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在柏林车站站台上,德军外长与苏联外长热烈拥抱,而在总理府上,希特勒对将军们发布了“第18号指令”。他在指令的第五条明确写道:“为了摸清俄国在最近的将来的态度,已经开始和俄国举行政治会谈。不管这种会谈的结果如何,根据口头命令为东线所进行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应继续进行。有关这方面的指令即将下达。
当然,苏联也不是省油的灯。自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斯大林一直恪守诺言,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德国巨大支持。
1940年,斯大林满怀欣喜地注视着德国的战车开上了通往西方的道路。苏联从来没有真理的《真理报》不断对德国武装部队的辉煌胜利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原本是希望纳粹德国与英法两虎相争,他好渔翁得利。然而法国的快速沦亡却大大出乎斯大林的预料。希特勒接下来的行动更加引起了苏联的怀疑和指责:1940年8月,德国在事先没有通报苏联的情况下同芬兰达成了协议,前者向后者提供武器,而后者则允许德军过境到挪威。
9月德国对罗马尼亚提供安全保障,德意rì三国在柏林签署《德意rì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斯大林对于德军下一步的动向感到了疑惑和恐惧。一方面,他加强了对德国的绥靖,特别是在经济方面供给了德国更多急需的战略物质。
此时斯大林的典型态度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德国不是对乌克兰的小麦垂涎三尺吗?好吧,我给你给够,你不惦记了吧?德国不是没有石油吗?好吧,我给你供应。德国不是不产棉花吗?好呀,哈萨克斯坦的棉花赶紧去过去。
另一方面,他又急切地想知道德国会不会或者会在何时进犯苏联。正在这时,10月13rì里宾特洛甫发来了邀请苏联参加德意rì《三国条约》的信件,斯大林也急于了解希特勒的想法。莫洛托夫就是担负着这样的使命登上了开往柏林的列车。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启^蒙~书^网∷Ww.qm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