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逼婚(第2/2页)空明传烽录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想这柴不知可有人愿要,一面冒了牛毛细雨拖到城中,走了几户平rì主顾,谁知各家都说湿柴费事不肯收买。桓震无法可想,雨却愈加下得大了起来,心想说不得,只好等雨停了再作计较。当下慌不择路,奔至一座酒楼,叫做醉翁亭的檐下躲避。眼看雨势愈来愈大,不知雪心在家是否正担心自己,一时间只想赶紧回去。

    正在胡思乱想,猛听得身后一个粗哑的声音喝道:“兀那店家,这菜做得少油没盐,几乎淡出鸟来,教人何以下咽?”回头望时,却是一个络腮胡子的大汉,在那里拍着桌子大骂。那店主人是灵丘有名的一个富豪,姓张名守成,听得那汉叫喊,连忙左一个揖,右一个拱的赔起不是来,道:“大爷不知,咱们蔚州地方吃盐皆靠官卖,近rì不知何故,运盐的商人迟迟不至,因此整个蔚州都买不到盐。小店如今用的,还是去年的存货,也没剩下多少了。”那大汉却仍是不依不饶的喊个不住,硬是要店家放足了盐,给他重新做过。张守成却如何能应?重做一分菜本是小事,然而要为他浪费不少食盐,却是十分舍不得。当下两造扯起皮来,嗂嗂不已。桓震本待不理,无奈两人愈吵声音愈大,又没丝毫息事宁人的迹象,渐渐听得他烦躁起来。

    有道是人急智生,桓震灵机一动,想起一个主意来,当下走过去一拍张守成的肩头,笑道:“店主人,你厨下可有辣椒?”张守成疑惑不已,点了点头。桓震打个哈哈,道:“我能做出一道菜,保管这位大爷吃得心满意足,又不多费你半点儿盐。”张守成喜出望外,道:“当真?”桓震笑道:“果然。只是我替你们做菜,便不得闲卖我这两捆柴禾……”一句话没说完,张守成截口道:“只消你能办到,莫说这两捆柴,rì后你有多少柴禾,我醉翁亭一律包下了。” 明末食盐是由国家专卖,并不是十分廉价的大众消费品,然而不放盐菜又不甚好吃。若能学得一道不需许多食盐,又能做得美味的菜肴,于酒楼来说自然求之不得。至于柴禾,左右rìrì要用,买谁家的又有什么区别?

    桓震自然明白这一层,笑了一笑,要张守成带他进了厨房。过得大半个时辰,那大汉早已等的焦躁不堪,正在那里大吵大叫,却见桓震笑嘻嘻的端了一盆菜出来,人尚未至,香气已经满溢,座中客人嗅到香味,不由得都馋虫作动起来。只见这道菜看上去一盆红油,闻上去麻香四溢,吃上去满口生辛,正是后世十分流行的四川水煮鱼,此时却还不为北方人所知。桓震本是四川人,又曾经为钱所迫在好几个饭馆打工,所谓没吃过猪也看过猪走,此刻依样葫芦,虽然远到不了五星级厨师的水准,但这些北人不曾吃过,居然一炮而中。那大汉拈起筷子,犹犹疑疑的吃了一块鱼肉,不由得当即拍桌叫好起来。他这一叫好,座中食客纷纷也要点一道同样之菜,张守成大喜过望,当即赔了笑脸,无论如何要桓震留在他店中掌厨。桓震心想终不成一辈子留在周老家中砍柴过rì,索xìng一口答应了。当rì在醉翁亭中忙碌一rì,回到县衙之时天sè已经擦黑。他对周老与雪心说了事情始末,并说自己要去醉翁亭做厨子,两人倒也替他高兴。

    那醉翁亭自从有了桓震,推出辣味特sè菜系,不久一炮而红,成了灵丘县士绅名流竞相麇集之所,搞得张守成整rì笑眯眯的合不拢口,待桓震也是犹如上宾,工钱付得十分丰厚。桓震除自己吃用之外,将剩下的钱尽数付与周老,聊报他救命之恩。手头一旦宽余,周士昌也不愿总是住在蒋秉采的县衙之中惹人闲言闲语,当下央人觅了一处前后进的房子,租了下来。那房东看县太爷之面,房价要得甚是公道。于是三人择个动迁吉rì,便将不多的行李搬了过去。房屋共是一间正房,两间偏房,桓震要周士昌住了正房,自己与雪心各住一间偏房,每rì天黑之后,绝足不到院中走动。周士昌虽觉他行止古怪,倒也不以为意,凑着桓震闲暇之时仍是教他些四书五经。

    这么一来,桓震总算是在这个人地生疏的地方安身立命了。他每rì天不亮便要到醉翁亭去收拾一rì所需的生料,晚上又要待酒客散尽方能离去,忙固然是忙,但怀里揣着银子回家的滋味却着实不错,特别是每当家里的粮食吃完,他扛着一袋小麦或者一袋谷子回家的时候,总有一种自己已经可以dú lì养活一个家庭的感觉,虽然他从心里压根就没有把雪心当作未婚妻子。三个人的rì子,就这么rì复一rì安安稳稳地过下去,安稳到桓震有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原本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自己原本就应该在明代的灵丘做个小小的厨子,自己和周士昌周雪心的命运原本就是联结在一起的。

    可是不久之后,他的这个错觉就被彻底的打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