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章 奴隶桨手(第1/2页)汉风1276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大的阿拉伯浆帆并用船,像一座浮动在海面上的城堡木料做成前尖后圆的船身,桅杆上拉着适应波斯湾、印度洋变幻无常气候的斜三角帆,许许多多长达数丈的桨,从船身划桨手甲板的窗口伸出,不停的划呀划,给船只带来前进的动力。

    船长室,铺着厚厚的波斯羊绒毯子,焚烧着气味浓烈的印度香,大马士革出产的挂毯上,用绿宝石串成“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的阿拉伯花体字图案,船舱中间的矮几上,摆着葡萄、椰枣、哈密瓜和nǎi酪。

    伊本哈立德轻轻转动手上的德化象牙瓷茶杯,馥郁的咖啡香味就从杯中散发出来,混着大海上清新的空气,让人飘飘yù仙。

    伟大的阿维森纳(阿拉伯医学家),是你发现了这种神奇的植物,让他为虔诚的信徒带来欢乐!

    哈立德慢慢啜饮,陶醉在咖啡的香醇中……

    然而幸福、悠闲的下午时光,注定不长久,管家艾尔比跌跌撞撞的跑进来,大声叫道:“主人,亲爱的主人,祝家的船追上来了!”

    哦?哈立德皱了皱眉头,尖利的鹰钩鼻子不耐的抽搐了一下。

    阿布马木在《坚贞诗集》中说过:“你抛弃自己的故乡,不是为了寻找天堂,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阿拉伯人,是天生的商人,哈立德从琉球纺织厂大量收购棉花当中嗅到了商机:南洋等地的短绒棉就值了高价,印度长绒棉岂不是更好销?

    中华人拿棉花纺织成布,如今琉球、闽广但凡有条河的地方,都建起了水力纺织厂,棉布销往中原、高丽、rì本、南洋,可谓供不应求,而生产棉布的原料,棉花,就出现了紧缺地现象。

    你们中华人不是会制造机械,纺织棉布吗?没有棉花你们拿什么来纺?我在此刻贩运棉花,不怕那些jīng明的中国商人不乖乖的把脖子伸出来,让我狠狠的宰一刀!哈立德在德里苏丹国收购了整船地长绒棉,预备运到琉球,向王李记纺织厂索取高价。

    然而他发现自己地如意算盘很有可能落空。因为在德里。祝氏贸易行已经开始大规模收购长绒棉。并且他们修建了巨大地仓库。五条和自己这条阿拉伯浆帆并用船同样大小地福船。组成地远洋商船队。也停到了卡西木港!

    如果这五大船棉花运到中国。自己狠敲一笔地计划。不就彻底落空了吗?哈立德用了个yīn损招术:他在德里苏丹国地大臣面前。对汉商极尽诋毁之能事。污蔑他们和蒙古人有勾结。

    德里苏丹国和哈立德。同是真主地信徒。而德里苏丹最害怕地。就是凶残地蒙古人!德里苏丹名义上地宗主。巴格达地末代哈里发穆斯台尔妥姆。就是被蒙古人裹在毯子里。活活踩成肉泥地!

    很快。哈立德地诋毁发挥了作用。祝家贸易行处处受到刁难。本来能比他更早出发地船队。也停在港口迟迟不能出发。

    哈哈。等我狠狠宰了琉球地汉商。再满载中国瓷器归来。看那时候你们能不能离开卡西木港!哈立德狂笑着驶离港口。准备到琉球大发一笔横财。

    谁也没有想到。祝家地船队。竟然追了上来!也就是说。德里苏丹国地朋友们。最多只把他们留住了一两天!

    “该死地中华人!下火狱的卡菲勒!”哈立德忿忿地骂了句,对艾尔比吼道:“命令底舱的划桨手,给我全速前进!”

    艾尔比迟道:“尊敬的主人,身为您的大管家,我不得不提醒您,为了尽早赶到琉球,这几天咱们都是以中速前进,底舱划桨手的体力已所剩无几……”

    “前进,全速前进!一个划桨手只值五个皮阿斯塔,而我可能损失的,是五千个、一万个!”

    哈立德咆哮着,把唾沫星子喷到忠心仆人的脸上,后者将右手放到心口,毕恭毕敬的鞠躬:“如您所愿。”

    此刻,闷热cháo湿的底舱,划桨手们挥汗如雨,他们常年高强度的划桨,**的上身,肌肉一块块隆起,汗水就顺着肌肉的走向,哗啦啦的往甲板上淌。

    划桨手有印度人、阿拉伯人、天竺人、南洋岛民,他们有犯罪后被裁决为苦役奴隶的,也有不幸上了人贩子的当,懵懵懂懂失去zì yóu的可怜人。

    但这些人当中,居然有两位黄皮肤、黑眼珠,cāo着汉语的青年!

    “刘大哥,听阿尔说,这次船是往咱们中华去啊!”那黑黑瘦瘦的青年,对身边的高大汉子说。

    阿尔是个身材魁梧的波斯人

    是那啥明教的信徒,被当地王公以异教徒卡菲勒的苦役奴隶,卖到了船上。相同的遭遇让人同病相怜,他和两位中国青年结成了好友。

    刘大哥的眼睛里,立刻闪烁着火焰,“蒋贤弟,这次回家乡,咱们一定不能错过机会!”

    唉,机会?蒋金祥看了看船舱口,贝都因武士手持锋利的大马士革弯刀,jǐng惕的注视着满船的奴隶桨手,而可怜的桨手们,虽然一个个身体强壮,脚踝却套着粗大的脚镣,脚镣的一端紧紧的锁在甲板上,根本挣脱不开!

    就算挣脱脚镣,又能如何?下身只有条短裤,上身**,贝都因武士的弯刀,可以毫无阻塞的割开你的胸膛,剜出你的心脏!

    看出了蒋金祥的犹豫,刘大力鼓动道:“咱们被占城人贩子骗了,卖到路过占城的奴隶船上,天竺、三佛齐、细兰,跑了多少地方,离家万里之遥。这次好不容易等到机会,要是再不抓住机会逃走,等船离开中华,不晓得又要等好久……说不定一辈子都回不了家乡,尸骨进不了祖坟!”

    中华在外的游子,就算再苦再难,也要落叶归根回葬祖坟,实在回不去的,就把当年从家乡带来的泥土,洒在异国他乡的坟头上,好歹算是回到了故土。

    不能葬进祖坟,对蒋金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他想了又想,终于下定决心:“好,等到了闽广,咱们就逃。哪怕是死,也要死在故乡!”

    “好兄弟,咱们一起干!”刘大力握住了同胞兄弟的手。

    “不要说话,艾尔比老爷来了!”阿尔用阿拉伯语提醒两位伙伴——在这条船上,船主人使用的阿拉伯语,成为各族桨手交流的工具,不管是波斯人还是天竺人,或多或少都能听懂几句。

    刘大力只敢用眼角的余光瞟了瞟,果然,那个白白胖胖的大食人下到了底舱。

    “全速前进!”艾尔比吐出这个阿拉伯语单词,顿时船舱中一片压低了的惊呼。

    阿拉伯浆帆并用船的规矩,平时都是只用帆,叫做低速,没有风或者需要加快速度,就是中速,只有遇到海盗之类的紧急情况,才能叫桨手全速前进。

    原因无他,桨手是人不是蒸汽机,是人就会累,呆在cháo湿闷热的底舱划桨,这根本就不是人干的事,要是再强令他们超负荷的划桨,死亡必然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现在,这条船已经连续五天用中速航行,也就是说划桨手们用所谓的“中等强度”连续工作了五天,每天的划桨时间都超过十二个小时,他们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保持这种速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还要加快到全速前进,只怕底舱中的桨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