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第2/3页)代理判官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回走动。

    邓:(欣欣然过去)兄弟,搞定了。快把外币给我,我立刻替你去兑换。

    贾:(正要打开公文包,又突然停下来)不行,大哥,我和你们还是第一次打交道,这关系到我们局里的切身利益和我们被扣押的两位同事的人身安全问题,我不能把这么多外币一下子交到你们手里,除非你们先交押金。

    邓:(沉思)交押金?我倒是可以,只是一下子没有那么多钱。

    杨:(摊牌)我身上只有一千块。

    邓:(看一眼杨,拉到一旁)老哥,我找个一两万块不成问题,要不——你也去想点办法?找亲戚借点也行,这赚钱的机会千万不要放弃。

    杨:(迟疑)要不,我去试试。

    邓:我们分头行动,尽快想办法。

    邓、杨急匆匆下。

    人民医院,李华正在门诊室瞧病,看到杨,连忙打招呼。

    李:(惊讶状)杨伯伯,你也来瞧病?

    杨:(打量李,惊喜)这不是李华侄儿,你不是在公安局吗?怎么在这里?

    李:(苦笑)我爸爸病了,住在医院,特来看看。大叔,伟哥还在美国?

    杨:(自豪的)他呀,娶了个洋媳妇忘了爹娘。不过前不久给我寄来了一点钱,都是美元,不好用。

    李:美元可值钱了,你可以拿去兑换人民币。

    杨:(突然想起)对了,今天就碰到一件大喜事,有个人有一大笔外汇急需兑换人民币。

    李:(惊讶)大叔,他是不是要你交押金?

    杨:(惊讶)是呀!你是怎么知道这事?

    李:大叔,他们是不是有几个人?

    杨:(更加惊讶)是呀?贤侄,你是不是能掐会算?

    李:他们很可能就是潜入我县的诈骗团伙。

    杨:(不相信)诈骗团伙?不可能!他们都是国家干部,怎么会干这种事?

    李:人心难测,也许他们是冒充公务员,目前在我县生了几起类似的事情。

    杨:(旁白)贾明会不会是假名?刘大明会不会是留大名?假名去找留大名,却未见其人,说是出差去了,怎么这样凑巧?还有这位邓主任说是办公室主任,上班时间却不在办公室,不知是真还是假?那位行长身为一行之长,怎么那么随便?贾明是一个搞外贸的,对外币兑人民币的行情应该是了如指掌,他怎么会这么轻易地让我们从中捞这么多油水?这一切的一切,未免太不可思议了。要说他们是一伙,一个四川的,两个本地的,又怎么会走在一块呢?要说事先设计好的,他们又怎能知道有人上钩?再说,他们在物资局这样的单位里,又是光天化日之下,若要骗人,谈何容易?难道就不怕东窗事,落入法网么?

    李:大叔,不要犹豫,这一定是骗局。

    杨:贤侄,我该怎么办?要不要去证实一下?

    李:(思考片刻)证实一下也可以,但愿他们不是骗子。

    杨:可我身上钱太少,至少也要一万块,我家细伢子在这个医院上班,我找他借点。

    李:不必了,我这里正好有一万块住院费,你先拿去应急。

    杨:(激动)谢谢贤侄,等我赚了钱,立刻还你。

    李:去吧!别让他们等急了。

    杨拿着钱急匆匆下。

    物资局门外老樟树下,是他们事先约好的地方。树荫下,邓在等候,看到杨,迎上去。

    邓:大叔,你来啦。

    杨:(惊讶)邓主任,你早就到了?

    邓:家里有现成的,拿来就是了。

    杨:(坐在树荫下歇气,用一张广告纸煽风)还好,没白跑,借到一万块。

    邓:(心中窃喜)一万块就一万块,大不了多跑几趟。

    杨:(四处张望,疑惑)小伙子哪里去了?不是约好这里见面吗?。

    邓:应该在这附近,他有那么多钱在身上,当然要慎重,小心驶得万年船。

    贾:(从树上滑下来)邓叔叔说得没错,你们俩都不在,我怕出事,所以躲起来。

    邓:(故作神秘)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去那边。

    贾:(看了看街面上,有几个小商贩正在沿街叫卖,心里紧张)邓叔叔,事不宜迟,我们走吧!

    邓、贾先行一步,杨回头看看街面,跟着下。

    小胡同口,邓、贾先到,耳语,杨赶到,看到他们俩鬼鬼祟祟。

    杨:(旁白)真是狡猾的狐狸,你们想甩掉我没那么容易。我好歹也当过几十年教书先生,想要骗我没门。我倒要看看,你们俩是不是一伙的。

    邓:(看到杨沉思,愕然)大叔,想什么呢?

    杨:(淡笑)我在想天上会不会掉馅饼?要是掉下来,我年纪大了,也很难捡到。

    贾:大叔,你说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我还骗你不成?

    邓:(把一沓钱给贾)大叔不信我信,这里有两万块人民币,你拿去点点。

    贾:(用微型验钞机一照)邓叔叔是刘叔叔的下属,我相信你,这是三万法郎,你拿去吧!

    邓接过钱吹着口哨下。

    杨:(满脸赔笑)同志,我这里也有一万块人民币,能不能给我一万五千法郎?

    贾:(看着杨,迟疑片刻,做慷慨状)好吧!看在你救我的份上,一万五就一万五。

    杨拿着外币欣欣然下。

    建行外币兑换窗口,杨将外币递过去,银行职员看也没看递回来。

    杨:(莫名其妙)同志,这可是法郎,一千块可以换二千四百元人民币。

    职:(讥笑)老大哥,你仔细看看那些字母,是法郎吗?

    杨:(仔细看了看,惊讶)到底怎么回事?明明看到他们拿的是这种外币,难道是我老眼昏花?

    职:这种外币早已过时,没有用处了。

    杨:(满脸怒气)你们行长说这种外币叫法郎,一千块可以换二千四,我都是听他说的。

    职:(指着隔壁柜台一位中年男子)那就是行长,他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杨:(顺着手指方向看去,懵了,呐呐自语)不是他,那些人是一伙的,是骗子,我的钱,我的一万块钱,嗨——。

    职:(同情)大叔,现在的骗子骗术高明,稍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像你这种情况我见过好几次了,今后千万要注意。

    杨:(转身离开)这帮骗子,我找他们算账去!

    职:(哂笑)他们不是傻子,早已躲起来分钱去了。

    杨:(颓唐的蹲下)(旁白)可惜我那一万块钱打了水漂,这是借了李华的,要是让婆娘知道了怎么办?李华啊、李华,你可把我害惨了。

    职:大叔,你还不去报警?

    杨:人都跑了,报警有何用?

    职:你一个老人家进城,身上为何带这么多钱?

    杨:这钱不是我的,是那个公安借给我的,他是我儿子的同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