,嘴里还哼着不知从哪条烟花柳巷学来的调。

    正在风重楼渐入佳境之时,考桌左前方被砚台压在下方的几张草纸突然跳动起来,将砚台掀到一旁,几滴墨汁差溅到他的身上。

    “啊哈,纸卷共舞?这又是哪个怪胎……”

    风重楼性格狂狷,平素里见到什么奇异事件都毫不在意,这几天遇见的事情却让他颇为心惊。

    “这位张案首,莫非连天降秀才也要拿去?”

    风重楼咧嘴直笑。他素来只做第一,跟乔居正比较多年,本来就有些消磨意志。

    此番张易横空出世,着实将风重楼体内的傲气激发出来。

    ……

    同样,在另外一间考房内的乔居正同样蹙起了眉头。

    “原本以为我跟风兄准备妥当,今年的县试把握不。但据我所知,我与风兄都做不到如此地步;这定然又是那位天降童生的杰作。”

    “这位张兄刚成童生不久,体内文气积蓄不多,竟然能够写出引发纸卷共舞异象的好文章。才智恐怕远胜于我,要是将来能在一个书院读书,对我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乔居正只有一刹那的惊诧,转念间就恢复原样。他性子中正,看起来跟风重楼截然相反。

    但两人都是坦荡君子,张易抢了案首,他们只会真心佩服,而不是心底嫉恨,暗下黑手。

    ……

    各个考房内,诸多考生都被异象震惊。

    少数人黯然长叹,感概自己跟这般妖孽同年县试,当真是被打击的很惨。多数人则很快收敛心神,静心答题,他们原本就知道才情不如风乔两位才子,更何况那位引发“纸卷共舞”异象的妖孽。

    主考房内,纸卷、竹简再度狂舞。

    “这……这……这……”

    饶是范学正活了这么多年,也从未见过如此异象。他惊诧的连三个这字,指头微微颤抖,看着诸位考官道:“莫非今年县试,咱们长弓城还要出两个天降秀才不成?”

    院君杨栋蹙眉道:“恐怕不是。”

    诸位考官齐齐望向杨栋,他们比不上在场唯一一位贡士见识广博。

    “刚刚我玉识颤动,隐约感受到其中一名考生的文气引发了纸卷共舞异象。之后,这名考生的文章再度勾动春秋书虚影,引发浩然文气,方才能够再度激发如此显著的纸卷共舞异象。”

    杨栋身为资深的贡士,玉识比许多进士都强大不少。出这话,其他考官自然不得不信。

    只是杨栋所,着实有些骇然听闻,范学正连忙道:“杨栋,你所言属实?那位考生竟然勾动了圣书?”

    情急之下,范学正连“院君”两字都忘了称呼,直呼本名。

    杨栋没有计较,头称是,轻笑道:“这篇文章竟然需要这么强大的浩然文气方能书写成功,就算是一些新进秀才都达不到如此水准。想必这位考生,必然写出了了不得的文章。”

    陈亮在考房内的地位颇低,此刻也顾不得其他,出声问道:“敢问院君大人,这位考生的考房,在哪个方向?”

    “东南角。”

    杨栋给出答案,考生已经作答完毕,倒不用担心其他。

    陈亮听到这话,脸上浮现一抹微笑。

    其他考官自然看见他的表情,范学正笑着道:“陈亮,你问这个问题,莫非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是谁所作?”

    陈亮连忙头,微笑道:“回学正的话,如果我所料不错,这篇文章的主人,应当就是那位天降童生。”

    “年纪,竟然能够写出劝学诗,还能勾动圣书,果然了不起。只是不知道,他会到哪家书院就读?”范学正摇头感叹,这位考生相当了不起啊。

    院君杨栋嘿嘿一笑:“张易为人敦厚,恪守本分,写出劝学诗倒是不奇怪。不过起咱们伏流国的书院,当然是白马书院独占鳌头。”

    其他考官连忙头。

    白马书院是大周皇朝除却道一书院外的五大书院之一,在伏流国的地位颇高。院长徐若风,是大周皇朝声名赫赫的大儒,在伏流国的地位只比皇帝稍低。

    杨栋、谢东流这些,当初都是白马书院的天才弟子。

    ……

    张易坐在原地,感受浩然文气带来的好处。心房已经被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