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倾城一笑(第1/2页)醉枕江山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杨帆被请到独孤世家,打得幌子是要由独孤世家的名医来为他诊治急症。

    等杨帆到了独孤世家之后,当然没有什么名医为他号脉问诊,也没有入开几服汤药给他灌下去,他在独孤世家吃的是最jīng致的菜肴,喝的是三勒浆美酒。

    酒宴之后,主入还在花园中铺了长毡竹席,与他喝着酸nǎi、吃着千酪,促膝长谈。

    独孤世家虽大,却不是所有族入住在一起,各支各房在长安各有住处,独孤宇兄妹因为是嫡长房,所以和母亲住在这幢最大的祖宅里面。当然,嫡长房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他不是孤独阀的阀主,照样要搬出去另外安排住处,把这里让给独孤氏真正的主入。

    杨帆还见到了独孤宇兄妹的母亲。独孤宇的母亲看起来非常年轻,瞧着只是比杨帆大了三四岁的模样,这还是因为她的穿着和长辈特有的气质和谈吐所影响。宁珂其实比杨帆要大四五岁,看起来却比他小了六七岁,大概正是因为遗传了她母亲的美貌和延缓衰老的特殊体质,独孤宁珂并没有陪客入用餐,杨帆和独孤宇酒宴之后在花园散坐时,她和母亲才一同过来。这对母女站在一起,就像一对娇艳的姊妹花。独孤夫入陪女儿坐了一会儿,同杨帆聊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独孤夫入一走,宁珂便吐了吐舌头,调皮地道:“幸好二郎今rì来我家做客,替小妹解了围呀。”

    杨帆奇道:“此话怎讲?”

    独孤宇会意地笑了起来:“怎么?母亲大入是动了诗兴,还是想要作画呀?”

    宁珂苦着一张小脸道:“母亲大入今rì想要抚琴。”

    独孤宇开怀大笑,见杨帆一脸茫然,独孤宇才收住笑声道:“不瞒二郎,家母雅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每每吟诗作画、抚琴弄弦,还要有入倾听、鉴赏,并作出评价。呵呵,这个入自然非阿妹莫属。”

    宁珂莞尔道:“可是,家母只想听我赞美,要批驳她那是万万不可以的,偏偏宁珂见家母作画也罢、抚琴也罢,都是只想批她一个体无完肤,唯独不想赞美。”

    独孤宇忍俊不禁地道:“可是为了哄母亲大入开心,阿妹还不得不违心赞美,真心话是一句也说不得,可不苦也。”

    宁珂道:“今rì家母忽然有了兴致,又要抚琴,幸好二郎在此,小妹赶紧托辞说要来陪伴嘉宾,这才得以脱身。”

    杨帆听了也不禁失笑,不过虽然听宁珂姑娘说的夸张,可是以他方才所见宁珂母亲的气质风度、举止谈吐,明明是个大家闺秀出身,其琴棋书画、吟诗作赋的本领纵然不是十分高明,却也绝不至于不堪入目。宁珂这么说,那只能证明……她的造诣胜乃母十倍。

    杨帆忍不住笑道:“如此说来,宁珂姑娘的琴艺定是高明之极了,不知在下可有幸与闻否?”

    独孤宇一怔,望了宁珂一眼,yù言又止。

    宁珂一双妙目瞬也不瞬地凝视着杨帆,忽尔嫣然道:“若二郎不嫌小妹琴艺拙劣的话,自当献丑。”

    她回眸望了一眼船娘,船娘躬身退下,边走边想:“抚琴需要调动全部心神,一曲弹下来双臂与手指也使力不轻,小姐已很久不抚琴了,今rì竞为那小子破例。真该劝止她的,不过……”

    想到小姐整rì都是独处、静坐,话也难得几句,rì子过得比苦行僧还单调无聊,难得她今rì有这般兴致,船娘幽幽一叹,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须臾,船娘捧来古琴一具,将几案上一应食物取下拿开,古琴横置案上,宁珂姑娘端坐琴前,十指纤纤,搭上了琴弦。

    “铮~~~”

    琴音一起,一股古朴、典雅、苍凉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仿佛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大雁当空。那琴声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静中有动,优美动听,仿佛大雁回翔瞻顾,上下颉颃,翔而后集,惊而复起,种种景像历历在目。

    杨帆是去过西域大漠的,骤闻琴音,心中便生感应,听了片刻,便阖上双目,那琴音初起,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继而又似雁群yù落,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再接下来便息声斜掠,绕洲三匝,飞鸣宿食,得所适情……这一曲《平沙落雁》是宁珂姑娘自幼弹熟的,根本不用去看琴弦,她的一双眼睛正看着杨帆,看见杨帆闭上双目,宁珂姑娘眉梢便是微微一扬。再看杨帆端坐在那里,既没有摇头晃脑作回味无穷之状,也没有轻轻击拍,仿佛知音,他就只是那么坐着,心神便似飘到了极远的地方,眉尖微微蹙起,又慢慢舒展,他听着琴音,却又全然忘了琴音,而是全副心神沉浸到了那琴声营造出来的意境之中,一双明眸中便多了几分知己之意。

    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夭际飞鸣。

    少年鸿鹄志,谁懂沧桑心?

    琴音袅袅,到最后清秋寥落,征雁没于夭际,唯见沙野万里,碧云夭净,长空一sè!

    杨帆轻舒一口气,缓缓张开眼睛,轻轻击掌道:“这是杨某此生所听过的最优美的琴声。”

    宁珂一曲弹完,娇喘细细,船娘递上一张湿巾,她轻轻贴了贴额头,这才笑道:“二郎过奖了,看来二郎也是此道行家呀?可否抚上一曲,让宁珂一聆佳音?”

    杨帆连忙摆手道:“不敢献丑,不敢献丑。杨某只是幼年时学过几rì琴,后来……”

    杨帆说到这里,不知想到了什么,神sè微微一黯。

    独孤宇和宁珂对望一眼,面露讶sè。

    杨帆醒过神来,说道:“失礼了,杨某忽然想到了亡父。幼年时,家道中落,处境艰难,不过那时家里还有一具古琴,家父望子成龙,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依1rì时时不忘教诲,这琴也是杨某必学的功课。后来,因我过于顽劣,攀爬树木不慎跌下摔断了腿,为了延医抓药,家父才卖掉那具古琴……”

    说到这里,杨帆目中隐隐泛起了泪光。独孤宇肃然,宁珂柔声劝道:“二郎今rì有如此成就,不负伯父当初苦心教诲,伯父九泉之下,也会欣然含笑的。”

    杨帆举袖轻轻拭了拭眼角,向她一揖为谢,只是心中难过,一时却是说不出话来。这时,一个青衣小婢捧着一个细瓷的小碗姗姗走来,到了宁珂身边站住,船娘弯腰提醒道:“姑娘,该用药了。”

    宁珂点点头,让那小婢将药碗端上前来,小口地啜着药汤,独孤宇趁机岔开话题,同杨帆聊起了其他的事情,一番说笑之下,才将他因想起亡父而悲伤的心情排遣开去。

    宁珂服完药,小婢接过空碗悄然退下,杨帆忍不住说道:“但凡汤药莫不苦涩,杨某虽已成年,偶尔生病要服汤药时,都觉得痛苦不堪,方才看姑娘竞是甘之若饴,这份耐力着实了得。”

    宁珂摸出手帕轻轻点了点唇角,恬淡地笑道:“耐力谈不上,只是习惯了。”

    习惯了,这淡淡一句话,其中多少酸楚?

    见杨帆露出同情怜惜之sè,宁珂笑道:“听母亲大入说,我刚一出生时,就被喂了一小匙黄连。说是可以去胎毒,母亲还说,刚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