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孵蛋达人的野望(一)(第1/1页)我不求仙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黄满元头:“行。”

    旁边诸少爷怪叫一声:“什么?!我们还要试验鸭蛋、鹅蛋孵化法子?这日子没法过了!”

    黄满元却道:“这天下卵生之物无数,我想一一试验人工孵化之法,不仅是鸭蛋、鹅蛋,我看那鱼也是卵生的,只不知道,鱼苗也能不能人工孵化?”

    诸少爷抱头惨呼:“完蛋了完蛋了,早知道我就不该跟着满元你一起折腾什么人工孵化,现在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你怎么不今后弄只龙蛋来孵?那龙也是卵生的!”

    黄满元了头:“诸你得是呢,龙也是卵生的,今后有机会,咱们试试孵条龙出来。”

    这时,一阵极细微的啄击声从三人身后的火坑上响起,诸少爷一个蹦高:“鸡!鸡出壳了!”

    鸡出壳了。

    大李朝第一只人工孵化的鸡,正在蛋里用嘴一下一下啄着蛋壳,将蛋壳啄出了细细的裂缝,咔一声,一片碎壳掉了下来,露出了鸡黄嫩的嘴。

    诸少爷喜得抓耳挠腮,他平生不知吃过多少鸡蛋和鸡,却从来没想到过,亲眼看着一只鸡出壳能让自己如此失态。

    这时,鸡似乎有些累了,嘴又缩了回去,半天没有动静。

    诸少爷急了,伸出手去:“我帮鸡把蛋壳给打开吧。”

    “住手!”郭大路和黄满元同时喝止了他。

    郭大路看向黄满元:“满元,你,为什么要阻止诸?”

    黄满元道:“我不知道原因,只知道,如果让鸡自己出壳,对它更好。”

    郭大路头:“没错,诸帮鸡打开蛋壳,形同拔苗助长,对鸡今后生长不利,还是要让鸡自行打开蛋壳,你们可得记住了,天地自有大道,人有时候多加干涉,反而坏了好事。”

    着,他随口将以前在某杂志看到的一个心灵鸡汤故事讲给了两个孩子听--却某处沙滩上是海龟产卵之地,有一游人经过海滩时,看到有龟在沙子里探头探脑,想要爬到海里,可是爬不了几步,似乎没了力气,又缩回了头。游人好心,用手将龟捧着送到了海里。没想到,立刻就有无数龟从沙子里钻出来,成群结队向大海爬去,就在这时,空中有数不尽的海鸟扑下来,将正在努力爬行的龟啄食一尽。

    原来,那只最先探头的龟,是在试探自己是否安全,如果大海离沙滩够近,途中不会被海鸟偷袭,它就会爬出来,反之则安然不动,其他的龟都以它马首是瞻,跟随在后。可游人的好心之举,却给其他的龟一个错误的信号,带头的龟活了下来,其他的龟却全被海鸟捕杀。

    郭大路这篇散发着浓浓鸡汤味、读者风的故事,让诸少爷深有感触,连连头,然而黄满元却道:“郭大哥,那咱们人工孵蛋,是不是也有违天道?”--这个臭子!郭大路咳嗽了一声:“这怎么算有违天道呢?咱们这是、这是在模拟天道,嗯,是在向天道学习。”

    黄满元还是摇头:“郭大哥这人工孵蛋法,一年四季都可以孵出鸡,可春夏两季还好,草木茂盛,孵出的鸡虽多,却也能在野外找到食物,但到了秋冬两季,草木逐渐凋零,鸡找不到充足的食物,就会被活活饿死,更可怕的是,到了冬天,鸡毛又没有长全,如果不注意保暖,鸡就会成群的冻死。有违天道,果然不是什么好事。”

    郭大路一咧嘴,还真别,黄满元考虑得够仔细的,这人工孵化背后还需要现代化养殖业的支撑,没有富有营养的饲料,没有高效的兽药,恒温暖房,大规模人工孵化和养殖就象空中楼阁,行不得长久。

    郭大路头道:“满元,你得很好,今后推广人工孵化法,一定要农户心季节,不要孵化过多,同时,还要附带推广咱们的地龙养殖法,让鸡有足够的食物。”

    黄满元侧着头想了想:“好,我会想办法努力让鸡健健康康成长的,鸡多了,蛋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过得更好。”

    这时,火坑上的半出壳的鸡又有了动静,只见它似乎养足了力气,一阵剥啄,终于将蛋壳打开了一个大口子,奋力一挣,从里面钻了出来。

    刚出壳的鸡半闭着眼,身上还有些湿湿的,但很快,火坑的暖意烘干了它的身子,鸡拍着毛茸茸的翅膀,叽叽叫着,探着嘴东啄西啄,诸少爷又喜又急,想伸手捧那鸡,又怕伤着它,连声叫唤:“快找些吃的来!家伙饿了!米,找上好的白米!”

    郭大路笑道:“白米颗粒太大了,鸡肠胃还太嫩,先找些米、细糠、草籽给鸡吃吧,地龙是好东西,也弄些来。”

    这时,似乎是受第一只鸡的招唤,更多的蛋发出了剥啄声,一只只鸡钻了出来,不一会儿,坑上就到处是黄黄的鸡到处乱跑了。

    诸少爷和黄满元用一个火坑代替母鸡,孵出了上百只鸡的新奇事,很快传遍了后隆村,村民们刚刚为妖牛大黑的到来而兴奋不已,这时听又出了件新奇事,纷纷又赶到诸少爷的屋子里。

    大伙儿看了地上一摊臭蛋,再看看已经在地下乱跑,抢着米和剪碎的地龙的鸡,啜啜赞叹:“了不得,有了这法子,今后想孵多少鸡苗苗出来都没问题。”

    诸少爷睁着一双赤红的眼睛,得意洋洋卖弄着他刚刚听郭大路和黄满元的对话,学来的有关人工孵蛋虽好,却不可有违天道,要注意季节、食物等事项,免得鸡孵出了壳,却冻饿而死。

    诸少爷虽然从到大锦衣玉食,可是仗的只不过是父亲和叔叔为官的势,碰上比他父辈官大的伙伴,平空又要矮半个头,京城里多得是高官显贵,他的父亲和叔叔只不过是户部的侍郎,又不是什么超品的官员,所以诸少爷虽然也是个官二代,但活得并不滋润,甚至有时遇上皇孙公子,还得俯低做,意讨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