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垂钓者(第1/2页)三国之暴君颜良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荆州军水寨,中军帐。

    “琦见过舅舅。”步入大帐的刘琦,拱手一礼。

    刘琦的后母是蔡玉,蔡玉的哥哥又是蔡瑁,两人间尽管没有血缘关系,刘琦却还是得称蔡瑁一声舅舅。

    蔡瑁拱了拱手,“大公子不在襄阳侍奉主公,却来此间做甚?”

    “公诺之死,惹得父亲勃然大怒,特命我率五千兵马前来助战,父亲还叫舅舅尽起大军北攻,为公诺报仇。”

    刘琦说着将刘表的手书军令递上。

    蔡瑁接过来扫了几眼,咬牙切齿道:“公诺死得太惨,主公既然有令,又有你的援军助阵,我岂能不为公诺报仇。”

    蔡瑁慷慨愤恨,当即就准备下令明rì发兵。

    这时,刘琦却道:“为公诺报仇自是应当的,不过我却有些奇怪,公诺jīng通水战,所统战舰数量和质量,都远胜于颜良水军,却为何能有此大败?”

    “这……”

    蔡瑁一时无言,这些天来他一直处于惊怒之中,也并未细思其中原由,如今为刘琦一提及,这才开始反思起来。

    刘琦见蔡瑁神sè有变,便又道:“我听说颜良手下有一个名叫甘宁的武将,此人号称锦帆贼,平生极善于水战,莫非正是此人击败了公诺不成?”

    蔡瑁想起了前rì里的情报,颜良水军的统领,正是甘宁。

    “怪不得颜良竟敢以区区数千水军,就敢主动向我军发起进攻。原来是仗着有此一员水上奇将。我来时就在想,那颜良之所以杀公诺,会不会就是想激怒父亲,诱使我方水军主动出击,若果真如此的话,那这个甘宁定然是极厉害的一个人物……”

    刘琦看似自言自语的一席话,却如凉水一般泼在蔡瑁为愤怒所包裹的心头。

    蔡瑁复仇的心。一下子冷却下来,取而代之的,则是深深的忌惮。

    “若真如他所猜的那样。我若率军出战,岂非是自寻死路?”

    蔡瑁思绪翻滚,权衡着利弊。

    刘琦见状。嘴角掠过一丝诡秘,便是借**割兵马,先行告退。

    刘琦前脚一走,蔡瑁只迟疑了片刻,便马上修书一封,将刘琦方才的怀疑向刘表陈明,劝说刘表冷静下来,按兵不动,莫要中了颜良的诱敌之计。

    蔡瑁将这一封信,派了亲信连夜送往襄阳。

    那亲信走后。蔡瑁心中又想:“主公盛怒之下,光凭我这一封信,未必能劝得动,嗯,还得让妹妹出马。从旁劝说一下才是。”

    权衡之下,蔡瑁马上又修书一封,派人密送往襄阳给自己妹妹蔡玉。

    月sè之下,立于暗处的刘琦,眼看着两骑人马飞奔出营,望着襄阳而去。方始暗吐了一口气,喃喃道:“但愿孔明的计策能够有用……樊城水寨。

    中军帐中,颜良盯着案上片片情报,剑眉紧锁。

    距离他宰了张允,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天。

    这七天的时间时,对岸的蔡瑁水军是纹丝不动,一点都没有主动出击,为张允报仇的意思。

    这让颜良感到有点意外。

    难道,刘表识破了我的激将诱敌之计不成?

    不可能,蒯越人在江夏,刘表身边只剩下一群坐谈客,又有谁能有此慧眼。

    尽管颜良不信,但事实却是,刘表的确是按兵不动,四百余艘战船,三万水军死死的盘踞在南岸水寨,除了偶尔派出十几条快舰,小规模的sāo扰之外,看不到半点将要主动进攻的迹像。

    “刘表的身边,难道另有高人指点不成?”思虑半晌,颜良喃喃道出了自己的猜测。

    左右众谋士,皆无法回应颜良的这个疑惑,

    荆襄有多少名士,刘表身边的那些谋士有多少斤两,他们早已摸得清清楚楚。

    除了蒯越之外,他们不相信刘表身边还有什么人,能够识破颜良的计策。

    “或许,刘表仅仅只是怕了将军,没胆出战而已。”许攸给出了一个解释。

    颜良却摇了摇头,一声冷笑。

    刘表确实是守成之主,用兵无能,没有进取心,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没骨气的软蛋。

    手握数万雄兵,占据着水军优势,自己的外甥被杀,却不敢报仇。

    如果刘表当真是这么没胆的话,他当初根本就坐拥不了荆州。

    不知为何,颜良心中隐隐约约有种感觉,他感觉到,在汉水的那一头,似乎有一双眼睛,正在冷笑着注视着自己。

    砰!

    颜良的拳头捶在了案几上,如刃的眼眸中,怒意熊熊而生。

    “不能再等,刘表想做缩头乌龟,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他不露头,本将就把他的壳打碎,让他这只老乌龟无处可躲!”

    帐中众人的情绪,马上肃然起来。

    他们知道,他们的颜将军发怒了,腥风血雨又将掀起。

    怒从心起的颜良,当即下令,叫甘宁率领水军出击,主动向南岸荆州水寨发动进攻,不惜一切代价,定要将之攻破。

    号令传下,甘宁率领着他的五千水军再次出击,一连三rì,对蔡瑁的水寨发进了猛烈的进攻。

    于是乎,汉水之中,襄樊间的水上,就出现了这样滑稽的一幕:

    坐拥四百战舰,三万士卒的蔡瑁,龟缩在水寨之中苦苦抵抗,就是不敢出战。

    仅仅有两百余艘战舰,且多为艨冲小舰,兵马仅只五千的甘宁军,却反而在气势汹汹狂攻不休。

    每一战,颜良必在岸边临高观战。

    甘宁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每一次,甘宁和他的水军都异常的勇猛,甚至有几回还攻进了敌寨的水门,但每一次却都被蔡瑁顽强的逼退。

    强攻数rì,什么夜袭、火攻的诸般战法都已用尽,荆州水寨就是屹立不倒。

    颜良这时才意识到,蔡瑁这个废材,的确还是有些斤两的。

    难怪演义中,赤壁之战时,周瑜闻知曹cāo以蔡瑁统率水军时,深以忌惧,不得不用离间计除掉了蔡瑁。

    这rì又是一场血战,甘宁杀敌数百,却还是无功而返。

    见得此状,颜良不得不放弃强攻敌营的计划,很明显,蔡瑁善守,而几rì来的强攻,甘宁的水军损伤千人,颜良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战。

    黄昏之时,颜良带着周仓等十余骑,离得大营,沿着水岸一路西行查看地形。

    水军强攻不成,颜良只能想别的办法,看看能不能从别处将兵马渡过汉水。

    一路西行,不知不觉已是残阳西沉。

    因是两军大战,两岸的平民百姓害怕被战火殃及,纷纷的逃离了家乡,颜良一路经过,见不得一个人影,江面上甚至连一条渔船都没有。

    驻马岸边,举目眺望对岸,颜良不禁望水兴叹,心生感慨。

    “茫茫江水,难道我颜良真就渡不过去了吗?”

    正自感叹时,周仓忽斜指远去,“主公快看,岸边有个钓鱼的,这兵荒马乱的还有心情垂钓,我看多半是细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