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虽然被君若发现之后,那侍卫就再不敢看君若半眼。可在好奇心和某种虚荣心的强烈驱使下,君若还是决定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 永和宫不多时的时间便到了,照例护送她回来的侍卫们都必须要回太后宫了。 君若却在这时忽然说道“我有些东西想要交给太子。”她的声音在寂静的黑夜里显得特别清晰,“你们几个都可以先回去了,恩,就你吧。”君若似是思量了很久的指着先前盯着向她行注目礼许久的那个侍卫道“就你留下拿东西罢。”说罢头也不回的往宫里走去,在旁人眼里,十足的主子味道。却不知她其实是因拿朱佑樘做挡箭牌,有点‘做贼心虚’罢了。 君若其实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主子,没有资格下命令什么的。不过,经今日一役,谁都知道,她不仅受贞儿的喜爱,太子的喜爱,连周太后都接受了她况且她又是准太子妃,太子妃要送东西给太子又合情合理的,他们有什么资格说不? 而那侍卫只觉得在被点到名的刹那,心跳加快了许多。不知是紧张还是什么,这有些薄凉的春天,手心居然能冒出许多汗来。 贞儿不在,永和宫俨然成为了君若的天下。凡事只要不要太过了,其他人都不敢逆她的意思的。 是以君若一进到正殿内便让除拢翠外的所有宫人都先下去,也没人有什么意见。 之后君若才一脸讪笑一脸渴望的对着拢翠吩咐道“东西在我房间里,是我亲手绣的一个香囊。红色的,上有对鸳鸯,劳请拢翠姐姐帮我取来。”古代的女子多以香囊作为送给情郎的礼物,此刻俨然成了君若留人拿东西的借口。君若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极为认真,好似真的有这么个东西似的。 摆明了是要连自己都支开拢翠心里明白的很。可她拢翠是何其聪明的一个人,否则她如何能成为贞儿信任的大宫女?她虽不知道这侍卫是什么身份,但她知道君若这样做自有自己的目的跟道理,也明白君若是个做事有分寸的人。既然君若开了口,那这面子自己铁定得卖给她,并护她周全 更何况‘不该想的不想,不该管的不管,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这条规矩,是永和宫的规矩之首,没人敢不遵守当然,君若除外...... 因此拢翠想也没想的就开口道“是。”只是难免在心里微叹了口气,君若这丫头,哪会绣东西啊?还不是得靠她幸亏她说的是红色鸳鸯这简单的样式,要不这大临时的叫她上哪去给她找个香囊来....... 等到殿内只剩君若和那侍卫以后,君若才缓缓的将脸转向那侍卫,学着他刚才的样子直勾勾的盯着他看。那侍卫被君若这样直视的目光弄得十分不自在,刚想说到外头去等候,不想君若开口了,“怎么样?被人一直盯着的感觉很不好吧?”君若说罢还俏皮的吐了吐舌头,她不过是突然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只身罢了。 “呃。”那侍卫显然没想到君若会来这么一出,深吸了口气,理了理思绪,才道“张秀女,哦不,该说太子妃殿下,抱歉,在下冒昧了。”谁让他真的那么做了,还发现了,就只好坦白了。 “你是谁?”君若不理他的抱歉,而是好奇的自顾自的问道。 那侍卫闻言身体明显一僵,半响才问道“您不记得我了?” “恩。”君若顺嘴应道“我进宫以前,生了一场大病,许多以前的人与事,我全都忘记了。” 那侍卫听了苦苦一笑,道“在下名叫周书瑞,是太子殿下的近身侍卫之一。在下明白殿下是在说客气话,殿下现在身份尊贵,就算没有那场病,殿下也不会记得在下的。” 周书瑞在下在下的说的很饶口,君若忍不住的番了个白眼,“那你就说说吧,反正拢翠去拿东西也要一会的时间。我就当回忆回忆咯况且你不说怎么知道我忘了呢?说不定你说了我就记起来了呢?”听他这口气,是在说自己飞上枝头就不理旧情了?不行,她要为真正的张君若申个冤 ←君若一如往昔的可爱模样,周书瑞心中一动,缓缓的开口道“那是四年前的事了......” 那个时候,君若还是原来的君若,既没进宫也没被现在的君若占了身子。而周书瑞当时也还未进宫当侍卫,是与君若同住一个镇上,家境清贫的平民。 那年除夕,周书瑞的父亲忽然得了急症,很是吓人。几个弟妹尚且年幼,爷爷老了,母亲又要照顾父亲。所以这去寻找大夫并抓药的活,自然就落到了那年仅十二岁的周书瑞身上。 因着是除夕,大部分的店铺都关了门,药铺医馆也是一样。好不容易找着了一个大夫,却嫌路太长和知道周家并不富裕而不愿出诊。眼见着再没别的办法,周书瑞很不甘心于是他依然坚韧的到处寻找大夫,奈何世态炎凉竟无一个大夫肯伸出援手...... 就在周书瑞绝望透顶的时候,小君若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周书瑞是不小心敲响君若家的门的——本来只敲大夫或药铺店的门的他,到最后几乎是家家户户的门他都敲了过去,只为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饶是众人对他这样乱敲门的态度也纷纷表示出了反感甚至粗鲁些的差点就动手了,他也不敢回家。他宁愿继续在街上游荡,也不想回去面对病得难受的父亲和一脸悲伤的母亲。 听到敲门声跑来开门的正是小君若,“谁啊?”小君若问着小心探出了个小脑袋来。彼时的君若只有十岁。长的娇俏可爱的,十分讨喜。书瑞当时尚不明白情为何物,却在见到君若之时,不能避免的,忍不住的让心跳,漏了一拍。 小君若见到一脸一身狼狈的周书瑞,顿起了深深的同情之心。非但好奇的抓住书瑞就仔细的问了他的情况,更在听到书瑞说完自己的遭遇后,迅速冲到屋内请求自己的父亲,曾学过医的张峦前去帮忙....... 周父的病能及时得到救治并未落下病根,旁人都道是张父的功劳,周家一家也对张父感恩戴德的常念其恩。但书瑞却明白,当时若没有小君若的善心,张父未必就肯出手相助是以书瑞对君若一直有种除了报恩外的特殊的情怀在。哪怕在那之后的不久,他便随家人一同进京谋生了,他也依然对君若念念不忘…… 四年后,书瑞早已凭实力与些许银两顺利的入到皇宫当了侍卫,更有幸得到太子的信任与提拔,成了太子的贴身侍卫。进宫后的书瑞仍一直有意无意的去打听君若的消息,他内心十分渴望能有机会再见到君若。 后来,这个愿望也终于让他在皇宫实践了去——君若进宫的那天,他正好为朱佑樘办事经过御花园。一众秀女里,他竟一眼就认出了当年的,小君若 只可惜,君若似乎已经将他忘得彻底,自己有好几次出现在她面前,她都对自己熟视无睹。即便是那天他参与了救人的行动,她的眼里,也只有太子一人…… 书瑞明白,如今的君若已成了准太子妃的人选,是太子心尖上的人……他们主仆有别,不复从前。 对她,他从此只能远远观望。对欠她的恩,他只能寻机会再报了…… 好恶俗,的故事啊~这是君若听完书瑞讲完‘他们’之间故事以后的第一感觉。当然,她并不敢表现出来。 但她可以肯定,书瑞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不是编造的。因为她穿越来明朝之初,还在张家之时,张母曾在她忘了为何的情况下与她提到过这个故事。不过那时的她终日迷迷糊糊的,听得很不真切,记得也不彻底,日子久了,便也忘了……如今书瑞一提,印象全回来了 只是君若不免觉得纳闷,干吗她才到古代没多久,就要有那么多人情债?不管是她欠人的还是人欠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