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置完全压倒日军!”
林俊一看自己的既要秘书好像有话要说,“费科奇诺夫,大胆的说。“
“安德烈同志,我个人认为这次战斗的最佳方式就是以航空兵和炮兵摧毁日军的后勤补给线和阵地,在步兵发起进攻前就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尽量避免发生与敌发生近距离恶战的情况。”
林俊点点头,“日军的近距离作战的素质非常好,但它们的远程火力不如我们。到哈巴罗夫斯克市我会向布留赫尔建议出动轰炸机部队摧毁日军的后勤线,并集中飞机和炮兵集群轰炸炮击日军阵地,就是用十吨炸弹换取一个我们的人也值!”
“日军的火力虽然不如我们,但他的单兵战斗素质不错,特别是精确射击和白刃战是它们的强项,要在发起步兵进攻前尽量消灭阵地上的日军。”
想了想,林俊继续往下说:“其实我刚才说到的那日军的十七个常备师团的战斗力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就像它们的第一师团战斗力就不怎么样,它现在就在日本关东军的编制内虽然这个师团是日本组建的第一个师团,装备在日军中也数一流,而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一枪就是它们打得。不过这个师团的兵员来自日本东京,东京从几百年前开始就是商业都会,民风不不强悍。这个师团名声很大,从去年配调往满洲开始就被当作主力,但没打过大仗恶仗,估计战斗力一般。但有一点,我说的一般是横向比较日军的其它师团得出的结论,要知道日军其它师团都是由野兽组成的。”
林俊清楚的记得,日军的第一师团虽然战斗力一般,但在1944年它被调往菲律宾后,该师团到莱特岛登陆后被美军彻底击溃,投降时只剩800名残兵。听着战斗力一般,被美军击溃,但——接近两万人的师团打到最后只有800人投降,它的战斗意志是一般国家的主力部队都无法比拟的,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里是不可想象的结果。
“最后和你们说说日军最有意思的一个师团,就是日军的第四师团,现在它也在关东军的编制里。万一以后碰上这只部队,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打,不需要有多少顾虑,因为这只部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在日军部队了绝对排名倒数第一,连小日本的军部都把它叫做“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在日俄战争时和我们交过手,当时它就是冲锋在后、撤退在前,它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在日俄战争中是屡战屡败,获得了一个“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因为这个师团的兵员都是是日本的大阪,士兵基本都是菜贩商人,讲的是利益,而不是拼命。而且日本的大阪有它的独特文化: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而诸侯服从于它们的鸟天皇。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这就是现在的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刚才还在说日军如何战斗力强悍,没想到还能从首长这听到日军有这么一直有意思的军队,三个随从听得更加仔细,“这个大阪和日本的其它地方不一样,它一直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大部分就是商人,对管理它们的叫大名的诸侯并不怎么尊重。相反,因为日本古代对商人的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大阪的商人们是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大名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所以它们的那个鸟天皇在大阪人心里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一样。虽然出身于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日本的那种军国主义的蛊惑,但是这些士兵却不会急着去“为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据说出身日本大阪的士兵的座右铭是“能不死还是不死”。看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也习惯“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这都和它们的商人出身有密接的关系。据说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
“好了,再说下去我就成个聊家长里短的老太太了。都早点休息,明早还要赶路。”
送走了自己的随从,林俊还是无法入睡,还在思考自己抵达哈巴罗夫斯克该做出怎样的作战部署。而且斯大林也没有给自己仔细分派任务,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任命,搞得好像就是来观战的。要是其它地方林俊到不介意当一个看客,但对手是日本鬼子他就不能只顾着看热闹了。而且历史上苏军在这次冲突中还是遭到一定损失的,希望自己能让红军遭受的损失小一些。但现在自己没个正式的职务任命,不知道能不能从布留赫尔元帅那要点部队来指挥。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