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770(第2/4页)石油咽喉保卫战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陆完全可以扣船,而如果这样的签字实行,则台湾岛内人人都明白后面自己应该怎么做,民间必然立即接受统一主张,不得不接受也罢。

    这只是封锁的办法之一。类似的办法还有很多。大陆动用潜舰部队也能够实现封锁。

    封锁扼住了台湾的经济命脉,使台湾不得不俯首听命,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是封锁的副作用很大

    岛内民众生计受到威胁压迫,政治上会加剧趋向**,原来支持统一和三通的工商业主会改变对大陆的态度。

    其次,美军来得及从容调动集结,集结完成,就可以宣布军事护航,大陆如果不撤消封锁,中美仍然难免一战,只是大陆的突然袭击不可能了。

    再次,国际社会的反弹也会出现。

    判断除非台湾宣布**,大陆不得不对台动武,此时才会把封锁作为一种辅助军事手段使用。

    75

    李中岳的报告在分析台湾军队的基本判断之后,也直接分析了美日参战台海的可能性。

    美国不会彻底地支持台湾,**势力把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是愚蠢的。

    美国人在台海问题上的基本国策是牵制中国。

    牵制不是砸烂。美国需要中国的稳定+低速发展。美国已经是当今世界的霸主和最富裕国家,因此是现行的世界格局的最大受益人。这个基本利益,使得美国的基本国策是保持现状。

    一切打破这个现状的努力都是美国人反对的。

    因此,最需要稳定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也因于此,中国的不稳定也是美国反对的。

    所以,即使苏联垮台了,尼克松访华原因消失,美国今天仍然需要稳定的中国。

    同样的原因,美国也不希望中国迅速发展。同样是因为中国如果迅速强大,仍然是打破美国人一统天下局面的伟大力量。

    要中国稳定,就有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三个公报;

    要阻止中国迅速发展,就有“与台湾关系法”。

    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国一钓大问题,取而代之的不是美国势力范围的延伸,而是全球经济体系的崩溃。中国拥有较高素质和较低成本的巨量劳动力,失掉这一环节,其它低成本劳动力的国家无法接替中国能够提供的中等技术素质的产品,而工人薪酬高的国家无法降低劳动力成本也就无法降低产品成本,所以一旦中国这个世界经济的巨大的中间环节垮掉,世界经济的发展现状就会随之崩溃。而现状崩溃的最大反对者,就是现状下的最大受益者。

    为了台湾和中国开战,无论胜负,在战略上对美国都是输。打垮了中国,美国最大利益既得者的现状随之崩溃,打不赢中国也同样代价巨大。

    利用台湾扼制中国对美国利益来说是锦上添花,而和中国开战则是动摇根本。

    美国只会在保住根本的基础上追求更多,而不会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美国在台海参战问题上的立场,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吓阻

    几十年来,先是采取模糊政策,不明确说参不参战,以此吓阻中国大陆。随着中国的实力发展,模糊吓阻不起作用了,美国就开始明确表态“使用一切力量保卫台湾”,进入明确吓阻阶段。等到真的打起来,美国最多是陈兵台海压中国大陆谈判,而决不会全力以赴与中国大打,因此吓阻战略的最后阶段必定是纸老虎阶段。

    **势力只是一群从街头运动起家的投机的政客,他们看不透这个道理,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美国人身上,因此他们除了最终被美国人牺牲交换和抛弃之外,不会有别的下场。

    7

    对于日本是否会介入台海战争的问题,李中岳的报告做出了明确的判断日本人不会参战

    日本的第一国策是经济生存。它没有资源。涉及资源的事才会动真的。

    日本决定出兵伊拉克,并不真的是给美国人面子,而是冲着伊拉克的石油去的。

    日本也希望制约中国的强大。但是迫切性与美国人的没法相比。

    因为

    美国制约中国,是为了保住老大的位置,而即使把中国制约住了,日本也不是老大。其实是为美国人作嫁衣裳。

    (2)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大于美国。日本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弱于中国大陆。

    (3)真正压制着日本称霸的人,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二战中太平洋战争雹的基本地缘政治经济因素并没有消失。日本人去参拜靖国神舍,冲着谁?不是对着中国,而是对着美国。

    (4)日本跟着美国人走,原因是

    ——战后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伞,节约了巨额军费,投入到经济,是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依靠对美出口顺差支撑经济发展;

    ——假美国人之手制约中、俄。

    (5)但是这三个理由近年都在消失

    ——日本自己羽翼渐丰,发展军备,修改和平宪法,不再肯臣服于美军保护之下;

    ——对美顺差让位于对华出口,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俄国人是否归还北方四岛问题,近年让位于从俄国拿到石油,体现了资源第一的国策。

    国际法理上,日本人一贯以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等规定,推说中国国民政府的战胜国签约地位,自己要服从等等,堵中国大陆的嘴。但是这也正是一个中国的文件。是对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有力批判。与美国官方否认台湾是中国叛离的一个省的态度是不同的。

    (7)日本在军事上难以承受中国对其资源供给线的打击

    现实的考虑是,如果一旦与中国翻脸,日本的石油供应航线有近000海里在中国的海空武力威胁之下,有200多海里甚至在中国远射程炮火的威胁之下。即使美日加在一起的海空实力即使超过中国0倍,防守住这样的资源供给线也是极端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何况日本自己的海空实力仅在某些项目上略超中国,而在某些项目上又落后于中国。综合比较,在中国近海,日本略逊于中国,不可能取得中国近海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日本新近努力开辟的西伯利亚输油管线,更是在中国陆军的虎视之下。历史经验表明,国境线300公里以内,中国陆军是无敌的,包括美国人也不行。

    如果远了,自然另当别论。

    综合评价,日本人的资源供给线经过中国近海、近陆,因此不可能敢于冒与中**事对抗的风险。

    日本人至多可能因为东海油田的争夺与中国开战,而不会为了台湾与中国开战。日本最想要的是不与中国开战,又能拿到一些东海石油,既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压迫中国让步,又不希望自己给美国当枪使,某种程度上,还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从美国人那里收回一些对石油航线命脉的控制权。

    77

    李中岳给中央的报告也分析了国民党和台湾军队本身。

    国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