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危机四伏(第1/2页)红色脊梁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淡水城里城外满目狼藉,街道上来来往往全是荷枪实弹的官兵,见不到一个平民,空气中全是夹杂着血腥的硝烟味。

    郑毅和徐副官骑马穿过岗哨林立的十字街口,越过大街两旁被粤军官兵严密保护的一座座商铺豪宅,心中愤慨油然而生。

    郑毅无须问人就能知道,粤军保护的是给他们奉上重金的地主富豪,少不了还有战败后脱下军装的敌军将校,驻守淡水的敌军三个旅本就出自粤军,虽然追随不同的老大,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但彼此同出一源,双方将校从未中断过来往,不少人还是姻亲关系。

    尚未抵达东门大街临时指挥部,郑毅远远看到军装褴褛的黄埔军仍在扑灭东门内被战火殃及的大火,拯救一座座民居和店铺,却没看见半个友军参与其中,一时间郑毅心中感概万千,五味杂陈,对所谓的友军再也没有任何好感。

    指挥部临时设在宽阔幽静的淡水中学校园里,担任东征军参谋长兼右路总指挥的蒋校长还在主持军事会议,郑毅跟随徐副官进入拨给军需部临时办公的教室,两位科长立即送上俞飞鹏的指令和指挥部刚发下来的战报。

    郑毅坐在八张课桌拼接起来的大桌子旁,细细阅读三遍,这才抬起头来,对送上杯热茶的书记员点头致谢,拿起俞飞鹏的指令不解地问道:

    “陈科长,哦不对,应该称呼你陈副主任了,陈副主任,临时设立淡水中转兵站的任务应该由你负责才对,为何要我这个毫无经验的代理运输科长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年逾三十就晋升军需部中校副主任的陈适同样是浙江人,看到郑毅一脸困惑,忍不住笑道:

    “俞长官说了,他不愿看到你去送死,否则对不起周长官,所以给你找点儿事情干,哈哈!不过我很欣赏你的胆量和高超的枪法,要不是教导二团为你请功,我们还蒙在鼓里呢,干得好,为我们军需部全体同仁增光了!”

    郑毅终于明白过来:“这么说,过几天我不能随军前进了?”

    “哪儿有这么快,这一仗打下来我军伤亡颇重,将士疲惫不堪,死伤五百人不说,还有六百余人失去踪影,估计不是当了逃兵,就是没找到尸体,至少需要十天半月的休整补充才能继续征战,所以在淡水设立个临时兵站很有必要,这个负责人非你莫属。”

    粮服科副科长老谢乐呵呵地加入到聊天行列中来。

    郑毅没听懂老谢后面这句话的意思:“非我莫属?此话怎讲?”

    老谢和陈适相视一笑,陈适和气地解释道:“小郑,你虽然年纪比较轻,资历略有欠缺,但你的业务能力还是蛮强的,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更加难得的是,你能文能武,勇于担当,用俞长官的话说是,有你郑毅坐镇淡水城,我们才不会吃亏,不会被别人欺负,我们都觉得你是最佳人选。”

    郑毅苦笑着摇摇头,询问缴获物资为何这么少?得知缴获的一万五千多支长短枪、三十七挺轻重机枪和数百万发子弹都被粤军拿走了,不由得连连摇头,忍不住骂了句狗娘|养的粤军。

    陈适连忙摆摆手:“背地里骂上几句无所谓,当面一定要搞好团结,我们如今势孤力单,还要仰仗人家并肩作战,而且校长和各部长官还在交涉,估计军事会议结束后,与会粤军各部官长会让出一些缴获物资。”

    “粮食呢?怎么没看到战报上有关于粮食缴获的记录?在我看来,眼下粮食远比盼望人家让出些破枪重要得多,除非下去每一仗都能打赢,都有粮食缴获,否则几千号人就要饿肚子了,别忘了我黄埔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不会劫掠四方的。”郑毅没好气地说出自己的担忧。

    陈适愣住了,他还真没重视过粮食的事情,看到老谢无奈摇头,不由得担心了:“估计指挥部也没有多少资金用于购粮,哪怕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粮食,整个粤东都是陈炯明的地盘,除了共|产党的粤东农民军之外,支持我们的人不多,是该提前准备了......”

    “不行不行!趁现在军事会议没有结束,我厚着脸皮闯进去提出这个问题,怎么也要让粤军匀出一部分粮食给我们。”

    陈适匆匆而去,老谢这个管粮食和被服鞋帽的副科长也坐不住了,低声谢谢郑毅的帮忙后便追了出去。

    郑毅喝完两杯茶,将指令和战报收进上衣口袋,一位满脸稚气的卫兵走过来,双手送上个崭新的背带式公文包:“长官,这是配给你的公文包。”

    郑毅正好缺个公文包,说声谢谢接过来,把兜里的公文拿出来放进精致结实的棕色公文包里,示意站在自己面前的年轻卫兵可以走了。

    身材高瘦的卫兵红着脸解释:“长官,俺是你的勤务兵,是俞长官把我从新兵团要来的。”

    郑毅惊愕不已,没想到自己也有勤务兵了:“听你口音,是去年年底从山东来的那批新兵吧?什么时候到这地方的?”

    “俺是补充团四连的,四连都是山东兵,之前一直在广州东郊训练,今天刚到这地方就遇到打仗,后来有几个骑马的长官把我们从西门带进城,俺们都没发枪,只能帮着送弹药抬伤员,仗打完集合的时候,俞长官和指挥部的几位长官到补充团来挑人,俺们连长说俺识字,练过几年拳脚,把俺叫出来,俞长官问了几句就把俺要来了。”年轻的士兵满脸忐忑不安。

    郑毅含笑问道:“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多大了?”

    士兵看到郑毅很和气,心里的担忧少了许多:“俺叫段煨,煨是火字边加个无所畏惧的畏,快满十七了,俺是鲁南郯城人,顺着沂水南下就是苏北。”

    郑毅没想到自己的勤务兵这么年轻,笑了笑友善地鼓励:“段煨,这个名字好,你识字,又练过拳,算是文武双全了,只要努力,将来说不定能当个将军,我记得东汉有位名将就叫这名字,史书上说,东汉名将段煨杀伐果断,治军严厉,尤其善于指挥骑兵作战。”

    “俺爹也这么说过。”士兵高兴地说道。

    郑毅被逗乐了:“哈哈!有话我们回头再说,我还没吃午饭呢,先去找点儿吃的填饱肚子,然后去找睡觉的地方……明天开始又得忙了,你来得正是时候,我正需要个帮手。”

    次日天没亮,连续睡了十二个小时的郑毅换上一身粗布军装,悄悄打开房门,来到操场向执勤卫兵打声招呼便开始跑步,边跑边想如何尽快把临时兵站建立起来,围着学校操场跑完十五圈便有了完整计划,立即结束晨跑,返回宿舍准备写出方案。

    小勤务兵段煨在郑毅起床的时候就醒过来了,看到郑毅出去晨练想跟去又不敢,只好点燃油,打扫小屋,整理内务,看到郑毅回来立刻送上杯冷开水,听到郑毅习惯性的致谢很不习惯,却又感到丝丝亲切。

    上午七点,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段煨连忙出去把刚晾晒的衣服鞋子收回来,郑毅加快书写速度,于七点三十分来到临时指挥部后方食堂,把兵站组建实施方案交到了俞飞鹏手上。

    “小郑,别走了,这里还有空位,坐下来一起吃吧。”政治部周主任和蔼地叫住郑毅,俞飞鹏和其他几个官长也叫郑毅别客气。

    郑毅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