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烟花易冷》(第1/2页)经典歌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这是一极有韵味的中国风歌曲,歌词并不像古风歌那样难以理解,搭?2o??同样古色古香的旋律,更易让人接受。.⒉3TT.

    中国风歌曲,是当今乐坛大热的风格类型,但真正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仍属于极少数,有太多的歌手或创作者把中国风与古风混为一谈,于是连带大众也难以区分,时常会在网络上掀起争辩。

    直到去年才形成公认的一条准则,以流行的程度来区分这两个类别歌曲,经过市场检验,中国风歌曲确实更易流行,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区分方法——感觉!

    几乎就在陈禹唱完一段的同时,大部分人都将这仍然不知道名字的歌曲定义为中国风,一则歌词不算生僻,二则旋律优美动听,少有人怀疑这中国风没有流行的潜力。

    虽然经由陈禹一贯的浓情唱法,少了几分勾人幽思的古意,却也多了一种情感的加持,听起来更像是一通俗的流行情歌。

    许多人听出陈禹的嗓音和唱法并不十分适合这一类中国风歌曲,但毕竟是第一次面世,凭借《烟花易冷》这古典优美、意境深远的经典,依然足以折服全场。

    陈禹当然有着这份信心,自从觉醒双重人生,他每一次唱的都是这个世界的新歌,每一歌也会在一定范围内流传和受到热烈追捧,但他毫不担忧这会给将来的正式行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这反而像是一次预告,预告他又有新歌诞生,而且是经典——每一次提前演唱新歌,都会为这新歌将来的行,积累一群潜在的顾客,同样也会收获更多的粉丝。

    他相信经典的力量。

    他有信心单凭《烟花易冷》这一曲中国风经典,扭转田小幺对经典乐队的不好印象,甚至可能俘获她的芳心——“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这一句歌词,才是他选择《烟花易冷》的第一条原因。

    从一开始,陈禹就有很明确的目的,他就是要在田小幺心里打下一个牢不可破的印象——他俩的缘分,早已落地生根。

    两次拥抱,是爱的冲动,也是为了靠近她的“心”。

    至于邀请她加入经典乐队,这只是第一个阶段……

    经典乐队这几天的默契练习很有效果,陈禹一时的失神,在唱完两段主歌,并没有及时接起副歌部分,眼看就要导致整歌的流畅度出现失误,一道昂亮的笛声忽然响起,直接吹奏副歌**旋律,在二胡伴奏下,竟产生一种笛声代替人声演唱的效果。

    众人不由都循声望去,但见李澎飞一根竹笛,立于街边一颗大树底下,没有音响辅助,凭借竹笛清亮的声音,依旧能与音响中二胡声分庭抗礼。王迪也刻意降低二胡的拉奏力度。

    经典乐队三人的默契表现,及时扭转失误,反而成就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顿时迎来一大片叫好声,而后又忽然停歇,似乎生怕影响二胡与竹笛的音效。

    许多人都在录手机视频。

    卿雄手持小型dV,通过录制屏幕现,先前看上去神色疲惫的田小幺,似乎也被经典乐队的配合表演惊艳了,略显僵硬的神情忽然一阵波动,娇俏的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笑意,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二胡与竹笛合奏了一遍副歌**旋律,陈禹忽然举起一个手指头,随即又变为剪刀手,王迪和李澎飞当时会意,第二遍合奏再次奏响。

    陈禹一改先前的暗哑嗓音,略微提高声调,采取混合声,利用伴奏的掩饰,真假音不着痕迹的交替变更,连续两段副歌唱出,有了歌词的承载,更显旋律动听,仿佛歌声中正在生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特别当陈禹凝视着田小幺,眼神与歌声都注满深情,许多人看在眼里,只觉莫名感动,歌词中描绘的故事不一定是陈禹的经历,可其中蕴含的情感,分明是他的真情实意。

    一歌,无论写好还是唱好,真情实意永远是第一要素,否则绝难折服人心。

    对于一名优秀的歌手,歌声即是心声。

    许多人好像都听懂了陈禹的心声。

    当他唱到最后一句,明显在咬字上重了几分,但这并不影响整歌的呈现,反而更显情感强烈,就好像真的有一段缘分落在这大地上,生了根……

    二胡与竹笛两相配合,一起一落,合奏仍在继续。

    在场的目光焦点,仍然是街道正中对望的陈禹和田小幺两人。

    田小幺很漂亮,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身上总似有一种令人琢磨不透的气质,又加上精通各种才艺,属于真正的音乐高材生,是很多同学仰慕和追求的对象。

    陈禹五官和身材都很普通,虽然和一个帅字很难挂钩,但也不至于难看,只能算是大众口中的一般,可他偏偏拥有着深不可测的音乐潜力,这一刻与田小幺站在一块,没有人认为他们是不配的。

    郎才女貌,是众人对他二人的一致印象,在场不乏田小幺的仰慕者,也不得不这样承认。

    “你应该听得出,这歌其实并不适合我唱。”

    陈禹淡淡笑道,将麦克风架推向田小幺,又一把拉开,“当然也不适合你唱……”

    他话刚说完,王迪带着一柄从门店借来的木吉他,笑嘻嘻的跑来,随即把吉他递给陈禹。

    另一面,李澎飞已经坐在一副架子鼓旁,率先奏响。

    “妖精,这是帮主特意为我量身定做的一中国风,只适合我。李澎飞有,你也有哦?”

    看着愣的田小幺,王迪耸着眉头笑说道,嘴巴凑近话筒,就在陈禹拨动吉他琴弦的一刻,音响中顿时也传出他略显慵懒的嗓音。

    “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

    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

    主唱从陈禹转变成王迪,伴奏乐器也突然从二胡和竹笛,改为吉他与架子鼓,原本浓郁的古典气质一下子多了一种现代化感觉,旋律依旧不变,先后形成一种恰到好处的反差,顿时引全场一轮惊叹。

    特别是王迪从接唱开始,又到后半段的原词说唱,很快扭转先前陈禹的风格,他的演唱,似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能够把词曲配乐融为一体,华丽苍凉的歌词,恰到好处的曲子,浑然天成的唱腔,一歌,好像成了一诗。

    正如王迪亲口所说,这是一专为他量身定做的歌曲!

    众人在心底叹服不已,对歌、对表演,当然还有经典乐队的三人。

    他们都相信,经典乐队很快就会是四个人。

    《烟花易冷》,尘埃落定,没有掌声,没有欢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