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远征,保护藩属,护卫商民,自行军旅,纪律严明。今入朝鲜,军令重申,购买物件,照给钱文。如有sāo扰,或犯别情,军法从事.决不稍轻”等语。注22这三种告示被rì本间谍送报rì本驻朝公使馆。不久,“汉城饬弁持倭使大鸟圭介来咨,诘问前rì所出告示是否真伪”。注23果然,后来大鸟圭介便就聂士成告示中“我中朝爱恤属国”、“保护藩属”的语句大作起文章来了。
    其实,聂士成派人招抚起义军之rì,正是起义军退出全州之时。先是东学党起义军攻陷全州后,两湖招讨使洪启薰又返军攻城,因起义军防守严密,久难攻下。朝王一面处分引起事件的责任者,将全罗道观察使金文铉革职,流配济州岛,并将古阜郡守赵秉甲革职,系械监禁;一面急发最后的jīng锐江华枪炮队四百及京城、平壤监营兵二千增援,并命严世永任三南注24招抚使,同新任全罗道观察使金鹤镇赴任,与洪启薰协力从事。从派“招讨使”到再派“招抚使”,说明朝鲜zhèng fǔ对东学党起义军的政策巳由“主剿”转为“主抚”了。
    严世永抵达全州后,先布告朝王处罚负此次事件责任的地方官吏,以缓和起义军的敌对情绪,继之以劝谕,表示zhèng fǔ愿意妥商解决此事。此时,全琫准已获悉中rì两国出兵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严世永代表朝鲜zhèng fǔ接受了起义军提出下列十二条件,于六月十一rì共同签订了休战协定,即所谓《全州和约》:
    一,停止迫害起义者和东学道徒,zhèng fǔ与东学党人合力维持社会秩序。
    二,查明贪官污吏的罪行,加以严惩。
    三、严惩横暴富豪。
    四,严惩不良儒林两班。
    五、烧毁奴婢文书。
    六,改善七种贱民待遇,不得强制白丁(原注:屠户卖肉者)戴平壤笠。
    七、许青年寡妇再嫁。
    八、废除一切扰民的苛捐杂税。
    九,任用官吏打破门阀界限,登用人才。
    十、严惩私通rì本者。
    十一,取消一切公私债务。
    十二、土地应平均分配。注25
    十二rì,全琫准率起义军退出全州,撤至淳昌和南原一带。二十四rì,新任全罗道观察使金鹤镇到任,开始安抚地方。
    聂士成之抵全州,已是七月五rì,亦即东学党起义军退出全州后二十天。是rì下午三时,聂士成独率数十骑进入州城。全州城经过此番战火,“庐舍焚毁,民无栖止”。查明流离失所者共九万家。聂士成令“开列名单,每家给以洋银二元,聊助牵萝补屋之费”。
    七rì,又发布告示,表示希望“本统领旋师之后,尔等士农工贾务须守法奉公,各安生业,同享太平之福”。注27即离开全州。十rì,聂士成回牙山,向叶志超报告全州事件业已处理完毕。并建议速请李鸿章“派轮接队内渡,免启衅端”。叶志超则犹豫不决。当天夜晚,聂士成致电李鸿章,报告“前敌招抚情形,并请撤队内渡”。其禀文有云:
    “我军本奉命平韩乱,非与倭争雄也。倭乘间以水陆大队压韩,据险寻衅,蓄谋已久。又敌众我寡,地利人和均落后著,与战,正堕彼术中。今匪乱已平,正可趁此接队内渡,免资口实。此老子不为人先之谋,亦兵家避实就虚之计。况韩为泰西通商之国,岂容倭人鲸吞?倘仍顽梗,可请英、俄诸国评论曲直;一面调集我海陆各军驻屯北洋,奉天边境。俟秋凉,我陆军出九连城趋平壤以拊其背,海军战舰大队塞仁川以扼其吭,彼时倭师劳而无功,将骄卒惰,可一鼓破之也。否则,倭将先发制我,衅端一启,大局可危。”注28
    聂土成电文的中心意思,是主张实行退却。这位被rì人誉为“计划战略常以勇敢见称”注29的将领,为什么主张退却呢?这是因为“兵无常势”,而要逐步地在军事上变被动为主动,只有采取兵法所说的“避实就虚之计”。这是一种积极的战略退却。在军事上已失先著的情况下,应该说实行战略退却是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聂士成的意见被采纳,则中国不仅在军事上可改变不利的处境,而且在政治及外交方面也将居于主动的地位。对于rì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计划来说,必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时,大鸟圭介看到“朝鲜国内出乎意外的平稳,中国派去的军队只是驻扎在牙山,并未进入内地”,即曾致电zhèng fǔ说:“目前若向朝鲜派遣过多军队,就会引起朝鲜zhèng fǔ和人民,尤其是第三者外国人发生不必要的怀疑,在外交上实非得计。”陆奥宗光也认为:“目前既无迫切的原因,又无表面上的适当借口,双方还不可能开战。因此,要想使这种内外形势发生变化,除去实施一种外交策略使局势改观以外,实在没有其他方法。”注30中国若真实行战略退却的话,尽管rì本还会玩弄各种花招,但要逞其外交伎俩,必会遇到更多的困难,yù实行其速战决策则定然势所难能了。
    十一rì,聂士成又力请叶志超电李鸿章“请班师”。于是,叶根据自己的考虑,向李提出上、中,下三策。他把聂士成的建议作为“中策”,而另外提出了由北边速派大军的所谓“上策”。但是,兵机既钝,缓不济急,且无贯彻此策的决心和正确措施,结果仍是“迁延不断”注31,实际上无异于“下策”也。当天,李鸿章复电“暂静守勿动”。注32
    聂士成提出“撤队内渡”的建议时,正是清军实行战略退却的大好时机,而这样的时机稍纵即逝,难以再来。叶志超和李鸿章皆未能采纳此议并付诸实行,真是聚九州之铁难以铸成之大错!这样一来,清zhèng fǔ在各方面的处境愈来愈陷于被动了。
    注1《养寿园电稿》津院去电,《袁世凯致李鸿章电》(光绪十九年三月十八rì)。
    注2“势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