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舜升仙 帝女泪染斑竹(第2/2页)大禹治水演义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二位帝妃和二位帝女在山仔细地搜寻着滴的蛛丝马迹。可是找来找去,翻遍了峰的每一块石头,也没有发现一痕迹。忽然有随从道:“快看天上是什么?”。

    二位帝女和二位帝妃抬起头来往天空上看去,只见天上飘飘荡荡地飘落下来一个物件。二位帝女忙向前接住,接在手中仔细观看,原来正是父亲在日,随身携带的乐器“白玉琯”。

    看着白玉琯,二女立时明白了,原来是父亲在天上看见两个女儿在到处寻找自己,于是才从天上抛下了这个白玉琯,让二个女儿相信父亲确实在天上。直到这时,二位帝女才确信父亲的确是升仙而去了。

    可是只见白玉琯,却不见父亲。睹物思人,二帝女捧着父亲的白玉琯又放声大哭。二位帝妃也在一旁陪着垂泪。

    二位帝女直哭得云停风息,百鸟不鸣。哭来哭去,一直哭到眼中流血。血泪抛洒到身边的青竹上,将身边的青竹都染上了泪痕。

    几年之后,这种带有泪痕的竹子长遍了九嶷山上,人们给这种竹子取名叫“斑”,“又叫湘妃竹”。

    二帝女又哭了多时,才收住泪水。将父亲抛下来的白下琯和穿过的衣裳,放在一堆,搬石头起了一座“衣冠冢”祭拜了一番。直到天黑,便夜宿山上,陪伴在父亲的衣冠冢旁。

    第二天下山启程回家。船过湘江时,正值月夜。天上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二帝女心中思念父亲不能入睡,便立在船头欣赏着湘江月色。

    只见月光照耀之下,湘江清澈见底,鱼儿自由自在地在江水中游泳嬉戏,一轮明月照在江面上,四周的草丛树木倒映在江中,江面上波光潾潾,象是铺上了一层碎银。

    二帝女越看越觉得湘江美丽,有一种不出来亲切感,就象久别的游子回到了故乡一样。突然看见湘江之中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座水晶宫殿,二帝女一下子想起来了,原来这里正是自己前生的家啊!于是手拉着手,双双跃进了江水这中。

    船上的随从见二帝女手拉手跳进了江水中。大惊失色,急忙喊叫船仓之中的娥皇和女英二帝妃。二位帝妃急急忙忙来到了船头一看,二帝女早已无影无踪,急得一边哭着一边呼唤二女的名字。

    这时再看江水这中发出了亮光,眨眼间江底已被夜明珠照耀得光亮如昼。二位帝女在众水族的簇拥之下,钻出江面。迈着凌波微步,来到了船前。一齐向娥皇和女英敛衽行礼。道:“二位帝妃勿惊。我二人本是湘水神女,我叫湘夫人,妹妹叫潇湘妃子。前生与父亲紫微大帝有父女之缘,因此投生到了人间作了一回父亲的女儿。如今父亲已经返回天庭,又做了天上的紫微大帝。上理紫微,下镇苍梧。父女的缘份已了,因此我二人重回湘江,仍为湘江神女。

    我二人经常往返于紫微与湘水之间。今后母亲如果想念女儿,便可到湘水之滨,叫上三声女儿的名字,我二人便会出来相见。夜已凉了,请母亲保重身体,先回去罢,我二人也该走了。”完话双双一起行了一个礼,转身走到江心,慢慢地沉入了江水中。

    娥皇和女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真真切切。心想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既然帝舜和帝女都留在了苍梧之野和湘水之滨,那么我们二人还回去干什么?索性也不回华夏去了,一家人都留在这里长相厮守也好。

    于是命令调转船头,又回到了帝舜升天的那座山峰下。

    在山下盖起了二间茅草屋,便住了下来。把这座山峰取名叫舜源峰。想念帝舜的时候,便登上山峰,看一看帝舜的衣冠冢。想念女儿的时候,便来到湘水之滨,叫上三声湘夫人,或者潇湘妃子,看一看二个女儿。

    二位帝妃百年之后,也都变成了神仙。娥皇做了舜源峰右边山峰的女神,把山峰称为娥皇峰。女英做了左边山峰的女神,因此左边的山峰便称做女英峰。二座山峰一左一右地守护着舜源峰,一家三口,生为夫妻,成仙后仍旧永远互相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