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气势给惊吓到,他小心地将墨锭放入砚台内,细心地调制好水与墨的浓淡。官场上的领导人都喜欢练书法来静心,谈秦知道自己的师父常鸿基也是书法高手,造诣虽然比不上童蒙,但也算得上省内比较有名的书法好手,加上他副书记的金字招牌,所以向其求字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今rì省委办公厅特别安排了这个环节,恐怕也是有点向常鸿基献媚的成分在。常鸿基走到谈秦的身边,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顺手取过了自己常用的极品熊毫,在砚台上轻蘸了一下,点了点头。谈秦知道自己方才磨墨恰到好处,让常鸿基感到满意。
谈秦依稀记得当年爷酒后之言,磨墨要轻而慢,要保持墨的平正,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要斜磨或直推。磨墨用水,宁少勿多,磨浓了,加水再磨浓。要用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热水。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
常鸿基一边挥毫,一边低声与谈秦道:“人言磨墨墨磨人,磨穿铁砚始堪珍。”谈秦却是知道常鸿基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将自己磨墨的功底看了出来。方才常鸿基口中之言,乃是书法大师高二适先生的诗句,其中真意,为道出磨墨能培养人的耐心,锻炼人毅力的丰富内涵。墨要磨浓,这“浓”是有一定限度的。太浓了,稠如泥浆,胶住了笔,难以写字;太稀,墨水渗透太快,笔迹会在纸上洇出一大圈水渍影,使笔画模糊不清。而谈秦这一首,墨浓适中,笔润圆滑,常鸿基下笔之后,竟然有种淋漓畅快之感,心之所至,信马由缰。
不过让人惊奇的是,常鸿基写了三个字“笔、墨、金”之后,最后一字却是不再下笔,将笔交给了谈秦。
谈秦拿着熊毫,有点吃惊,因为没有想到常鸿基竟然将最后一个字交给自己来写。这一个字如同有千斤之中,竟然一瞬间让谈秦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练字讲求一个酣畅淋漓,挥洒写意,如果是一个人自己挥毫过程之中,有点坎坷,恐怕这字写出来,都不甚好看,但是如今常鸿基将最后一个字交给谈秦来写,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弄得不好,便是狗尾续貂。场上都是一些有名望的人,至少有一成的人能够有判断书法的好坏。
谈秦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