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解缙觉得自己已经是生无可恋了,回家吗?可想到家中的妻儿,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
朱棣的一道谕旨就废掉了他解缙的未来之路,他已经四十七岁了,估摸着等太子上位,早已不堪驱使。
至于上次方醒说的学院任教,他根本就没兴趣。
在经过多年的宦海生涯后,解缙觉得自己的心已经不能安静,再也没有读书时的那种蓬勃劲头。
“……臣闻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
解缙的身体一震,撑着从床上起身,门外的声音依然在继续。
“臣见陛下好观说苑、韵府杂书与所谓道德经、心经者,臣窃谓甚非所宜也……”
这是解缙当年被朱元璋选在身边后的进言,洋洋洒洒一大堆,通篇都是意气风。
“陛下……”
想起朱元璋对自己宛如父亲的关爱,解缙就忍不住回想起自己的作死历程。
“我们走吧。”
门外的方醒把书合上,然后带着朱瞻基出去。
“德华兄,这般刺激解学士,会不会……”
朱瞻基有些担心解缙会自杀。
方醒笑道:“哪有那么容易轻生的,解学士只是钻了牛角尖,以他的聪明劲,只要想通了,什么坎都过得去。”
朱瞻基想起解缙当年被朱元璋放回家,后来又被朱棣近乎是流放般的赶到了安南,心中稍定。
那样的情况下解缙都没绝望,此时不过是解职,解缙应该不会这般脆弱。
“让你去调查大明的货币,可有什么心得?”
两人到了书房,方醒丢了个难题给朱瞻基。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德华兄,小弟查看了历年来宝钞的放情况,觉得没有计划性,而且很多时候不许以旧换新,让百姓无所适从。”
“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方醒对这种泛泛而谈不感冒,就直接问到了核心问题。
朱瞻基回想了一下道:“小弟觉得还是信誉的问题,百姓不信任宝钞,当年宝钞的信誉几乎崩溃,辛亏夏尚书用食盐和宝钞挂钩,不然早就成了废纸!”
“可怎么解决?”
方醒可不是容易被忽悠的,而且朱瞻基既然是未来的皇帝,口炮再厉害也无用。
“德华兄,小弟觉得还是要从建立信誉上着手,先必须要保障宝钞的价值,这需要户部的统一筹划,让宝钞的行更稳定些。”
哎!
方醒悠悠一叹:“你还是没有抓到事情的本质。”
朱瞻基还准备解释,可方醒摆手阻止了他的话。
“宝钞的关键还是资本。”
方醒想起以后变成废纸的宝钞就有些惋惜。
“若是户部有大批的金银作为资本,那么宝钞的信誉问题就迎刃而解!”
在大明玩信用货币,方醒觉得纯属是脑抽抽。
“方醒……”
方醒正准备给朱瞻基说说国家资本的重要性,听到这个声音,他和朱瞻基都起身看向了门外。
“婉婉怎么了?”
“方醒……”
婉婉一头就冲了进来,小脸上挂着泪水,定定的看着方醒道:“婉婉没有告密。”
“什么告密?”
方醒有些不解。
婉婉哽咽道:“皇爷爷说你禁足期出门,不是我告的密。”
“哈哈哈哈!”
方醒不禁大笑起来,朱瞻基也是忍俊不禁,上去安慰道:“没有的事,婉婉别往心里去。”
一滴泪珠从婉婉的下巴掉落,她停住了哽咽,不信的道:“真的吗?可是我刚才和皇爷爷吵架了.”
呃……
方醒的笑声戛然而止,有些哭笑不得的道:“婉婉,你跟陛下说了什么?”
一个嬷嬷进来给婉婉擦去泪水,她才握紧小拳头,一脸义愤的道:“我说皇爷爷偷听,然后说……我不喜欢他了。”
啧!
方醒有些牙痛,和朱瞻基面面相觑,最后只得找来了梁中。
梁中的表情有些古怪,提起朱棣的反应时,他的表情就更古怪了。
“陛下好像有些……不渝,还有些……恼火。”
“你这算是白说了老梁。”
方醒觉得这事可大可小,于是就找来婉婉劝道:“这事只是陛下的障眼法而已,那个一百石俸禄无关紧要,陛下更不会去偷听你说话,明白吗?”
“真的?”
婉婉先是一喜,然后又是一忧。
“可是我都说不喜欢皇爷爷了……”
“没事,回头你送些东西过去,保证陛下转怒为喜。”
方醒去了内院,回来时手中多了几副眼镜。
“陛下看奏折伤眼,你把这个送去,总有一副适合他。”
乾清宫中,朱棣正在看奏折,时不时的把奏折拉远,身体也不自觉的微微后仰。
大太监正接过一杯茶,准备送过去,可抬头却看到了门外的婉婉。
“陛下,郡主来了。”
大太监把茶杯放在御案上,低声道。
朱棣轻哼一声,抬头就看到了正依在门边,怯生生看着自己的婉婉。
“何事?”
婉婉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走了进来,背在身后的双手递过去,喏喏的道:“皇爷爷,婉婉错怪您了,这是婉婉的赔礼。”
朱棣的眼神有些恼火,盯着婉婉。当看到婉婉的小嘴一扁,大眼睛里水光盈盈时,才勉强的道:“拿过来看看。”
大太监接过东西,啧啧夸赞道:“陛下,这叆叇可比上次的精致多了。”
叆叇,就是上次郑和出海带回来的贡品,不过都是近视镜,没有老花镜。
总计有五副老花镜,婉婉走到案前,热情的推荐道:“皇爷爷,您试试吧,看哪副眼镜适合。”
朱棣不情愿的拿起一副眼镜戴上,婉婉狗腿的拿起一份奏折,从远及近的送过去。
连换了三副眼镜,朱棣才能以正常的角度看奏折,他问道:“可是方醒给的?”
婉婉嘟嘴道:“是,不过是婉婉孝敬皇爷爷的。”
连这个功劳都要抢啊!
大太监的嘴角噙笑,朱棣也是放松了眉头,故作严肃状道:“那看在婉婉的面子上,朕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去吧,不过不许在宫中烧火。”
得到原谅的婉婉欢呼着就跑了,朱棣微微一笑,然后拿起了一本奏折。
“……殿下近日查看朝鲜、倭国图册,隐隐似有吞并之意。朝鲜,我大明之屏藩也,太祖高皇帝所列不征之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