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要钱,还是要脸?(第2/4页)无耻家族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2oo7年到2o14年的这个阶段,徐腾忙着洗钱,忙着国际化,忙着搞好华腾工业联合体,自然要强调自己的科技优势和国际化。

    到了今日,大局已成。

    徐家的洗钱工作结束,整个华银aIg财团和华腾工业联合体都进入一个很稳固的新层次,在徐腾这个三十而立的年纪,他的意境和胸怀也提前踏入“四十不惑”的新层次,甚至是“无欲则刚”和“五十知天命”的层次。

    另一方面,华银aIg财团在全球的国际化推进和并购,基本达到了前所未有,根本无法再进一步的地步,徐腾也就犯不着再谈什么“国际化”。

    现在的徐腾,做生意的思想就是“以我为主”,你们爱咋咋地,国际舆论、日韩财团、欧美财团和国际资本力量服与不服,对他而言并不重要。

    简而言之,徐家的钱都洗的差不多,过去的那种利用金融危机溢价、高价兼并海外企业的浪潮彻底终结,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现有华银aIg财团为基本盘的新时代。

    现在的华银aIg财团轻易不兼并,只需要一个个的杀死竞争对手。

    这就是徐腾的“无欲则刚”、“以我为主”。

    同样,对于华腾电子与Lenvo集团的这一次谈判,徐腾的态度也是顺其自然,谈成很好,谈不成也无所谓。

    双方就在徐腾的见证在,在李东盛的调解下,终于在中午11点前达成协议,重新将Lenvo集团纳入华腾工业联合体和Ias体系,Lenvo集团承诺与TcL、惠普达成联合采购协议,也就是在国内市场更多的采用华腾系cpu主板和显卡gpu,而在国外的出货量,华腾系与英特尔-英伟达各占一半。

    这只是协议的一部分。

    Lenvo集团的营销渠道,将会完全交给阳光集团,与阳光集团掌控的其他线下渠道整合,这是Lenvo集团过去一直不肯退让的地方,也是徐腾和柳总之间长期不能共存的原因。

    这个协议达成后,意味着Lenvo集团将不再控制任何线下渠道,与华腾电子、神州电器、惠普、VIVo、oppo、米科技一样,渠道控制权都在阳光集团手里。

    各家公司只负责科研、设计,生产交给华腾工业联合体的oe业负责,线下渠道交给阳光集团,从销售到维护,都是阳光集团负责,线上渠道交给众趣集团,物流交给江泰集团。

    对客户来说,你去商场,去专卖店,去市,去苏宁,去国美,不管买谁的电子电器产品都是同一个团队在幕后负责,维护也是同一个团队负责。

    你在线上买,价格要便宜一点,售后维修服务还是同一个团队负责。

    实际上,不管你买哪个品牌,哪个型号,采购、生产都是同一家公司负责,差别只是软件和品牌,以及配置的不同,电脑、手机、家电都是如此。

    汽车领域是与之类似的框架,整个宝福华联盟+长安+吉利+东风+上汽,完全是同样的采购体系,甚至在整个研领域,宝福华联盟都是同一个平台系统,在国内的销售也都是华银财团控制。

    这是一种软垄断,你看不到的垄断。

    上午的会议开完,签了字,徐腾就让大家离开,中午吃一个和解的商务聚餐,下午继续谈细节。

    他和李东盛还有一些事要谈。

    在中国做生意,渠道为王,而华银财团的渠道是真正的中国商界之王,这是各个方面都很难直接观察到的,只有做生意的竞争对手才能体会到。

    神州电器集团这些年在华银财团的渠道支撑下,已经逐步在各个领域过海尔、美的、格力、创维、海信这些竞争对手,液晶Led电视市场有华腾,空调市场有科龙,冰箱市场有容声,洗衣机市场有小天鹅,热水器、油烟机、厨房和小家电市场有美菱,全品牌的TcL更是雄踞各个领域的中国家电之王,在欧美市场则是通过伊莱克斯操作。

    这个行业,利润微薄。

    李东盛每隔一两年就会启动一次价格战,将日系、韩系清除出局,在欧洲,在美国,在东盟市场也是一路血洗对手。

    他手里的品牌多,高中低档都有,每一次都是针对一个产业,空调、洗衣机、电视、冰箱轮流打。

    特别是在国内,仗着渠道、物流和采购成本低,科研力度强,基本将对手打的只能采购华银财团的配件体系。

    这就是东边不赚西边赚,家电不赚,面板、压缩机这边再赚回来,将对手打的没有余力搞科研。

    做生意,各有门道。

    徐腾和李东盛的门道就在于华腾高科不整体上市,用财团的利润在华腾高科做科研投资,支撑神州电器集团的技术进步。

    这么一路打了十几年下来,神州电器集团在高中低端都跻身国内第一,现在终于有能力靠自己的研体系撑着场面,和华腾高科联合研,不再完全依赖华腾高科的技术补贴。

    生意就是这么做的。

    李东盛在国内商界的辈份高,虽然不是华银财团的副理事长,地位也不输给李达霄,和徐腾谈话就是平起平坐,不用像史立荣、马枟那样谦卑。

    话说回来,做生意这种事,老李是徐腾的半个师傅,怎么搞人事,怎么搞物流,怎么搞渠道,这些东西都是老李倾囊相授,一起商量,为徐腾提供各种建议。

    国内家电市场这一块,老李暂时没有什么担忧,欧洲市场在兼并伊莱克斯后,基本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这一次,李东盛主要是和徐腾商量一下在东盟和美国的竞争策略,想要在东盟、美国,打垮日系、韩系,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美国电视市场基本是韩系的三星、Lg独霸,日系和飞利浦都不行了。

    另一个问题是2o15年兼并伊莱克斯之后,在国内市场的整合相对是很顺利,毕竟在国内,伊莱克斯的销量一直很差,在欧美的整合就很不顺利。

    李东盛还是老了,精力不够,他和徐腾看好的接班人董小姐,在国际化这个领域基本一无所知,只能在国内嚣张。

    怎么办?

    徐腾也不知道,讲真,他最近觉得董小姐到处开撕的太狠,虽说同行是冤家,但也不能所有竞争对手都开撕啊。

    两个人正聊着,王佦和谢晓培来了。

    晕。

    徐腾第一反应就不妙,这两人单个过来是好事,一起过来就肯定是坏事,结果还真被徐腾猜中了。

    王佦是与老李同级别的资深联席合伙人,地位肯定比谢晓培高,两人一同抵达徐腾的办公室,自然是王佦为主,率先和徐腾、李东盛打招呼,握手寒暄。

    “李教父,最近身体怎么样啊?咱们上次在沪州开年会的时候,你不是说腰疼吗,要不最近安排到咱们安仁医院看一看,疗养一段时间?”王佦笑呵呵的,也挺关心李东盛的情况,毕竟是多年至交了。

    想当年,王佦也是被迫加入华银财团,中间的调解人就是李东盛。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

    如今在博安集团董事长的席位上,王佦堪称是春风得意,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