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踏上归程(第2/2页)大唐军魂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

    贞观十五年二月初,天气已经有些转暖了,依朝廷诏命从西州过来的两万府兵,已经抵达弓月城,领兵的将领是右武候将军梁建方、左领军卫将军刘伯英和右武卫将军孙贰朗。

    这两万名士兵加上去年抵达的三千人,再从一些归降的部落中招募一部分突厥人,将组建第七卫军的三个师。

    第七卫军人数编制是大唐所有卫军中最多的,总人数将达到六万左右,有六个师的编制,每师有一万人左右,这也是为了适应这一片土地上形势而采取的措施,在进行系统的训练后,执行他们的使命。

    二月底,一百多名朝廷派来的官吏抵达弓月城,这些官员是在年前抵达伊州,天气转暖后即快速往西州和弓月城一带赶来。

    伊列河一带所有的军务移交给阿史那社尔,民政事务交由朝廷派来的官员,大部的物资。还有武器,特别是火器都留下给镇边的将士们。

    一切事务交接妥当,三月初,李业诩率着九个近卫师近七万人踏上班师的路。

    这九个近卫师在行进和征战**损失了四千多名将士,这些将士的骨灰也埋藏在弓月城近,他们长眠在这一片土地上,守望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所获取的这一片大唐新置的土地。

    回程的路与当时进军的路线又不同,这次是取道遏索山南侧,经鹰娑川一带过原焉耆境内,先抵达焉耆,与侯君集汇合,再经西州,与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乔师望会面并交御军务,补充物资后,从莫贺延碛西侧经沙州回长安。

    依兵部的军令,此次回程,交河道行军部下所属的兵员,还有战利品,俘虏等,与伊列道行军部下各自掌管,伊列道的行进序列,也在交河道后面。

    也就是说,侯君集和李业诩将各自率领自己所属的军队班师。

    从伊列河畔出发,经过一个月的行进,李业诩所领的伊列道行军部所属的诸近卫师抵达焉耆城,在后世被称为博斯腾湖的大湖边休整。

    而李业诩则进焉耆城和侯君集商议班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