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章 终、始(第1/2页)汉风1276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距离临安城东南面不远、濒临杭州湾南缘的绍兴。城市居民倾城而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也扶老携幼来到了攒宫这里正在举行盛况空前的故宋历代君王安陵落葬仪式。

    南宋九个皇帝中的六个都葬在绍兴后人称为“攒宫”。南宋的陵园建筑大体沿袭北宋但是北方沦陷、国力衰弱规模自然远远不如河南巩县北宋陵既没有高崇的陵台也没有神道两侧制做jīng美的石雕——不过以南宋历代君王的昏庸无能而言这样的陵墓已大大越了他们应该享受的待遇。

    数年前总统江南释教的吐蕃僧杨琏真珈在提举江南常平大使卢世荣的支持下遍掘诸陵盗取陪葬财货、挖掘宋帝遗骸江南六陵遭到了彻底洗劫攒宫陵区到处被撅得坑坑洼洼南宋历代君王们宏大的墓穴被暴露在光天化rì之下随葬珍宝一洗而空就连下葬短则十年长则百余年的尸骨也被可恶的杨琏真珈挖出预备做成法器来“魇镇”江南人民。

    南宋君王们偏安一隅幻想着在铁蹄下苟且偷生到头来落得个身死国灭。祖宗之地沦陷敌手最后连尸骨也不能保存的可耻地步!

    大汉皇帝楚风志图恢复北伐定鼎天下又从杨琏真珈手中夺回了历代宋皇的尸骨和被盗珍宝“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交加白齿梳”、“香骨案”、“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鱼影琼扇柄”等等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被安放在故宋皇宫博物院面向全体国民公开展览而宋皇尸骨则由陆秀夫主持整修陵墓之后祭奠、安葬。

    观礼的人群中百姓们议论纷纷:“新朝皇帝夺回前朝皇帝的尸骨再休整陵墓入土为安这样的事情也是本朝皇帝宽仁厚道才有的新鲜事啊!”

    “哼宋官家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放着父兄被金兵掳掠去坐井观天也不想着直捣黄龙反而风波亭上害死了岳武穆到头来连自己尸骨都保不住却是何苦来哉!”也有人远远看着棺材不屑一顾声音大得老远都能听到。

    当然这些话儿也通过布在百姓中的密探传到了祭篷中高坐的情报司司长李鹤轩、保安司司长法华的耳朵里两人自是相顾一笑。

    李鹤轩轻轻摇着折扇总是yīn云密布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几分笑意:“咱们那位主子宏略王霸、志图高远非雄猜之主。你我二人既然食君之禄就该忠君之事有些皇上不方便做、不屑去做的事情。难免兄弟担待几分。”

    隔着几个位置前来观礼的文天祥、郑思肖诧异的看了看这边不明所以惟有法华知道李鹤轩令人在各大民办报纸上连篇累牍的刊载匿名文章以狂生口气指点江山说什么故宋君王暗弱国土rì益沦丧到头来非但不能保靖安民连自己尸骨陵墓都无法保护;如今大汉皇帝握乾秉坤、承天受命不但北驱胡元入朔漠就连故宋皇帝的被盗尸骨都夺了回来重新安葬……

    文章中贬宋扬汉的味道非常浓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私下都怀疑这些文章的来历是否出于汉皇的授意不过料想楚风绝非如此无聊之人文章又是刊载于商营报纸上便也没再探询作者来历。

    楚风制订的帝国权利体系中情报司与保安司互相制约李鹤轩做的手脚自然瞒不过保安司司长法华他知道这事之后只觉得哭笑不得:时至今rì李鹤轩李大人还忘不了南唐被赵宋所灭、李煜受尽羞辱后被牵机药害死的仇恨。虽然因赵筠身为第一皇后、赵孟頫为国立功以及政治上弥合江南江北、新儒旧儒之间的裂痕而不好公开表达出来但一有机会他就要暗中贬低一下故宋仿佛这样就出了口恶气似的。

    泉州南少林出身的法华虽入红尘杀伐之中身上总带着点禅学修为的淡然在他看来李鹤轩的所作所为已有了点恶作剧的味道谁能想到这位令敌人胆战心惊的情报司长还有这样的恶趣味呢?

    不过李鹤轩做的事情终归是替大汉皇帝收拾人心而且故宋空有勤劳智慧的百姓沈括笔下神妙的工艺技术八字军、岳家军等忠勇将士李纲、宗泽、虞允文、辛弃疾这些层出不穷的忠臣良将却苟且偏安于江南让李鹤轩骂一骂也好——至少文章中“不抵抗如南宋历代皇帝者非但不能保家保身死后还要尸骨无存;奋力一搏或如李庭芝殉国成仁或如吾皇救国成功终留清名于万世!”这句话就深得人心法华细细品味似乎还有、着一层禅意呢。

    无论百姓还是官员、士子中的议论正和法华所思所想暗合。落葬前的舆论宣传不仅有李鹤轩推动的商办报纸市井说书艺人的嘴里开始流行《吐蕃僧盗宋皇陵情报司智擒盗墓贼》梨园中也有了《帝陵骨》的回目大力鞭笞邓光荐一干乱贼jiān党同时对大汉得国之正、天命所归大肆宣扬。

    借着为故宋历代皇帝落葬的宣传无异于把新旧两个时代奋起抵抗和苟且偏安的结局放到全国百姓眼皮子底下做了个活生生的对照不抵抗连皇帝的尸骨都保不住则百姓将在敌人的屠刀下遭遇什么样的磨难想想都不寒而栗;追随大汉皇帝楚风踏上反抗之路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法华和李鹤轩帝国的两大情报巨头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让双方相处并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好讲一个少年学禅一个xìng情yīn险都不是那种今天天气哈哈哈的人一时间两人端坐椅子上无话可讲而其他的大臣们也像躲避瘟疫似的远离李鹤轩祭篷中三五成群的交谈议论。倒让两位情报巨头这里成为一处静悄悄的黑洞。

    幸好财税部长张广甫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尴尬法华主动问道:“张部长现在咱们的财税收入可能支撑战争所需么?国债行情况如何?”

    张广甫就怕没人问呢一问他就眉飞sè舞花白的眉毛都要飞出来了:“好非常之好!几乎所有售卖点都排起了长队商民百姓争相认购。”

    漫说报名参军的人数越来越多母亲教儿打豺狼、妻子送夫上战场的场面每一天、每一座城市都在上演就连大汉国债的行量都飞上涨。

    对最初国债这种东西还不能得到民间承认。让百姓接受国债远远比让他们接受纸币大汉金钞更难因为故宋的交子、会子北元的至元钞早在大汉行纸币之前咱们的老祖宗已经使用了两百年的纸币啦他们才不会像马可波罗这些傻老外、洋老冒一样惊叹纸币的方便快捷呢!

    可另外一方面国债这种东西百姓们就不熟悉了印象中历朝历代缺钱了就是强征税赋来解决哪儿有皇帝向百姓借债的道理?

    所以大汉朝廷行国债反而不容易得到民间理解在祝季奢、王李氏、闽广陈氏等各大商家踊跃认购的带动下行量有一个飞跃但面向普通百姓的零售额一直是在缓慢上涨。

    到李鹤轩借着安葬宋皇尸骨暗中推动舆**势军心民气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张广甫适时推波助澜大讲国债与军费的关系这一下子不得了国债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有儿子参军打仗的买了国债洋洋得意的炫耀着:“咱们儿子就在前方打仗保家卫国揍鞑子这国债是花在军费上的皇上军费充裕了也让我儿在前方吃得饱、穿得暖、弹药充足好狠狠揍豺狼呀!”

    没有儿子在军中的人不乐意了:“咱儿子虽不在军中也是在军械厂造枪造炮供应前方在大田里勤扒苦做收了粮食卖做军粮。这认购国债咱也不能藏着掖着的!”

    就这样财税部长张广甫就见各地国债销量嗖嗖的往上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