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官渡鏊兵(第2/2页)新三国策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时,曾用一种叫霹雳车的器械抛shè矢石,便是坚固的城墙也不能抵挡,今我若能仿造之,则袁军高橹不足惧也。”

    曹cāo闻言,先是一喜后又忧道:“奉孝之议甚好,不过这霹雳车的制作方法我等不得而知,仓促间营中工匠恐不能制矣!”

    郭嘉道:“嘉以为那霹雳车其实并不神秘,明帝时有巧匠曾制能抛石的巨臂,名曰发石车,前几rì我翻阅古籍,终找到了记载制作之法,今我等依古书所载而制,纵不能与高宠相比,袭破袁军当绰绰有余。”

    “奉孝快快取来我看——!”曹cāo急站起身,情切之下他已等不及郭嘉递上摘抄的发石车制法。

    八月末,曹营工匠抛石器赶制完成,袁军橹楼纷纷被抛shè的矢石击毁,随后,袁绍纳郭图谏议,试图掘地道遁入曹营,曹军发觉以深挖长沟相拒,战事一时陷入胶着状态,无论是苦苦坚守的曹cāo,还是一心想要正面歼灭曹军的袁绍,此时都已没有了退路。

    同是八月,江南草木繁盛,四月播种的禾苗正尽情的享受着chūn天和熙的阳光,葱葱绿绿的就象一片绿海,刹是好看。

    庐陵南,这里离烽火硝烟的中原已有千余里,但对于那些从北方流亡过来的百姓来说,牵挂总是时时刻刻的。

    天sè渐晚,忙碌了整整一天的百姓们三三俩俩的扛着锄钯,慢慢悠悠的从田间地头返回,他们从分叉的各个田埂聚拢到一起,然后会集在一处较为宽趟的树荫下,一面相互谈论着各自的劳动成果,一面闲闲的唠着家常里短。

    “听说北方正在打着大仗呢,死好多人咧!”一个cāo着北方口音的中年男子一屁股坐到树根下,对着旁边围坐的农人道。

    “可不就是。据刚刚从北边逃来的族人说,家中凡满十四岁的男丁都被征去从军了,这田地都荒芜长满了杂草。”另一个年长一些的男子叹了口气,看得出他对于北方的故土还是相当的留恋。

    “这里的rì子这么好,打死我都不想再回北方去。”一个年轻的后生挠了挠光裸着的后背,道。

    “幸亏我们识机的快,早早的逃到了江东,否则的话说不定也被抓去当兵了呢?这战场上打起仗来,死人一堆堆的,我要是死了,家中老婆孩子靠谁养活去。”中年男子摘下头上的凉帽,使劲扇了扇,神情既有些庆幸,又有些后怕。

    年长的男子答道:“这话说得不假,要是有贼寇打到这里来,我虽然一把老骨头了,只要郡府要我,我还报名去。”

    “嗯——,你看这满地的禾苗,长得多喜人呀,哪个杀千刀的要是来作践,我就是拼了xìng命不要,也要让他好看。”中年男子站起身,忿忿然说道。

    “那你要是当兵去了,这老婆孩子我帮你养着。”年轻的后生嘻嘻的笑道。

    “小毛娃娃,女人是啥都不晓得,瞎凑什么热闹!”中年男子cāo起一把锄头,作势yù打道。

    “这青黄不接的光景最是难捱,往年我们都是靠着扒老榆树皮活过来的,那时候哪敢奢望还有现在的好rì子过。”年长的男子闭上眼睛,皱纹里尽是满足和幸福。

    “是呀,前些天,郑太守颁了命令,要从府库再拔了千余斛救济粮下来,我们一家老小再不用忍饥挨饿了。”

    “听说不止我们庐陵这一地,整个扬州七郡的百姓活得美滋滋的,等再过几个月,稻谷收了之后,我也着人说上一个老婆,那rì子才是舒坦呢。”年轻后生笑道。

    “还有二、三个月呢,听这边的农人说在更南边的交趾一带,有一种稻种可以一年两熟,chūn天播下去之后,到八、九月份就收割了,然后再播一茬,到十一月的时候再割,你们想想,那是怎么个光景。”年长的男子道。

    “一年双熟!”刚上任的庐陵太守郑浑双眉紧锁,轻叹了口气,在他的案头,摆放着他一年前托往返岭南的商人从交趾带来的稻种,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试种的结果很是让人失望,庐陵尽管已是扬州七郡中最南的一郡,但天气与岭南相比,还是要寒冷了些,特别是秋冬天,强烈的北风沿着赣水一路南进,让喜湿热怕干冷的稻子很不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