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决策(第1/2页)苏联英雄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一出好戏落幕,意味着更加精彩的演出正在幕后排演:英法因为自己外交的“巨大成果”相互欢庆,庆祝用它国的主权换取了自己的和平,避免了无数高卢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无意义流血牺牲。在整个英国或许只有丘吉尔看到了“慕尼黑协定”真正意味的是什么!

    丘吉尔在10 月5 日在英国议会下院的演说里把慕尼黑的后果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遭到了一场全面的十足的失败,我们正处在第一等的大祸之中。到多瑙河的门户到黑海的门户已经洞开。所有中欧的和多瑙河流域的国家都将一个接一个落入以柏林为中心的庞大的纳粹政治体系,不要以为这是结尾,它不过是开始!”

    和英国人万人迷醉唯丘独醒不同,莫斯科已清楚认识到“慕尼黑协定”将意味着什么:苏维埃必须做好打一场惨烈程度、规模远超一战的世界大战。谁先做好准备,谁就将占得先机。

    11月1日,随着西部边界“演习部队”返回各自原有驻地完毕,莫斯科召开了由全体中央******委员、全体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的特别会议,会议议题就是“西方战略”。

    这是场将决定苏维埃将来发展方向、甚至是苏联命运的会议,所有都明白它的重要性。

    “苏维埃的命运将取决于此。”

    没有什么盛大的开幕庆祝仪式,一切都是低调进行,连会议地点都选择了内务部位于莫斯科郊区的一处训练基地,一切为了保密。如果国外使节或驻莫斯科新闻机构发现苏维埃全体重要人物齐聚克里姆林宫,虽然十月革命节(俄历)即将到来,但不用想也会知道一定是有重大事情发生。

    会议前半程由基辅、白俄罗斯、敖德萨三军区司令员汇报了军事行动的总结报告,虽然没有进行正式的军事进攻,但还是很好的锻炼了部队的协调与大纵深部署能力,而其中暴露出来的大量问题也给红军指挥员们提了醒,可以在将来的训练中去逐一解决。

    而最让指挥员们满意的一点是:西部几大军区的指战员已经有了参加战争的心里准备——这次虽然一枪未放,却让战士和指挥员们感受了“战争”的气氛,心中的求战**更加强烈。

    用林俊的话解释就是:“要是军人只想着避免战争,一心安逸的和平和家里的老婆孩子,那还不如回家种地去!苏维埃需要的是无时无刻都想在战争中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军人!我们要的是一群渴望战争的军人!”

    林俊前端时间在国防委员会扩大会议上说了这句话,这话虽然说的很极端,但面对目前的局势又适合:红军将来有可能将要面对的可不光豆腐渣一般的对手,那是用大日耳曼民族主义与纳粹思想武装起来的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让一支担忧战争爆发的军队和德国的党卫军作战?那还没打就输了大半!

    、、、、、、

    “同志们,这次德国强迫捷克斯洛代克割让了1.1 万平方英里的土地,获得了280 万苏台德日耳曼人和80 万捷克人。在这个地区之内有着大量的捷克工事,它们构成了在目前来说是欧洲最坚强的防线,只有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可以相提并论。”发言的是莫洛托夫,作为外交人民委员,他对于这些数据甚至比“契卡”和总参情报部的参谋更加清楚,而他的“欧洲”显然没有把自己算在内。

    “不仅仅这些,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铁路、公路、电话和电讯系统都被打烂。估计这个国家在被肢解以后丧失了66%的煤,80%的褐煤,86%的化学工业,80%的水泥工业,80%的纺织工业,70%的钢铁工业,70%的电力工业和40%的木材工业。一个富庶繁荣的工业国仅仅在一夜之间就被因为瓜分而破产了。”

    莫洛托夫统计的很仔细,多年的外交经验让他对局势看的更加透彻:“所有的一切都再次说明德国不惧怕战争,希特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连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危险都可以不顾,再一次爆发世界大战只是时间问题,而时间将取决于希特勒与德国复仇和对土地**的膨胀速度。”

    关于军事动作方面由林俊代表国防委员会发言,这次伏罗希诺夫很大方的将“出风头”的机会让给自己的副手。对于元帅同志的大方,林俊也表现的相当明理,在拒绝失败后为发言内容同伏罗希诺夫进行了多次协商。

    “同志们,根据莫洛托夫同志的陈述,我们可以明确的发现目前被肢解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经是德国的口中食,可以用一支剥了皮的香蕉来形容。”

    林俊形象的比喻让严肃的会议稍显轻松——原本就国土狭长的捷克斯洛伐克现在失去了周边所有利于防守的山地国土与工事,而留下的核心、香蕉形国土拥有希特勒最想要的军事工业,从战略上来说该区域根本没有防守的能力,完全就是希特勒手里一支剥了皮的香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英法目前满足了德国人的要求,从各方面的情况看,德国完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只是时间问题,我个人估计会在半年之内。而捷克斯洛伐克作为英法盟友的价值已经被英法自己拱手送人,也就是说作为盟友捷克斯洛伐克已经没有资格,对于希特勒的进一步吞并计划,英法只会作壁上观。”

    从所有人的眼神就知道,他们都有相同考虑。

    “资产阶级国家在这次阴谋中将自己的故有弱点完全暴露,如果”慕尼黑协定”没有谈成,希特勒公开吹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将在10 月1 日进军苏台德区,已经自己堵死了退路,弄得自己下不了台。而捷克斯洛伐克如果与英法结成有效同盟,东线德军虽然从三个方向上包围了捷克斯洛伐克,但不可能在一个月之内突破捷军由35个躲在山地工事里的师构成的防御线,而德国人在西线的5 个正规师和7 个后备师根本不可能抵挡法国人的100 个师,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法国在一个月前对付不了德国人摆在西线防御。”

    “一旦开战,法军势必长驱直入德国,而东边的波兰也可能同英法一道进攻德国,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希特勒政府将在几个月内垮台。只不过高卢人放弃了这个机会。”

    “对法国来说,“慕尼黑协定”是一场大灾祸。法国自己摧毁了在欧洲的军事地位。如果德国完全动员起来,法国的军队将不到德**队的半数以上,因为德国的人口几乎比它多一倍;法国的军火主产能力也比德国小,更不用说加上希特勒即将到手的捷克斯洛伐克军事工业基地;法国煞费苦心地在东欧,即在德国——意大利——的侧翼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等较小的国家建立的同盟也将崩溃,而这些国家加在一起的军事潜力也抵得上一个大国。原本部署在坚固的山地工事中的35 个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捷克师,牵制着比这个数目还要大的德**队,现在法**队失去这支力量无异乎失去一条臂膀。然而这还不是一切,估计在“慕尼黑协定”之后,法国在东欧将失去所有的盟国,因为同法国结盟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法国人已经是背信弃义的代名词。”

    “相对失败的法国,德国获得的利益更值得我们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