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复国丧钟(第4/6页)一品仵作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富,而国库空虚日重,以至于两权分国而治后,南图贫弱,两百年间,官吏因循守旧、固权谋私,致使积重难返,复国谈何容易?”

    七郎问她:“如若复国不易,神殿何至于将失庆州?何至于献你前来?”

    她道:“因循守旧、固权谋私,亦是图鄂吏治之瘤。神官大选在即,内争日益激烈,边线战事耗兵耗财,神殿无心久战乃是其一。陛下英明天纵,御驾亲征,兵锋极厉乃是其二,图鄂治四州,一旦庆州失守,兵锋便会直指中都,神殿慌了,所以我来了。”

    七郎笑道:“那朕就收复庆州,直指中都!朕有胜算,为何要收兵议和?”

    她道:“陛下没有。神殿不想耗损国力而保庆州,所以我来了,我是神殿不战而和的底线,是最后的手段,若我失败了,为保江山大权,各族会同仇敌忾,掷举国之力以保庆州。届时,两国战事旷日持久,国力之耗能拼多久,以陛下之英明想必比谁都清楚。届时,前线将士伤亡惨重,民间凄怨沸腾,叛乱的隐患有多重,想必陛下也清楚。且陛下初登大位,兄党未清,执政未稳,御驾亲征已属冒险之举,陛下又能有多少时日留在前线?”

    七郎并未龙颜大怒,反倒定定地审视了她许久,问道:“朕一定会输吗?”

    她答:“赢亦是输!陛下若得庆州,图鄂必来争夺,届时,边关战事旷日持久,国力之耗无止无休,局面并不会好多少。除非陛下能一举夺下四州,否则边事只会虚耗国力,使国库钱粮流之如水,使兵马之数缩如寒衣,使陛下的宏图伟愿更难实现。复国之机尚未成熟,专治内政、富国强兵才是陛下应行之道。”

    七郎又审视了她许久,深沉莫测地问她:“既然朕如此没有胜算,那又为何要御驾亲征?”

    她答:“陛下有此举,必是有所需。”

    七郎究竟为何要打这场看似有胜算,实则必败的仗,她并未看透。她只看透了一件事,那就是七郎心知复国之机未到,此战必败。世人皆道他年轻气盛,锐意进取,实则不然。见她自献,他不急不淫,以礼相待,闻她之言,他不惊不恼,处之泰然,他是个清醒自持、胸有韬略的皇帝。

    七郎问:“你能看透这场战事,你爹和长老院就看不透吗?”

    她笑答:“他们看得透,只是不愿拖到那种局面,男人在想要兵不血刃的保利益之时,总是最先想到女人,历朝历代的和亲是如此,我今夜自献也是如此。”

    七郎起身望着御案后挂着的大图疆图,负手道:“你既然来了,朕就不会放你回去,朕需要将你囚入洛都神殿为质,从此你将会置身于险恶之中,福祸难料,你会恨朕吗?”

    她忽然问:“陛下今夜会让我侍寝吗?”

    七郎愣了愣,转过身来时眸底有未掩饰殆尽的悲色,他摇头道:“朕尚无纵乐之心。”

    她起身一福,笑道:“那……感谢陛下!”

    到了洛都许久之后,她才明白了七郎那夜眼中的悲色是为何故,他年少成婚,与发妻感情深厚,却因他登基为帝,发妻和未出世的孩儿便成了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七郎初登大宝,帝位不稳,而谷家手握兵权,七郎不能处置谷氏,索性便将谷氏立为皇后,而后以锐意进取之态御驾亲征,发动了讨伐神族的战争。

    当时,谷氏刚继后位,谷家为壮其声威、稳其后位、固其帝宠而站在了主战派一,七郎授古氏父兄帅印,跟随御驾奔赴边关。庆州一战,谷家军伤亡十万余众,谷氏长兄战死边关,七郎兴兵北伐根不是为了复国,他是在削谷家之势,在血祭发妻和他那未出世的孩儿。他心知北伐没有胜算,可他不惧,因为即便御驾亲征大败而归,谷氏一党也会用尽力保他,他帝位无忧。

    谷氏一党一直觉得他们将七郎攥在手里,却不知被谋算着的人从来都是他们。七郎隐忍,却从不为了忍而忍,但有所忍,必有所图!

    南图积弱已久,吏治难治,国难富兵难强,七郎治政殚竭虑,倦乏之时总爱到神殿见她,与她畅谈时政,如那夜在军帐中时。她与七郎政见相同,性情相投,相交相知,日久生情。瑾儿是在七郎与她两心相知、情之所至的情形下怀上的,他降生那日,她与七郎看着这个有着神皇二族血脉的孩子,忽然间看到了复国的时机。

    世人皆以为她以瑾儿威逼七郎才得以返回图鄂,而实情是此乃她与七郎的决定,她返回图鄂谋权,而七郎专治南图内政,他们愿意夫妻分离,为瑾儿谋一个复国的时机。

    可瑾儿太了,她刚回到图鄂的那几年形势万分险恶,神殿各族容不下瑾儿,正如同洛都皇族也容不下瑾儿,她夙夜心惊,不知如何才能提防来自四面八的暗害,不知这孩子能否成人。恰在此时,大兴朝中有变,七郎和她决定插手大兴政事,借大兴朝廷之手将瑾儿送入盛京,为质虽乃屈辱之事,但幸能保命!

    她料想瑾儿年幼,为质不易,便将蓬莱心经,将蛊王,将神殿中的医毒典籍都给了他,盼他能在艰险中保命,在艰难中成才,他日归来,废除神权,复国称帝。

    她料想瑾儿一旦为质,归期难料,却没想到要这么久。

    眼看着再过几年便又要神官大选了,大兴迟迟没有放瑾儿归国之意,她急了。她传信七郎,盼他能寻个理由遣使大兴,诏瑾儿回国,可瑾儿已有神医之名,深得大兴贵胄的倚重,而七郎康健,又未至大寿,大兴相党接到国书推诿搪塞,不肯放瑾儿回来,事情超出了她和七郎的控制,她寝食难安心焦如焚,终被一把心火焚尽了理智七情,密令怀禄搜罗士计献谷氏……

    七郎她没变,还是当年的模样,其实她变了。何时变了,她不知道,或许是夫妻分离太久,感情疏淡了或许是隐忍谋权多年,心如铁石了或许是从得知瑾儿为质受辱,功力尽废,险亡于他国时,她就疯了!瑾儿是她的命,承载着神皇二族的血脉,承载着七郎复国之志,亦承载着她废除神权之志,他必须回来!只要他能回来,任何人都可以牺牲,包括七郎。

    事情一直在她的掌控中,她唯一没料到的就是七郎竟然知情!

    七郎,你既然知情,为何还要走入我设好的杀局里?你一向隐忍,可你这一回的隐忍,又是图什么啊?

    圣女望着爱人,巫瑾却望着娘亲,他听出母亲话中之意,心生猜测,不由惊愕失语。

    百官亦被圣女之言所惊,大殿上顿时嘈嘈切切!

    皇帝笑而不语,只是抚着圣女的面庞,仿佛想起了那短暂几年的恩爱时光。

    圣女的泪水滂沱而下,大声斥问:“你话!七郎!你傻吗?!你明知……”

    话未冲口而出,一只枯瘦的手指抚在了圣女的红唇上。

    皇帝用那双空浊的双眼望着大殿,缓缓地道:“皇后谷氏,专横善妒,谋害先皇后及皇子在先,进献妖道弑君篡位在后,罪当废后,贬为庶人,宫外赐死,九族皆诛。”

    老臣们忽闻旨意,无不愕然呆木,不知是因为乍闻先皇后的死因还是因为弑君之事。

    皇帝继续道:“大皇子巫旻,性承其母,专横狭隘,好大喜功,结党营私,不堪为君,禁于宁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