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楞,他在等待元首允许;李德也发着楞,他还期待着她能够回心转意。僵局被戈林打破,他用喷洒了香水的手帕擦拭着汗,不耐烦地让她尽快讲话,讲完好吃午餐。
丽达讲述起苏联海军的教训。在苏联,海军地位次于陆军,差于空军,1935年前,优先得到满足的是陆军和空军的要求而不是海军的要求,因此,海军建设一直没有多大进展。
1935年以后,建造了大批的潜艇和小型鱼雷艇,而到1941年,苏联舰队便拥有三艘战列舰、七艘巡洋舰、五十九艘驱逐舰、二百六十九艘鱼雷艇和二百一十八艘潜艇以及大批布雷舰、扫雷舰和辅助舰。
雷德尔是个老派军官,对让女人参军议军很有意见,要不是碍于元首的脸面,他早就把她们赶出去了。丽达发言时他一直双手交叉在胸前闭目养神,这会他忽然睁开眼睛嘲弄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呢小姐?这里可不是论文答辩会场。”
邓尼茨尽管没有雷德尔保守,也一头雾水地附合道:“是啊,战争爆发以来,苏联海军简直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你不会是让德国海军师从苏联海军吧。”
面对海军两大巨头的诘问,丽达显得有点慌乱。冉妮亚站起来了,他把瀑布般的红发往后一甩,掷地有声地说:“不是师从苏联海军,而是以苏联海军为镜子,来发现我们的不足。孰我直言,德国海军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研发力量不够。”
就像一滴水溅到油锅里一样,会场里沸腾了。把头扭到一边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猝然把头扭回来,一脸惊异地望着冉妮亚,这是他第一次正眼看到这两个女军官,尽管他竭力想保持冷静,但他的身体出卖了他,使他不由自主地咽了一口唾液。
在如此美艳的女人面前,只要是个男人,只要他心理或生理上没有毛病,很难保持镇定的。李德注意到海军元帅的喉咙接连动弹了几下,以便把猝然分泌出的口水咽到肚子里去。
冉妮亚继续娓娓而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战胜国限制德国研发和制造武器,德国已经浪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是很不容易的。”
这会轮到戈林沾沾自喜了,因为此前作为四年计划的总负责,他自认为居功之首。
“而且,战争爆发后,德国并没有任何货币储备足以为采购提供资金,实际上就是有钱也没地方买东西。”冉妮亚坐了下来,示意丽达继续。
丽达瞟了眼雷德尔,海军元帅一脸友善的表情和洗耳恭听的态度鼓励了她,让她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滔滔不绝:
“其实,苏联也是从三十年代初开始工业化的,而且苏联的工业化程度和国民教育都不如德国,苏联海军的装备、训练和效率也远不及德国。但是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发明并制造出T34坦克和火箭炮,海军能生产出那么多的舰艇,就是由于他们把重工业和国防建设放在了第一位。而相比德国……”
“你说完了吗?”李德打断了她的话。女人就是罗嗦,响鼓不用重擂,说话点到为止就行了,说多了就说不清楚了,再说下去也会得罪人的。
但是李德心里像吃了蜂蜜一般开心。大家将赞许的目光投向冉妮亚和丽达的同时,也敬佩而妒忌地望着他。打狗还得看主人,这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
传来轻轻的酣声,李德的目光投向另一个角落,施蒙特一直躲避在那里,一会睡觉,一会眯眯糊糊。李德恍然大悟:昨晚这三个酒友又喝酒了,怪不得丽达这么激动,敢情是酒jīng烧的。
酣声戛然而止,贝洛把他捣醒,施蒙特一个激灵:“开饭了?”
“汉堡的老百姓正在受苦,你们还有心思喝酒?”李德喝斥起来。施蒙特把头低到离裤裆只有一毫米的距离上;鲍曼抬头望着屋顶,仿佛那里吊着个金元宝;丽达满脸绯红,让李德在气恼之余,油然而生出疼爱。
他终于闭上了咆哮的嘴:汉堡遭到轰炸,应该找英国人算账,与他们何干?何况那里落下的是成吨的炸弹,而不是一两瓶子酒。
雷德尔与刚才判若两人了,他的口气简直像请教:“两位陆军女军官,你们说了半天,还没说明你们到底支持那一种方案?”
丽达没啃声,冉妮亚瞟了元首一眼,等待了几秒种,直到他没有阻止的意思后才小声回答:“战争时间那有时间研制新发动机?”
雷德尔还要罗嗦,李德一声轻咳,缓缓站起来,这表示他要拍板定夺了。
李德不放心地朝大家扫视了一遍,确认这次没人打断他的话后,开始在屋子里踱步。大家的眼光跟随着他,准备聆听他的真知灼见。
海军副官与冉妮亚一副奋笔疾书的样子,鲍曼打了个饱嗝,把大家的食yù一下子勾起来了。
元首转向施佩尔,后者挺直了腰板,眼巴巴地望着元首,确切地说,盯着元首的嘴巴,他预感到从那个地方会蹦出对自己有利的内容来。
“第一:给海军追加3个亿帝国马克的军费,等国会批准后实施。鲍曼,你告诉里宾特洛甫,急事急办,不必等待月会,几天后专门召开一次国会,争取通过。
雷德尔、邓尼茨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了,当听到下面的内容后,海军头目们像刚打满气的皮球被戳了一针似的,一下子泄了气,瘫软在沙发里。
“第二、海军军工厂从海军剥离,全部纳入施佩尔的军工生产体系,这样一来,所有的军工生产都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体系。当然,海军可以提出技术方面的协助,并提出自已的意见和建议。”
一阵巨大的眩晕包围了施佩尔,他现在成了第三帝国三军武器装备的总监,还分管科研和军工厂的劳动力资源,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他怎能不高兴呢?
施佩尔连声向元首致谢,他感到浑身发热,摘下了帽子,听到戈林喘着粗气奚落他:“喝口吊命汤就想还魂。作为你的前任,我得提醒你不要骄傲自满。”
“第三,成立最高统帅部装备部,我是组长,施佩尔任常务副组长。”李德听到戈林在剧烈咳嗽,他没有理会,继续往下说道:“另一个副组长是希姆莱。几大军工企业和科学家,包括沃尔特博士为成员,专门从事新产品开发和统一组织军工生产。”
听到希姆莱的名字时,大家都直起了身子——尽管他并不在场。李德满意地看到他的良苦用心当即收到效果:以后谁要是不好好干,就到集中营烧砖去。
李德睇了眼嫉妒得眼珠子发绿的戈林和把自己装扮成受气小媳妇的施佩尔,接着说:“从现在起,所有的军工厂实行三班制生产,所有的科研单位实行战时体制,科研人员一律进驻工矿企业。”
至于潜水艇,李德终于做出了抉择:放弃研制新发动机,全力制造新的电动潜艇。当然,这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在此期间,将现有的潜艇装上通气管,这样,潜艇可以不必浮到水面,用露出水面的通气管循环空气,驱动柴油发动机给电池充电。
从角落里传来孤零零的拍手声,舒尔茨艇长激动地站起身来。元首像通晓一切的先知一样,忠告艇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