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家中有屋又有田(第1/2页)经典歌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帮主,你越来越霸气了!”

    一听陈禹很给面子的答应,王迪顿时高兴地叫出声来,当即坐在架子鼓中间,自信满满地朝李澎飞举手示威。

    “来!”他也只高喊一个字。

    “来!”

    李澎飞面无表情地回道,斜睨一眼王迪,又道:“一起来?”

    “这是PK,又不是表演,一起来不就乱套了?”

    不着痕迹地瞄一眼人群的柳影,王迪踩响底鼓,率先带起一段节奏,“既然是你挑战我,那我就是擂主。我先来一段,你再跟上,谁的节奏好,这样就会有个对比,每人三段,三局两胜。”

    李澎飞当即点头。

    陈禹右手轻握话筒,却迟迟没有开口,众人都以为他在临时创作,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陈禹喜欢说唱,但也只限于听,还从来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唱过。

    若是换了以前,或许还会有几分犹豫,不过自从有了复制曲谱的音乐天赋,在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上,几乎可以用“有如神助”来形容,任何风格的歌曲,只要熟悉了曲谱,他都有信心唱出来。

    不过说唱的节奏一般都很简单,对于两名技艺高超的鼓手,似乎也很难通过伴奏一段说唱来决出一个高低。

    一想到这里,陈禹很快推翻几首很经典的说唱歌曲,决定出一手奇招,用一首另类的说唱,考验一下两人的临场应变能力——究竟谁的节奏更好,应该就能见一个分晓。

    暗笑一声,陈禹举起话筒凑近嘴边,略一停顿,眼见王迪抬起双臂做好准备,冷不防问道:“王董,我记得你最喜欢的古人好像是唐伯虎?”

    王迪愣道:“你问这个干嘛?”

    “禀大人!”

    陈禹神秘一笑,双手捧握话筒,向王迪作一个揖。

    “什么?”

    王迪再是一愣。

    这时,只见陈禹轻启嘴唇,一段略带说唱性质的话声忽然响彻全场。

    “小人本住在苏州的城边,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谁知那唐伯虎,他蛮横不留情,勾结官府目无天,占我大屋夺我田……”

    王迪不由听呆了,微张着嘴,浑然忘记了打鼓这回事。

    围观众人如同都中了定身咒,呆立当场,无不一脸愣怔。不过当他们听到下一段,又很快爆发一阵笑声。

    “我爷爷跟他来翻脸,

    惨被他一棍来打扁……”

    李澎飞率先回过神,两根鼓槌有节奏的互相击打,送上一段简单的伴奏,恰到好处的配合陈禹,使得他的说唱更添几分抑扬顿挫的韵味。

    第一回合,王迪输在临场反应,李澎飞胜。

    暗叹一声,陈禹向王迪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也不多做停留,当即跟上下一段,语速却越来越快,似乎气愤填膺,连咬字也都变得很是沉重,全场笑声却愈发大声。

    “我奶奶骂他欺善民,

    反被他捉进了唐府,

    强女干了一百遍,一百遍!

    最后她悬梁自尽遗恨人间,

    他还将我父子,逐出了家园,流落到江边。

    我为求养老爹,只有独自行乞在庙前,

    谁知那唐伯虎,他实在太阴险!

    知道此情形,竟派人来暗算,

    把我父子狂殴在市前。”

    陈禹的这一段说唱,歌词明明是在痛诉一件悲痛的惨事,但谁都知道这是在恶搞风/流才子唐伯虎,然而搭配他故作悲痛的语气和略显滑稽的表情,却带出一种极为诡异的反差。

    他的咬字清晰,无论语速多快,每一句歌词却都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唱得苦大深仇,众人听在耳里,竟莫名觉得欢乐。

    兴许是陈禹的说唱过于另类,李澎飞似乎生怕搞砸,迟迟没有加入过多的节奏,仍然只是鼓槌相击。王迪适应过来后,有心扳回一城,当时就敲响嗵鼓,随即带起一阵密集的击奏,时轻时重、时快时慢,尽量与陈禹的说唱速度保持和谐。

    王迪与陈禹朝夕相处三年,又经常一起组队玩游戏,论默契程度自然不是李澎飞所能比拟的,虽然一开始听到陈禹的搞怪说唱而不小心走了神,不过他很快理解陈禹这段说唱的恶搞性质,及时送上一阵轻快的节奏,搭配陈禹既显苦情又显滑稽的说唱,两相嵌合,竟意外激发一种莫可名状的反差萌。

    听到后头,许多人都笑出声来,这样一段尽显无厘头的说唱,听在耳里只觉欲罢不能,竟有堪比洗脑神曲的效果。

    看到连柳影这座冰山都面露微笑,李澎飞微一摇头,淡淡一笑,索性停下手中动作。

    这第二回合的较量,他输了,输在默契上。

    “小人身壮健,残命得留存,

    可怜老父他魂归天,此恨更难填。

    为求葬老爹,唯有卖身为奴自作贱,

    我一面勤赚钱,一面读书篇,

    发誓要把功名显,手刃仇人意志坚,

    从此唐寅诗集在身边,我铭记此仇不共戴天!”

    陈禹的说唱愈来愈快,到最后犹如疾风暴雨般扑面而来,歌词却愈加恶搞,顿时激起众人哄然大笑,连声叫好,却有大半人都相信这是陈禹随口瞎掰的。

    随着最后四个字“不共戴天”的落地,热烈的掌声中,陈禹放下话筒,双手做出一个虚弹吉他的姿势,李澎飞当时会意,王迪的鼓声一停,立即跟上尾奏,即兴带来一段架子鼓表演,连绵不绝的鼓声响彻小树林。

    李澎飞为人不苟言笑,就连他打鼓的节奏也始终保持着有条不紊,不会太慢,也不会太赶,中规中矩地根本挑不出半点毛病,王迪看了也不禁连连点头。

    李澎飞有意展示自己对架子鼓的熟练程度,一段即兴表演,涉及到架子鼓的每一个部件,无论低音大鼓、踩镲、军鼓、嗵鼓还是镲片等,他都经过合理的安排,面面俱到,各显特色。

    一分半钟的架子鼓个人表演,仿佛将打鼓技术体现到了极致,迎来一众同学的啧啧惊叹,在陈禹和王迪的带头鼓掌下,热烈的掌声将同样热烈的鼓声变得更加热烈。

    李澎飞的动作刚一停下,根本无须有人带头,在场目光顿时齐刷刷地投向王迪。

    前两局两人打成平手,这最后一局,李澎飞的表演结束,自然就轮到王迪。

    在场鼓声才一停歇,几道清脆的响指声紧接着响起。

    陈禹连忙把话筒凑近王迪身边,将响指声也一同收录进音响中。

    只见王迪左手打着响指,右手敲响镲片,脚踩底鼓,还不忘一边吹口哨,吹得正是那首《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旋律。

    他面对的方向,人群中自然有柳影的身影。

    就在这响指、鼓声和口哨的搭配下,一首口哨摇滚版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当时就惊艳了在场近百名围观同学,不约而同地再次响起阵阵掌声。

    王迪的这一份别出心裁,似乎已经超出了架子鼓独奏的范畴,相比李澎飞刚才中规中矩的表演,更添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