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和议(第1/2页)挑灯看剑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舒州城下聚集了数十万人马,但在这一刻,却居然没有一人一马发出任何一点声息。

    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那缓缓走来的兀自横笛唇边的那名白衣女子身上。

    她的脸上兀自罩着一层白纱,让人根本看不清面目,只是绛唇如丹,白衣胜雪,还有那竟尔并未着任何鞋袜,便这么直露在外的一双欺霜赛雪的纤足,却又让人近乎直觉地感到,眼前所见的必然是一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

    纵然腰悬长剑,但她却依旧给人一种如斯柔弱纤细的感觉。

    她居然就这么赤着一双纤足,自这片尤自充满了血污与尸骸的战场之上,缓缓地走了过来,却令人依稀恍惚间,感觉她尤如踏足于云间天上、朵朵白莲之间。

    哪怕原本最为豪放的女真骑士,在这名女子面前,也生不起任何世俗的念头。

    自她出现的那一刻起,这血肉横飞的沙场却便尤如在一刹那间变成了佛国宝刹、庄严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依稀生出了几分祥和喜乐的感觉。

    完全不受马上骑士控制的战马,在那道白sè身影接近之前,便如cháo水般向两旁退去,整齐地在一旁列成两队,又在那道身影过去之后,合而为一,便如同在以最隆重的礼节,迎候着那个根本不知是何来路的白衣女子。

    它们的动作快捷而规整,竟尔丝毫没因失去控制而呈现出任何散乱的痕迹,直如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冥冥中cāo控着这一切,巨细无遗。

    笛声轻柔婉转,在这一片怪异的沉寂之中,却又显得比之任何闪电惊雷,都要来得更为慑人心魄。

    数十丈距离,转瞬而逝。

    笛声悄然而止。

    那名白衣女子站到金兀术身前,素手持笛,淡淡地看着金兀术。

    长风吹过,那名白衣女子衣袂飘舞,飘飘若仙。

    身后是仍一派鸦雀无声的女真大军。

    金兀术回过了神来,强自压下心头的震骇,开口问道:“你是谁?”

    那名白衣女子却是恍若无闻,星眸微注,扫过舒州城下那早已充满了斑驳血肉的土地、城墙,眼中露出不忍之sè,微微一叹道:“由来征战地,不见几人还。无论宋人、金人,都是一样皮毛骨肉血,将军何忍无端送掉这宋金两国许多xìng命,造就无边恶业?!”

    金兀术微微皱眉,女真族人虽然笃信他们原本的天神阿布凯恩都里,但自灭辽之后,入住中京,佛道等教,也开始在女真人中传播了开来,是以对于身前女子所说,金兀术倒也不至于不明所以。

    只是金兀术出身行伍,十余年来转战天下,对于鬼神生死之说,早已看得极淡,若不是方才这位白衣女子在他面前显示了不可思议的能力,他早已视若妖言惑从,下令周围军士,乱刀斩杀。

    现在他却只是微微冷哼:“我们女真族人从来都是到处受人欺压,若是我们今天不杀人,早晚就会有人来杀我们,现在我们不是在为自己而战,而是在为子孙后世、为了我们女真人能有一片生息安养的土地而战,怕死的是南蛮汉儿,女真族的勇士们,又有谁把死字放在眼里。”

    他刻意吐气开声,这些话远远地转了开出,周围的一些女真军士都自jīng神一震,终于自原先那笛声中回过了神来,露出如梦初醒的神sè。

    “嗬……嗬……”

    那些女真军士呼叫应和着金兀术的话,城头上的舒州守军却是有些叫骂了起来,一时间这片天地间重又充满了声响。

    那女子淡淡说到:“若说生息繁衍,关外千里草原,长白山密林万顷,何处不可放马游猎,安乐天然。反倒是大宋藏龙卧虎,人材济济,待得退无可退之际,自必以血还血。来rì若是女真人当真面临亡国灭族之祸,只怕亦必起自将军今rì种下的孽因,将军不妨参详仔细,切勿倒因为果!”

    她在这千军万马间,娓娓道来,却自有一番宁静淡然的感觉,周围的喧闹声,慢慢小了些许。

    金兀术皱起了眉头,问道:“本王是刀枪丛里滚过来的,向来不吃这一套,姑娘到底有何用意,还是明说吧。”

    那名白衣女子眼神投向不远处的舒州城,口中却是轻轻说道:“只请将军为女真天下苍生计,就此收兵,开宋金两国万世之太平,如此则功德!”

    在这刹那间,这片天地忽然间又自变得一派沉寂。

    听到这话的所有人望向那名女子,眼中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sè。

    尽管这名女子方才的奇异的能力,兀自让他们心有余悸,但她竟想以一人之力,便让女真数十万大军放弃这场已然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煌煌远征?!

    她是不是疯了?!

    千万道目光,都投在那名女子的身上。

    那名白衣女子却仍是神sè淡淡,泰然自若,便尤如方才所说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样。

    金兀术望着那白衣女子,蓦地出人意料地一声大笑:“和议又有何不可?”

    “四王叔……”

    “大帅……”

    在一旁的完颜雍与韩常闻言大惊,开口正yù说话,却被金兀术挥手止住了。

    金兀术勒马,退向一旁,手挥处,女真大军应声让出了通向舒州城门的道路,淡淡说道:“若你能劝服现下舒州城内宋国皇帝出面详谈和约,和议草成之rì,便是本王退兵之时,开宋金两国万世之太平,亦本王之所愿也。”

    这名白衣女子所言,虽然看似佛家因果之说,但金兀术却明白,她其实说中了他心里最担心的地方。

    他这十余年来,与宋**队交战何止百场,比女真族任一个人,都更深地了解宋国的军民,完全不像他们原先想象中的柔弱。

    以往的大宋,只是被那百年的升平磨光了血气,被那安逸的生活淘空了风骨,便如同一只睡着的猛兽,看似可以任人欺凌,看似全无招架之力,但若是有人不小心惊得这只猛兽醒转,只怕短短的时间之内,便将要自食恶果。

    就在自己南下平宋,一路势入破竹的时候,岳飞、韩世忠、刘琦、吴玠、吴璘等猛将突然接二连三的出现,不正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眼下自己最应当做的,绝对不应当是把这只渐渐醒转的猛兽逼到墙角,逼得它要做放手一搏。

    这也是自己这次为何要亲自请命率军出征,意图以战逼和的真实缘由。

    以宋国天子官家的xìng格,在这等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若此次和议可成,不但大金国可以占尽便宜,而且不愁那位宋国皇帝不尽力维护两国间的太平,约束手下,再不会多生事端。

    再者说,以那位宋国皇帝多疑猜忌的xìng格,势必鸟尽弓藏,甚至不待自己在和约中约束嘱咐,和局草成之rì,便是他掉转矛头,对付那些坐拥重兵的猛将之时。

    从来真正的军人,只有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之上才能历练得出来,只要和议一成,不愁江南那悠游富足的岁月,不会消蚀那些宋国多少血汗磨砺出来的军魂。

    对于一头渐渐醒来的猛兽的最好办法,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