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也属于空中装甲突击概念武器。所不同的是,由于接敌时的长距离内使用地效飞行,故极为隐蔽,不是隐形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的概念,应该说雷达反射面积很大,但是雷达照不到也就无所谓反射,与地面杂波混为一体也无所谓有效反射,非要套用雷达反射截面概念的话,应该说等效的雷达反射截面为零。直升能力使得飞机在地效飞行途中可以轻松跃过障碍。由于地效飞行升力较大,故飞机的等功率重量允许较大,跃起的直升飞行状态只是暂态,飞机的装甲防护力极强,达到底部和周缘等效500毫米匀质钢板程度,近接敌时高速s形随机曲线飞行,敌炮无法瞄准,动能导弹难以跟踪,金属射流类破甲导弹可以追踪,但破甲金属射流被最外层薄装甲引发,经过一个距离,对于内层主装甲来说等效于金属喷镀。战机乘员人,可操纵4门50机炮向周围(地效飞行)和下面(直升飞行)倾泻2400发分的凶猛火力,分钟内可以让敌军一个装甲团灰飞烟灭。此外,重装甲地效直升机的辅助功能也可以机降兵力,不过一次只能机降4人,可以带下去最多4门50毫米机炮和大量弹药。
垂直突击连的合成战术主要有3种,
配合地面装甲群,前置垂直装甲突击,消灭敌一切反装甲能力,为地面装甲群造成无敌方有效抵抗力的面前状态,形成立体合成装甲突击;
2深入敌纵深000公里内施行隐蔽突然的空中装甲打击,消灭敌指、管、通、勤枢纽、炮兵、导弹阵地、雷达及电战中心、部队集结地、运行中的敌部队和其它重要目标;
3在敌纵深000公里内实施打击后机降或隐蔽机降,可以一次机降一个58人的数字化特种作战分队,特种分队卸下40支50枪榴机8挺机枪,此后垂直突击连可以再2次机降2个这样的特战分队,然后垂直突击连的能力转为提供这3个火力强大的特战分队的全部后续支援。
个标准步兵营有3个数字化特战分队,2个在综合支援中队,个编在垂直突击连。
垂直突击连编制50人,拥有一级节点0个,二级节点7个,作战半径000公里,一昼夜最大运动距离3000公里/2次蛙跳。
23
52毫米车载离心炮分队只有4辆52离心炮车,但是火力强度超过一个常规52毫米炮兵师。
车载型52离心炮轮盘直径考虑通过性,定为4.3米,与车辆动力共用台燃气轮机,短时功率可达5000千瓦,轮盘仍兼飞轮电池,可经电缆与辆30吨电池车连接,轮盘额定发射转速4890转分,额定炮口初速00每秒米,轮盘外缘有条储弹槽,对应条同指向但圆周角相位差80度的平衡式切线炮管,一次射击在0.0秒内将5发52炮弹射出,在秒钟之后可将次层储弹槽32发炮弹射出,再秒钟后将第三层储弹槽内08发炮弹射出,…,在5秒钟内共射出2发52炮弹。然后需要制动发电降速同时给电池车充电,降低到再装填转速后由直径.米的中空主轴自动装填机构做弹药再装填,需时2分钟,再经过一个最短也要20秒的轮盘提速时间,才能再次发射,就是说,每次射击在5秒内射出2发炮弹,2次射击之间的间隔╠╠再装填周期,需要4分钟。
在炮兵理论上,有一个关于同时密度效果的基本定理,是说同样00发炮弹,由00门炮同时射击次的效果要远远大于门炮顺序射击00次的效果。举个例子,比如要打敌方一名步兵,那是个老兵油子,你要用门炮以每分钟发的射速打他,他可以在0秒钟内从个炮弹坑跳到另一个炮弹坑,00发炮弹中有2发炮弹打在个坑里的概率远小于万分之一,计算公式略,00发打完,这个老兵油子被打躺下的概率其实不到百分之一,还站在那里笑呵呵地看着你哪,可是你那00发要是同时落下来,覆盖了半个平方公里,那位仁兄就十有**找不见了。
没有同时密度的炮兵打击尽管可以达到惊人的总发射量,惊天动地,可是实际效果往往差的很。例如一战时欧洲的索姆河战役,英法炮兵轰击德军阵地天夜,百多万发炮弹砸了下去,对方阵地本应没有活人了,可是英法军的冲锋一发起,几个小时之内就被德军的机枪扫倒了万余人。
再如二战苏军柏林战役,柏林最后的屏障╠╠长00米高45米的泽落高地横梗在朱可夫指挥的苏军主力面前,(本段引用了英国皇家军官学院du.drs,llyd.lr,st.ls等人的文献╠╠中悦注),苏军用2周时间动用上千列火车、0万辆卡车争分夺秒地运输准备,在泽落高地前集中了4万多门大炮和700多万发炮弹,正面火炮排列密度达到空前的每公里00门,4月日凌晨3时万炮齐鸣,30分钟内将00万发炮弹砸到00米长的泽落高地上,同时,第8航空集团军的745架轰炸机把3000吨烈性**投在这里,3点30分几个步兵师发起冲锋,本来以为泽落高地上已经没有生物,但是,突然空中出现数百挺机枪的金属尖叫声,数千发迫击炮弹从天而降,冲锋步兵变成一堆一堆的尸体,狂怒的朱可夫几乎失去理性,立即命令再次猛烈炮击,地动山摇之中,提前投入了第装甲军的300多辆坦克,但仅个小时,数百辆坦克在德军88毫米反坦克炮的打击下化为一堆堆废铁,暴怒的斯大林像命令一个下士那样命令朱可夫必须于次日攻克泽落高地,朱可夫一再使用数万门大炮如辩雨般的狂轰滥炸,但是冲锋一次次被粉碎,苏军第一近卫坦克集团军兵力几乎枯竭,随即第8近卫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将前面还来不及撤出伤员的一切都碾在履带之下向前发起不停顿的猛攻,伴随着数万门大炮惊天动地的轰击,一次次冲击之下,仅昼夜时间苏军主攻集团军群的人力资源几乎枯竭,指挥官们集合起后勤所有人员冲上前线,几乎疯狂的朱可夫连续投入预备队,对各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们咆哮说如果部队打光你们就填上去冲锋,然后就是我…血战4天之后才最终攻克泽落高地,那时已经是几个苏军集团军的没有战斗经验的后勤人员和从柏林赶来的老人和孩子们的血战,苏军剩余的坦克手们使用了战地发明╠╠把居民们的弹簧床垫里的钢丝一团团拆出缠绕在坦克炮管上。使德军射来的炮弹和火箭弹碰上后偏离方向或提前爆炸…,大炮兵不再起关键作用,苏军遭受了极其惨重的伤亡。
战后检讨,苏军4万多门大炮的同时密度还是不够,德军最著名的防守专家哈的-海因里西指挥了这场惨烈的战斗,他把部队在苏军炮击时撤出一线阵地后几千米,弹幕推进后又机动插了回去。这种机动固然需要很高的技巧,但是,如果苏军拥有同时饱和覆盖几千米纵深的同时密度炮击能力呢?那样当然任何机动战术也没有用了。人员和车辆在短时间内能够跑动的距离有限,这个距离的半径方圆之内,若是每间屋子大小的地方都同时落下发炮弹,那么一切也就同时毁灭。计算表明这个同时密度对于几千米方圆的泽落高地来说大概需要数十万门大炮,那是全世界所有大炮的数量之和,朱可夫当然办不到。
发展到现代,为了追求同时密度,从火炮设计到炮兵战术可是费了大家不少脑子,从首次爆发射速概念到非瞄准线射击,各种办法弄了一大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