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11时,68师师长王绍辉同副参谋长一行5人携带,西屿岛和白沙岛及各周边岛屿的防御图,及连级以上的军官花名册,乘一艘巡逻艇来到了澎湖本岛,我澎湖前线指挥部。
海军陆战一师政委接待了王绍辉一行。
双方相会,在马公市的会议室内,气氛十分友好。确定了国民党68师起义的行动步骤:一,对68师内反对起义者要坚决予以镇压。二,通电表态脱离蒋介石反动集团,站在人民一边,坚决拥护中央人民政斧。三,68师在我军接防后,撤到澎湖本岛接受整编。四,68师从现在起遵守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为了震慑国民党顽固派,给王绍辉撑腰,两艘火力支援舰开进了澎湖湾水域。
9月4曰凌晨3点,28军全军和炮兵7师一部,乘坐返回的20艘登陆舰,分别登上了澎湖本岛和白沙岛,西屿岛及各周边岛屿,全面接管国民党68师的防御阵地。此时澎湖列岛我军已达60000多人。
国民党68师与我军接收部队友好的交割了防区阵地,营房和各种装备物资后。逐次分批的撤到澎湖本岛。对一些老弱病残和不适应留在解放军的人员予以转业处理。家在大陆的愿意回老家的送回老家。不愿回老家的送到琉球生产建设兵团。剩下7000余人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澎湖警备一师,68师师长王绍辉被任命为澎湖警备一师师长兼解放军澎湖前线指挥部副参谋长。
澎湖列岛失陷使台湾上下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9月4曰蒋介石一反常态,身着五星级上将戎装来到了总统府,召集国防部紧急会议。在总统府的会议室内,国防部长俞大维,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参谋总长兼空军司令周至柔,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联勤总司令黄镇球,国防部长政治部主任蒋经国早已等候在这里。看蒋介石走了进来,大家一纷纷站起来向蒋介石敬礼,问好。蒋介石双手轻轻的向下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坐下。
俞大维看人都到齐了宣布开会,他首先介绍了澎湖失守经过,向与会的国民党军界高官们。说明了当前台湾所面临的形势。最后他说:“就如何防止共军登陆台湾,请诸位发表高见。”
海军总司令桂永清抢行发言:“现在共军飞机十分猖獗,而且,炸弹的威力巨大,尤其是那种钢珠弹。只要是一两枚就可以把一艘驱逐舰甲板上的人大部分杀死杀伤,为了防止共军对台湾的进攻必须首先遏制[***]的空军。没有制空权,我们海军的舰艇只是[***]空军的靶子,有多少也不够他们炸的。另外为了防止共军登陆,应在海面和海滩大密度,多层次的布雷。”
联勤总司令黄镇球插话说:“几百公里的海岸线,你让我上哪整那么多的水雷,地雷呀?”
国防部长俞大维说:“水雷不够可以保重点吗。在重点地区,重点海域布雷。”
“话是那么说,可是哪儿是重点地区,重点海域?”参谋总长兼空军司令周至柔说:“这次共军登陆澎湖就大大的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共军的行动往往是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考虑,他们不按常理出牌。”
接着各路“大臣”又对共军主要的渡海方向和地区做了一番分析判断。
陆军总司令孙立人提出了兵力不足,尤其是机动兵力不足的问题。他说:“虽然我们在台湾岛上有三十多万兵力,加上海空军有四十多万,虽然台湾岛不大,可是要处设防还是不够。在无法预测对方攻击方向,无法知道对方登陆点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里要有强大的快速反应的机动部队,随时投向所需要的地方。所以我提议马上建立起一支这样的部队,我提议把我们部署在金门和大陆沿海兵力撤回台湾。”
大家一支摇头说:“那是我们一线防线,如果不战而退,会造成整个战线的溃败。”
孙立人心想:“还一线防线呢。现在恐怕想撤能不能撤的回来都值得怀疑。”不过他实在是不愿意和这些没文化的人争论下去。
空军副总司令兼防空司令王叔铭提出了地面的防空炮火不足,无法有效的保卫重点目标,要求尽快的进口防空火炮,尤其是大口径高炮。
参谋总长兼空军司令周至柔死里逃生亲自感受了[***]飞机的能力,根据共军空军飞行水平高低不均,提出了关于空军依靠台湾本土,和共军飞机缠绕在一起,以多打少才能确保台湾领空安全的作战方案。
这些台湾的军事巨头,问题提了一大堆,高见也发表了不少。理由也充分,只是没有统一的意见,最后还是相当于没说。
三个多小时过去了,蒋介石一言未发。他感到问题多多,有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他想到孙立人提议是对的,现在澎湖岛被共军占领,那些部署在大陆沿海的岛屿以失去了应有的防御作用。当务之急应该把在外面那些孤悬海外的兵力撤回来,加强台湾本岛的防守,否则现在给各岛的补给都是问题。
过了子夜,孙立人躺在床上还是迟迟难以入眠,从澎湖开战一来,他一直在思想着,自己的出路,诸多想法让他一时难以抉择。他索姓披上睡衣,来到书房随手的开了收音机。从收音机中传出来一个男中音:“王绍辉将军率所部68师12000余人,坚决反对蒋介石反动集团的黑暗统治,毅然决然的在澎湖岛举行了起义。为解放澎湖列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义举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王绍辉将军呼吁现在仍在台湾的国民党广大官兵,要认清形势,不要再为蒋家王朝卖命了,弃暗投明,反戈一击,坚决的站在广大人民一边,坚决拥护中央人民政斧。在中国伟大的[***]的领导下和中国人民一道,共同把我们国家建设好,这才是广大国民党官兵唯一的光明道路。”
这来自燕京的声音虽然穿越了几千里,但依然清晰,他管掉了收音机。他点燃了一颗烟,深深的吸了一口,把头倚在沙发后背上,闭上眼睛想着自己的前半生,虽然仕途比较顺利,但在升迁的过程中,也饱受嫉妒倾轧之苦。与他平辈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多数是黄埔军校前五期的“天子门生”,他们虽号称黄浦军校毕业,实际什么黄浦,绿浦的只不过几个月的短期军训,和自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预科毕业,美国普度大学学土木工程学士位毕业,弗吉尼亚军校学士学历相比算什么。而他们这些人对自己确不以为然,总是有意敌视自己。而自己又偏偏恃才而骄,不愿意以这些人为伍,把人际关系弄得很僵。每当自己提出什么建议或要求,往往受到周至柔、桂永清、王叔铭这伙吊人的联合抵制。和这些人矛盾重重,更得不到蒋家父子的信任。自己虽然当过蒋介石的副侍卫长,屡为党国立过战功,但确反对蒋介石的治军方法,反对蒋经国在军中建立“政工制度”,更反对特务统治;对蒋介石“对攻大陆”的说法也不以为然。这些又导致他与蒋氏父子的矛盾加大。而他更清楚自己坐镇“陆军总司令部”,对蒋经国在军方势力扩张妨碍甚大。加之自己不会国民党员,不是黄浦系。被排挤出军界上层是早晚的事。“哎,”他不由的自思自叹的想着“和这爷俩混能有什么前途呢?”想到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