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55
青岛号驱逐舰。
鱼雷手吴过很憋气。今天早上不知谁打的一发鱼雷狠狠地在离吴过的左鱼雷室很近的地方爆炸,吴过被冲击力一下子猛推到舱壁,后肩胛重重地撞在一只阀门上,海水随即从2米多长的大裂口里喷射进来,吴过跳起来使尽吃奶的力气冲过去拉那只防泄露阀,却被强大的水流打了个跟头,再爬起来的几秒钟功夫,水已没膝,吴过左手抓住管线顶着水流想迈前一步,右手却只能伸到离防泄阀0厘米的距离,坚持了3秒钟,右手离阀门越来越远,海水却汹涌而入没了腰,没有再坚持,吴过转身借助水柱的力量一下子冲到舱门,推上紧急气动开关,高压气罐放出的压缩空气强有力地顶开舱门,吴过随着水流冲出舱门,就像每次逃生训练的规范动作一样,几乎是下意识的抓住扶手回手拉下关闭阀把手,水密舱门碰的一声在强大水压下闭合,没有分秒犹豫,吴过右手食指按住红灯闪烁的发泡装置按钮,已经埋在空无一人的鱼雷室水下的高压发泡罐猛然喷发出高压空化塑胶发泡液,迅速形成大团的泡沫,几秒钟内泡沫固化,一下子充满了海水尚未填满的上半个鱼雷室,并且,高压塑胶气泡内的压力有个多大气压,青岛号的平均吃水深度不到2米,因此气泡压力恒比进水压力大,随着气泡的喷发和固化填充满进水舱室,海水又一点点地从裂缝被挤了出去,塑胶气泡随即凝固成泡沫塑料填充满整个鱼雷室,而填充满舱室的泡沫塑料也没有半桶水重,成为永远不能进水的密封舱,每个水线下舱室都设置了这样的发泡罐,整个驱逐舰实际上具有永不沉没的能力
中国独具的严格保密的最新技术发明构造了造船界百年梦幻追求的不沉船舶,也在此关键时刻挽救了青岛号。
损害虽然不大,但毕竟是挨打。上级不仅不让还手,还要我们装状况——几发发烟剂和照明弹弄得驱逐舰前甲板浓烟滚滚直冲云霄的,这是干什么,挨打不还手装委屈等人可怜吗?
鱼雷室的裂缝很快被潜水员从外面焊补好了。吴过按照以往训练的那样使用火焰喷枪清除塑胶泡,那些足球大小的塑胶泡薄壁遇火即化,里面压力气体爆出,砰砰响着很快把鱼雷室内的气泡清理干净,打扫整理之后修复机械故障也很顺利,就在吴过满头大汗的时候,第一道解气的命令终于下来了。
吴过上舰两年多了,此前只打过一发实弹。打小鬼子春汛级潜舰的这发线控鱼雷很神秘,据鱼雷储备管理员的老乡神秘兮兮地透露说,是什么线控高速鱼雷,战斗部是钨合金穿甲弹头,在末段会脱开线制导自行启动火箭发动机向目标冲刺,速度可达0节依靠自身动能可以在目标身上撞出一个洞来,战斗部钻到目标舰船内部爆炸,威力比外部触及爆炸要大好几倍
据说我方舰艇装备这种鱼雷是为了有效打击敌方现代舰船轻装甲目标的。大舰巨炮主义过时之后,现代舰船更重视电子防护、主动防护和速度,水线装甲带概念已经消失了,部分现代驱逐舰为了追求速度甚至使用铝合金制造船壳,982年英阿富可兰群岛海战中,英国一艘这样的驱逐舰被发飞鱼导弹就击毁了。英美海军事后检讨,在重要的大型舰船上又恢复了一些装甲保护,例如美国的重型航空母舰水线下船壳仍有超出机械强度需要的厚度。我军针对这个变化,制订了尾流导引成组鱼雷攻击战术,那不是这种线控穿甲弹头鱼雷。奇怪的是,这次上级特别交待管理鱼雷的老乡把线控鱼雷的引信拆除下来,那岂不摆明了是不会爆炸的吗?再怎么能穿甲,不爆炸也不能击沉一艘潜艇啊?吴过弄不明白,不过还是很兴奋,毕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朝着小鬼子干了真家伙。
后来传来消息,说那神秘的高速穿甲鱼雷竟然没能穿透小鬼子的耐压壳,乖乖小鬼子的乌龟壳可真叫结实,那是什么东东?
5
日本春汛级潜舰。
声纹诱饵鱼雷,就是把潜舰航行的特征声音,灌成集成片,在鱼雷里用扩音器连续播放。每一艘潜舰都有自己的特征声纹,例如传动系齿轮噪音的高次谐波,各个不同,就像每个人有自己的指纹一样,绝难重复。
春汛级虽是最新潜舰刚完成了规范试航,舰长也不敢托大,即使中国人的谍报侦听能力不是一流,也只能假定中国人已经拿到了本舰的声音特征,并且在刚才灌到了射来的这枚鱼雷里。放出这枚声饵,只是相对保险。下潜到400米以下,中国人的鱼雷作战性能力不能及了,那才是绝对保险。时间来得及。尽管迎着中国鱼雷以30节开,但是25度角的下潜速度也够快,已经40米了。
就在这时,指挥塔根部发出一声轻微的迸裂声,接着,中国鱼雷突然加速,0节春汛来不及反应,高速鱼雷带着巨大动能狠狠打在离指挥塔不远的壳体上,
指挥塔底部金属裂开的清脆声响接连迸发,进水喷射声清晰传来,内外层壳体间承压指示骤然跳升,紧急警报象一只大手一下子摇撼了潜舰内人们的脊骨。外层耐压壳体破裂了
舰长嘶声命令“全速上浮到潜望镜深度”
57
中国9级潜舰。
舰长命令“电桨单独推进,速度30节。声纳发送日本春汛级潜舰声纹。”
日本春汛级潜舰的总体噪音水平处于88分贝(20节)左右的世界先进水平,9潜舰在本舰0分贝的背景上加上春汛声纹,本舰噪音已经难以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