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何年何月才能再次出现。
如果要不顾巨蝠的冲撞,强行登“笋子尖”一来月光朦胧看不清楚落脚借力的地方,二来巨蝠干扰,登“笋子尖”更是难上加难,一失足便前功尽弃。大禹在情急之下,头脑中突然闪出了一个近乎于儿游戏的想法:凭借轻功踏到巨蝠的背上,再走出凌波踏浪步法,从低飞到巨蝠背上跃到飞得高的巨蝠背上,如此一步比一步高,最后不是也可以走到“笋子尖”上吗?
想到这里,大禹一个登云步,看准了一只巨蝠,一纵身跃了上去,站在了那只巨蝠的后背上。
也奇怪,那只巨蝠就像并不知觉,大禹又迅捷地迈步跃到了另一只飞得略高一些的巨蝠背上。那巨蝠阵越飞越高,绕着“笋子尖”盘旋向上。大禹就像走在鹊桥上一样,随着盘旋向上的巨蝠阵越走越高。
玄弓和黄戈二人一开始看见大禹跃到了巨蝠的背上,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都收起了兵刃看大禹如何施为。巨蝠也不再向人面俯冲了,只是绕着天柱盘旋飞翔。再过一会儿,看见大禹正在巨蝠的背上走起了凌波踏浪步法,真是匪夷所思。巨蝠阵也开始绕着“笋子尖”盘旋,越飞越高,二人不禁为大禹的神功喝彩。
一柱香的功夫,巨蝠阵已经升高了一百多丈高,与“笋子尖”拉齐。大禹瞅准了“笋子尖”,一步跳下了巨蝠背,落在了“笋子尖”上。也奇怪,那巨蝠刹时化作了一片片芭蕉叶,纷纷落向地面。
大禹收回目光,往“笋子尖”上看云,只见那平整如砥的青石上面赫然躺着一个青玉的石函,石函有二尺见方,一尺薄厚,在朦胧的月光下,显得神秘异常。
大禹的心怦怦地剧烈地跳动起来,心翼翼地用双手打开石函盖。只见石函内金光闪耀,并排地摆放着九卷金简。大禹将函盖放在一旁,心地拿起一卷金简,慢慢地展开,只见每一支书简都是纯金打造,二尺长,二指宽,二分厚,金简上镶嵌着羊脂白玉雕成的篆字,大禹一声喝彩:“好一个《金简玉篆》!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天书!历尽了千辛万苦,今天终于得到了!”
大禹将这卷金简放回石函内,再拿起第二卷,一看,形制和第一卷一样,都是金简上镶嵌着羊脂白玉雕成的篆字。
大禹把九卷金简挨个看了一遍,再放回石函内。再看,在石函的边上还放着两件东西,拿起一看,原来是一对圆形的玉鉴(镜)有手掌大。一柄红色,一柄绿色。
那柄红色的玉鉴象火红的石榴,那柄绿鉴像碧绿的翡翠。甚是精巧可爱。看完之后又心放回石函中。这时大禹不经意间往地上一看,把自己惊了一个目瞪口呆。原来自己刚才看过两柄玉鉴之后,一双眼睛竟能将地下的岩石看穿。地下一丈深浅的物体看得清清楚楚,洞查秋毫。
大禹欣喜若狂,心地盖好了石函的盖子,捧起石函,抱在怀里。提起轻功,心翼翼地从“笋子尖”上一步一步地慢慢退了下来,回到了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