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23
当美军的战机一架架从“巨网”枢纽机的显示屏上显现出来时,空师参谋长看清楚了美军的阵势。
雷达反射面很大的架b52是美军不打算保密的,还有430多公里远,b52前上方有美军2架预警指挥机,b52的前面,距我330公里处有9架b隐形战略轰炸机,下方有58架f22,最前面离巨网270公里处,是美军的空优机群主力——234架f22。
显然,美军用b52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把隐身性能极为优良的最新一代主力制空战机“猛禽”f22机群悄悄前伸0公里,准备对我机群发起突然袭击,在摧毁我歼击机群后,在b52前方00公里的b隐身战略轰炸机就完成突破。
b轰炸机携带的机载战斧巡航导弹的数量少、速度低,相对易于拦截,但是b机群必定还携带有大量区外撒布炸弹,这些炸弹体积相对小而且数量众多,是很难完全拦截住的,区外撒布炸弹的水平飞行距离可达35公里,使美机在我2海里领海外就可以投射攻击,因此最后一道死守防线是上海东40公里处,最前面的第一道防线则距上海200公里,就在这里。
我军的高空前突机群是巨网前0公里的40架j2,此时距美军的隐蔽前锋突击机群只有20公里,已经处在美军最新型的i250远程空空导弹射程之内
参谋长立即变更部署,发出了按2号作战预案执行的命令。此时参谋长看见,美军前锋机群射出了80发导弹
双方飞机的速度与导弹的速度叠加,标识导弹的80个小亮点以8马赫的相对速度与我前突机群急遽接近。
232
空师团团长接到巨网的告警,就命令全团的40架j2打开主动雷达。按照战前情报,以美军冲绳纳守嘉基地为主的美军东亚各基地已经驻进近千架战机,而对面敌机只有300余架,美军要做多波次突击,师指命令转入第二预案。
233
美军的双机联网预警机的军官们看到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图像隐蔽前锋机群f22发射出第一批导弹后,中国机群仍然照直前飞,还懵懵懂懂打开主动雷达想找到些什么。
找吧找吧,找到了也晚了。
美空军有3项压倒优势,一是飞机隐身,二是导弹射程远,三是信息战优势,现在就是三大优势一起拿中国人开刀。
美军的80发i250飞到距空六师一团机群50公里,就遇到了强大的电磁干扰,干扰功率异常强大,阻塞了导弹群的电磁制导数据链。美军立即切换制导模式到机载激光制导,f22发出的制导激光束象线控导弹光纤那样完全控制了导弹群,电磁干扰失效了。
234
空六师参谋长看到沿海岛屿地面雷达站、巨网和一团的j2机群联合发出的如此强大的电磁波竟然不能压制导弹群的制导数据链,心中暗暗吃惊。
而且,没有一发导弹的路径有所改变,说明干扰电磁波丝毫未起作用。原因是什么?计算机已经根据所有已知资料作出分析给出了报告,有十几个可能的原因,参谋长锐利的目光停留在最新激光制导模式一项上。还有50秒。参谋长在急遽地思考对策。
计算机已经在预设的对策论软件驱使下给出了多个可供选择的对策,参谋长扫了一眼,就知道只有两项沾边,但两项对策都不对。
f22机群要隐身就没有开主动雷达,它不是直接看见i250导弹群的,而是预警机看见并转告f22的,然后由f22据此制导i250,那么只要切断预警机看导弹群、预警机对f22的激光通讯(现在不可能是电磁通讯)、f22到导弹群的激光制导这3条串联的通道中的任一个,就打破了美军的现行导弹制导方式。
预警机看到导弹群的模式有多个可能,暂时无法判定,不能冒险。
预警机到f22的激光通讯,由于预警机到f22的距离较远因而这条激光通道的偏转角较小,相对易于实现。
而且其它武器暂时够不到美军预警机,现在打f22机群还都困难。师长机群现在还没到位置。
三条通道中,最弱的一条是f22对导弹的激光制导。导弹的激光接收器在尾部,f22头部的激光通讯器要时刻保持对准导弹的激光接收器,这是最新前沿技术——被动激光制导的难点所在。对激光本身还不能凭借电磁场使之偏转,偏转对准是凭借电-机跟踪瞄准系统实现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为了发展强激光打击低轨卫星武器系统,面临激光器力矩电机响应角速度不能适应的问题。卫星过顶时的角速度最大,力矩电机系统还能勉强适应,到90年代中,卫星小动量变轨技术发展超过了强激光的力矩电机跟瞄系统响应速度,力矩电机过大的回转直径引起的转动惯量过大和机械精度下降、磁滞后、反向纠正脉冲控制的不确定性,使跟瞄误差角过大了,多了几秒误差,激光就抓不住卫星了。上世纪末,美国尝试使用直径、转动惯量和磁路体积都很小的新型电-机传动系统,使电系统误差角被减小到/00以下,跟瞄精度和响应速度产生质的飞跃。但末端位置检测-计算机负反馈-电机纠正回转数的闭环系统在每次回转调整跟踪瞄准动作的末尾都出现一个以负正弦指数函数做减幅收敛振荡的尾巴,这个尾部又严重制约了跟瞄响应速度。本世纪初,zy研究机构的最新技术使跟瞄精度和响应速度都再提高了2个数量级,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也同时解决了火炮的高低机和方向机、各种雷达天线、飞机和导弹的翼、舵精确控制的同类问题,但是情报表明,美国尝试获得这项技术转让的努力没有成功。
那么,如果美国人把其现有技术水平应用到导弹的激光被动制导上,高速高机动跟瞄就是其薄弱环节,只要设法让导弹或飞机二者之一急遽变向,激光制导就很可能因跟瞄脱节而被切断。
我军的j2故意提前打开主动雷达,在电磁压制的同时,就把辐射源暴露给美军,让美国人轻松地找到目标座标,不过它找到的是电磁虚拟座标的目标。
决策产生了,虽然有3分冒险,但这是唯一破解之法,必须一试。
235
美军的双机联网预警机。
看到中国人发出的有指向电磁压制功率达到战区空域信号密度每秒2000万个标准矩形脉冲当量,军官们都暗暗吃惊。这个密度相当于一架战机受到近3万部大功率雷达的集中照射,场强达到了电子战有史以来的空前程度。
这个场强可以让空气中的一个线圈点亮一个小灯泡,可以让一副耳机连上一个二极管就能收听调幅检波信号而无需任何调谐器无需任何放大器,幸亏机载和弹载的线路都处在严密的金属屏蔽下得以保存,场强已经接近硬烧伤的边缘。这说明中国人拥有极其强大的机载电磁波发射系统和超大功率的地面雷达站,这是战前情报没有显示的,需要尽快查明。
但是随着i250导弹群不受任何影响,依然对准中国机群高速前进,军官们大大释然了。三位一体的被动激光制导模式成功了导弹群离中国人的前突机群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