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北面的黄河,历史上多次决口,改道,“夺淮入海”。黄河的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入海通道,反而使淮河没有了自己的入海口,所以在中游的低洼地积水成湖。因为排水不畅,形成了大雨大灾,雨灾,无雨旱灾的局面。
虽然淮河比长江,黄河得多,但是淮河在地理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那就是:淮河与它西边的秦岭排成一条东西走向的横线。这条横线就是天下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淮河、秦岭以南为南方,淮河、秦岭以北为北方,我们也把北方称为“中原”。
大禹全神贯注地听后土讲课,他从来也没听见过这么透彻地讲解天下地理,真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大彻大悟。暗想:“这后土先生也一定是一个神仙。”
大禹想的确实没错。这后土先生确实就是一位神仙。他本来是蚩尤的儿子,因为不满意蚩尤的残暴和跋扈,愤而离家出走。一生研究水利和土壤。后土不管走到哪里,都指导百姓兴修水利,培肥地力,灌溉农田。肥沃的土壤再经过灌溉,都获得了大丰收。因此后土深受百姓的爱戴。老百姓尊后土为“社神”。与后稷被尊为“稷神”一样。“社神”与“稷神”合称为“社稷”之神。被华夏民族的传人们,年年祭祀,一直到今天。
讲完了天下的江河,后土又讲了三太平原,四大高原,五大湖泊以及山岳的分布,山川的走向,气候的形成,雨水的分布等等。
一眨眼,大禹在后土先生处已经学习了三个月。一日,后土对大禹道:“我所学的知识已经都传授给你了,用这些知识来帮助你父亲治水,已经是足够用了。不过,洪水已经淹了大半个天下,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治服得了的,单凭人力怕是还不够。还要人努力,天帮忙,或许才可成功。”
“临别我还要再赠与你二句话,当做治水的口诀。一句叫做只‘只可顺水之性,不可与水争势’,第二句叫做‘只可疏导,不可堵截’,今日咱们别过,祝你治水早日成功。”
大禹洒泪拜辞了后土先生,带着玄弓、黄戈。下了华山,一路向东,去寻找父亲,帮助父亲治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