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帝师(第1/2页)变天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从云热情的接待康有为的时候,欧阳全一直在边上很着。当看见沈从云对康有为流露出一丝怜悯的目光时,欧阳全浑身感觉到一阵微微凉意,之所以是微微的凉意,是因为自己是站在沈从云的阵营中的。

    欧阳全很难理解,沈从云并没有多少政治斗争的经验,甚至很多时候,沈从云在政治上表现的相当的幼稚,可就是这样一个政治上略显幼稚的人,就是能一帆风顺的走上了历史的浪cháo之巅。成为能左右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人物。

    沈从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欧阳全最大的感触就是冷静,冷静的有点冷酷。远的不说,戊变法演变成一场流血的变法,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当时只要沈从云站出来振臂一呼,表示对变法的支持,běi jīng城里的慈禧太后就不敢对光绪轻举妄动,一个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的态度,李鸿章下台后各省督抚中沈从云不做第二人想。沈从云的态度无疑能左右戊变法的结果,可沈从云就是没有站出来坚定不移的支持光绪的变法,而是等到戌戌变法中杨锐等人的人头落地,光绪被囚瀛台后才出来“勤王”。这其中似乎非常之耐人寻味了。

    往远一点说,甲午年间的那场战争,其实沈从云只要上书朝廷,完全可以提前出兵,可是沈从云非常有耐心的等着李鸿章的北洋兵打的半身不遂了,这才表示愿意出兵。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朝廷和李鸿章对沈从云的猜忌,可是究其根源,还是沈从云有意识地等待着战局的不可收拾,等待着对李鸿章取而代之的机会。

    如此的深谋远虑,欧阳全甚至曾经怀疑过,沈从云是不是能未卜先知。

    康有为梁启超之流的命运已经是注定的了,光绪皇帝的和慈禧的命运也已经注定了,这是欧阳全在目送着康有为离开去休息地时候。给出地结论。

    “大人。适才威海方面来电。戴宗骞、牛旭柄率部投诚,北洋水师落入囊中矣。”欧阳全挤出笑容,将刚刚收到地电文递给沈从云。

    沈从云拿过电报,露出一阵微笑道:“呵呵,其实我们还真的要好好的感激一下清zhèng fǔ的**,感激一下这些贪生怕死或者各怀心思的官僚,要不然我军哪能如此顺利?”

    欧阳全不露声sè的接过话道:“总参克泽将军建议。我南洋水师是否快速南下,威逼福州?”沈从云连连摇头道:“不,现在还不是时候,给刘步蝉发电报,让他盯着一点rì本人,只要rì本舰队稍有动静,立刻汇报。”

    沈从云此刻的心情是非常愉悦地,北洋水师虽然今非昔比。不过四艘新式的巡洋舰。加上定远、镇远,力量并不算小,可惜荣禄棋差一步。把李鸿章给逼急了,北洋水师的jīng英归了自己,不知道李鸿章现在心里作何感想。

    李鸿章现在哪有心思关注北洋水师,从紫禁城的慈宁宫出来的时候,走路都是眼前发黑的,俄国人的条件慈禧居然一口答应下来了,李鸿章觉得自己浑身的骨头都软掉了,这样地合约真地要签署了,估计死了埋到地下,都别想安生。

    更离谱的是,刚才荣禄兴冲冲的过来报告,说rì本方面已经谈好了,只要答应朝鲜为rì本单独保护地国家,rì本就出兵帮助中国“平叛”。

    慈禧当时就开心的下令,让李鸿章立刻联系rì、俄两国公使,敲定一下两国出兵干涉的问题。至于荣禄,直接被慈禧留下,说是要商议避祸一事。

    李鸿章出了紫禁城,并没有立刻去rì俄公使馆,而是先回了一趟家,杨士骧和张佩伦正在李鸿章的书房里焦急的等在着他的回来。

    “恩相,太后怎么说?”

    “允了!”李鸿章竭力让自己的表情平静一点,可是这话的杀伤力太大了,张佩伦听了直接一屁股就坐到椅子上,杨士骧也是面sè如土的低声道:“怎么就允了?怎么能就允了?”

    张佩伦突然站起来,连滚带爬的跪在李鸿章的跟前,双手抓着李鸿章的手道:“恩相,万万不可啊!此举一行,恩相将成千古罪人啊!即便是太后允了,恩相也不可独自签约啊。”

    杨士骧半晌没说话,见张佩伦号丧一般的喊着,李鸿章呆若木鸡的站在那儿,不由浑身一阵发冷,颤巍巍的低声道:“恩相,事到如今,唯有一个字!”

    李鸿章一声长叹道:“说!”

    杨士骧咬牙切齿的恶狠狠的说道:“拖!”张佩伦一听这话,立刻就来jīng神,连忙站起大声道:“说的好,就这么办。眼下沈从云打的是勤王的旗号,说到底沈从云还是大清朝的官员。凭着沈从云和恩相的关系,这时候只需轻轻的拖上一拖,待沈从云……,哼哼!”

    骧见李鸿章脸上露出犹豫之sè,赶紧加上一刀道:“眼瞅着要走了,沈从云已经打下长辛店和通州,您只需拖个一rì半rì的,总之卖国的罪名可不能背啊,再者说了,rì本人可是沈从云的手下败将啊,俄国人向来都是只拿好处不办事的,他们未必能靠得住。”

    李鸿章慢慢的走到桌子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张佩伦和杨士镶齐声喊道:“恩相!……。”李鸿章摇了摇手,示意要想一想。

    “走,带上几个人,我们到德国公使馆去住几天!”李鸿章终于下了决心。张佩伦和杨士镶一起露出欣慰之sè。

    ……………………

    “湖南杨度!前来求见!”听见护卫这么汇报的时候,正在起草一份国内战争中如何对待俘虏政策的沈从云,不由地笔尖顿了一顿。随即轻轻一笑道:“此君终于来了。”

    “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这是杨度给自己写的挽联,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历史上袁世凯的帝师,曾经的君主立宪的疯狂支持者,在蒋某人发动412变后不久,年的时候。加入了**。应该说。现在的杨度虽然迷信于帝王学说。但是没有甲午、没有庚子年的赔款、没有rì本地留学经历,杨度未必会是君主立宪地疯狂支持者。rì本在甲午后地快速崛起,很可能是刺激杨度迷信君主立宪的根源所在吧。

    不管怎么样,沈从云在看到杨度在白sè恐怖的年代加入**的事情后,对杨度的评价不由拔高了几分。

    诚然,沈从云是不会接受成为一个皇帝的事情的,沈从云甚至还要在有生之年。确立一个观念,中国没有皇帝地话,会更好。就沈从云个人看来,要完成改变国民观念的工作,远远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完成的,中国毕竟太大了,也太落后了。当然在沈从云有生之年,沈从云会选择相对dú cái的方式来过度。

    “杨度不会是来劝我当皇帝的吧?”沈从云笑了笑。慢慢的站了起来。心里闪过这个念头的时候,不由的低声道:“请他进来吧。”

    一个年轻地,消瘦地男子站在沈从云的面前。昂首而立,用目光上下的打量了一番沈从云,两人一番目光对视后,微微地轻声叹息道:“杨度可能来错了!”

    沈从云闻声不由哈哈大笑道:“何以见得?”

    杨度微微的抽*动了一下嘴角,冷笑道:“沈大人目光之中有戏讥之意,可见沈大人不是杨度要找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