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喜庆春节(下)(第2/3页)重生之宋武大帝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好rì子不长了。

    伯颜绝顶聪明之人,不会不明白其中的用意,气得脸sè发白,胸口急剧起伏,喘息不已。过了好一阵子,稍稍平抑一下激动的心情,道:“你回去给安答说,多谢安答的盛情,伯颜感激不尽。只是伯颜前rì骑马,不小心摔伤了胳膊,正在静养,不能与会,共度良宵,实是憾事,还请安答谅解。”

    正如廖胜功所料,伯颜没那个胆去赴宴,伯颜的胆子再大,他也不敢去临安赴宴,何况还是风波亭这个让临安老姓愤怒的地方。要是他到了那里,就算李隽不为难他,只要消息走漏,临安老百姓还不把撕着吃了?要知道蒙古人烧杀抢掠成xìng,犯下的罪恶多不胜数,临安老百姓早就恨之入骨,伯颜一到临安肯定回不来了。

    再说,象伯颜这样价值很大的战略目标,谁会不心动?要是李隽来个借刀杀人,要保护他的侍卫们出现“工作失误”之类的漏洞,杀掉他还不是小菜一碟?正是基于这点考虑,伯颜才不得不找了个骑马摔伤了胳膊这种很有讥讽之事的借口。

    杨思威忍住好笑,道:“丞相不幸,受此重伤,皇上很是惋惜,特地要在下给丞相捎一桌酒席。”手一挥,两个太监从食盒里取出食物摆在桌子上。

    中国的食品文化享誉全球,历来是jīng美,望着这桌香气四溢的美食,伯颜真的是有点食yù大动了。自从忽必烈定都běi jīng以来,启用了不少汉人厨师,伯颜这个大臣也没少吃宫中的美食。但是,元朝的食品又哪里比得上南宋的jīng美,任凭伯颜这个见识不凡的大臣也不得不心动。

    杨思威好象明白伯颜的顾忌,道:“皇上说了,这酒席没有毒,特地要在下在丞相面前试毒。”不等伯颜发话,拿起银筷,每样菜夹了一筷在盘子里,送进嘴里吃了。放下盘子,道:“丞相可以放心地食用了。”

    伯颜哈哈一笑,道:“安答光明磊落,断不会在食物里下毒。以安答的为人,他要取我xìng命,是在战场上,或是用特种部队来暗杀我,贵使这是多次一举。”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肉干放进嘴里,脸sè马上就变了,亲兵队长以为他中毒了,刷的一下拔出弯刀对准杨思威。

    伯颜脸sè只变了一瞬,立时恢复正常,挥退亲兵队长,大嚼起来,道:“好吃,好吃。我们蒙古的牛肉干给你们的御厨这么一制作,味道却是美上了百倍。这是不是马nǎi酒?”也不等杨思威说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赞道:“好酒,好酒。这是加了上等jīng糖,酸中带甜,别有一番风味,着实了不得。”

    这肉干就是缴获的蒙古肉干,酒也是缴获的马nǎi酒,经过御厨的烹制,更是美上十分。牛肉干和马nǎi酒,伯颜是自小就吃惯了的,一入口马上就品出来了,心如明镜这是李隽又在奚落他。先是一怒,随后想到不能这么差劲,何不仿效司马懿,当着使者之面穿上诸葛亮送来的女人衣服,才来了这段表演。

    虽然表演的成份多,伯颜的肚量也着实不小,要是换个人,肯定是一怒之下杀了杨思威的头,杨思威在心里不得不暗赞此人的气度着实不凡。

    伯颜把筷子放下,对杨思威道:“安答这份情义真够厚的,伯颜不能不有所回赠。就赠我蒙古肉干十斤,马nǎi酒十斤。漠北苦寒之地,没什么好东西,请贵使转告安答,还请笑纳。”

    伯颜的意思非常明白,他的意思是说,既然你喜欢吃我们的肉干,喝我们的马nǎi酒,我就送给你们,等我大军踏平江南,让所有南朝人都吃我们蒙古的肉干,喝我们的马nǎi酒。

    “你真是做梦。只要皇上在,你的yīn谋就不会得逞。”杨思威心里明白伯颜的用意,也不叫破,道:“皇上说了,当此佳节之期,不想看到刀兵再起,有意和丞相订一个君子协定,不知丞相是否允许?”

    禁止屠杀,收买江南民心,这是忽必烈给伯颜的旨意,让江南老百姓过上一个平安的chūn节,也是一个不错的收卖行动,伯颜欣然应允,道:“既然安答有这份心,我怎会没有chéng rén之美之心。”

    “谢丞相。”杨思威接着道:“皇上的意思是在chūn节到来之后,双方休战三rì,不得杀伤对方人员。若有人想趁机滋事,可以暂拿,三rì之期一过,再交换回来。”

    最后一句是在告诉伯颜,你别想趁这三天时间做手脚,我是严阵以待的,你若违返了规定,我也不客气。伯颜不会不懂,笑道:“就照安答说的办。”

    “素闻丞相向慕汉文化,多读我朝诗书,犹工chūn联。皇上近rì看中了一个地方,打算建一座行营,想贴上一副chūn联,却只有上联,没有下联。皇上的意思是想请丞相念在安答情份上对出下联,了却皇上这一心愿。”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为不少学者惊叹的:中国人一向有同化征服者的本领。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博大jīng深,为少数民族向往。后赵皇帝石勒残暴嗜杀,比起蒙古人来丝毫不逊sè,但是他有一桩好处,就是喜欢汉文化,曾经秉烛夜读,这就是传为佳话的“石勒读汉书”典故。

    蒙古人也向往汉文化,忽必烈就是其中的急先锋,伯颜也没有少读汉书,对文汉化的了解也是不凡。伯颜明白,宋朝不缺文人,文天祥就是一个才思极其敏捷的文坛圣手,即便李隽有对不上的对子也可以找他,他这样做是在刁难他,断不可示弱,道:“不知道安答的上联是什么?”

    杨思威取出一张描金红纸,铺在桌子上,两个太监忙把笔墨侍候着,明显李隽早就算准他不会推迟,准备工作早就做好了。

    “皇上的上联是:古国数千年伟乎鼎盛。”杨思威念道:“请丞相和下联。”

    伯颜想都不用想都知道李隽的意思,是说在他的治理下,南宋这头病得快死的骆驼焕发了青chūn,华夏又生起了新的希望。后面的威胁之意不说,谁都明白了。

    伯颜心想也不能示弱,稍一凝思,立时有了主意,饱醮浓墨,在描金红纸上写道:“长城一万里壮哉更新。”写完,对杨思威道:“这句如何?”

    “好好好,很好。”杨思威表面上在赞叹,心里把伯颜的老祖宗都问候了一遍。

    长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在当时却给蒙古人占据着。伯颜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也不过了,就是说我们占据了你们的长城,在我们的治理下气象一新。这确实是不错的针锋相对之词,也亏得伯颜才思敏,瞬间就想到了。

    杨思威别有用意地看了一眼伯颜道:“丞相此句意境宏大,气势不凡,皇上会送你一份大礼。丞相,告辞。”也不等伯颜问是什么大礼,大步出门而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伯颜双手背在背后,不住地踱来踱去,一脸的焦虑,好象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似的。

    阿剌罕不满地道:“丞相,你这是怎么了?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焦躁不安过。”伯颜一向镇定自若,如此不安还是破天荒第一遭,由不得阿剌罕不惊奇。

    “不对,不对,肯定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