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南洋(第3/4页)我的老婆是军阀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叶昭摆摆手,说道:“大哥,这么着,你就干脆买了她做妾,一百块不够的话,您再来拿,不过,买卖人口、典妻都犯法,你自己看着办,帮他夫家把难处办了,再叫夫家休了她,再娶她过门想来她也愿意。”

    朱思忠吓一跳,说:“这,纳妾,不行不行。”连连摇头,就算外室吧,那也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晚会被妻子知道。

    叶昭道:“总之你看着办,现在就先胡乱过着吧,慢慢来。”

    侍卫送来银票,朱思忠千恩万谢告辞,叶昭看着他背影,就不由得叹口气,只有贫困人口越来越少,才能最大限度遏制典妻人口买卖现象。

    要令南国大多数民众从这场工业革命中获益,实在任重道远。

    又想,不知道朱丝丝知道这事儿,会不会打自己。跟着自己,她这憨厚的大哥都学坏了,还不算在自己头上?

    叶昭苦笑,揉了揉鼻子……第二rì一大早,外务大臣邹凯之就来求见,他正在安排摄政王访rì一事,当然,现今仅仅是个意向,外务部正与rì本皇室及幕府就摄政王访rì的规格接待礼仪等等方面进行磋商,南朝坚持摄政王比rì本天皇尊贵,提出摄政王访rì时,rì本天皇要降阶出迎,前往江户港口欢迎摄政王的到访。

    虽然rì本人知道这位摄政王乃是中国南国实际统治者,但也只肯承认双方的平等地位,就好似rì本天皇和中国皇帝是平等地位一般,是以拒不同意天皇到江户迎接南国摄政王,双方就这个问题已经探讨月余了。

    中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已经合资成立电报公司,开始架设上海到长崎的电报线,但距离正式运营尚早,是以南国驻rì本公使同南京消息往来往往是不对称的,等南国外务部获得rì本来的消息时,实际上中rì谈判却早又有了新进展。

    对于rì本国,叶昭也一直在琢磨怎么安抚其越发激烈的民族情绪,现今中国人虽然在附粘条款里取得了在rì本国内的通行权,可几乎就没有中国商人前往其内地,而活动范围仅仅局限在长崎、江户等港口城市,当然,也都是rì本最繁华商业最发达的城市。

    rì本国内,激进武士组织的武装团体越来越多,曾经在内地发生了数起袭击rì方买办的事件,甚至有数个武装团体联合出动了近千人袭击中国长崎驻军,结果自然铩羽而归,死伤无数。

    剿灭这些武装组织也是中rì现今谈判的焦点,可幕府和皇室显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幕府尚似模似样的颁布了几份催促地方大名讨伐新撰组、乌鸦组、白虎队等等武装的诏令,皇室,听闻却是在秘密支持这些组织。

    如何安抚rì本国民,令其愈演愈烈的反抗中国人侵略的运动不再高涨,甚至慢慢熄灭这团火,无疑是现在叶昭最费脑子的难题之一。

    现今听着邹凯之讲解rì本国内形势,叶昭微微闭目思索。

    “张有存的折子你看了吧,什么意见?”叶昭端起了茶杯,张有存倡议,动用步兵对rì本国内几个激进武装的据点进行打击,抓捕默许激进武装在其境内活动的几藩大名,杀一儆百。

    邹凯之看了看叶昭脸sè,说:“臣下以为此事急不得,急则生变,还是要安抚为主,除非王爷准备推翻其皇室,不然动作不宜太过激烈。”

    张有存在长崎主持了《中rì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声名鹊起,乃是外务部不折不扣的新贵,在南国政坛,也博得了许多好评分,对于他的折子,邹凯之不认同,但用词自极为委婉。

    叶昭微微点头,说道:“现今还是稳定贸易为上,不过这条贸易线怎么保障,也是个问题啊,要抚,也要剿,两手都要硬,只用其一,定然行不通。”

    “是。”邹凯之微微躬身。

    叶昭又道:“那吴广淮夫妇还在吵着见我么?”

    “是,昨rì他又向同文馆官员请求觐见王爷。”

    吴广淮乃是戴燕王国第四任国主,那戴燕王国位于婆罗洲,仅有万余人口,叶昭见过其宗室宗亲吴广义,但未同意其成为朝贡国册封其国王的请求,不过南朝与其签订了一份贸易协议。

    谁知道今年三月份,荷兰人及其雇佣兵突然对戴燕王国发动了进攻,国主吴广淮夫妻以及吴广义等外戚,在数十名亲兵护卫下,得中国商船协助,逃来了广州,又从广州乘火轮船到了南京,现在住在外务部同文馆驿栈。

    同文馆乃是外务部下属机构,主要职责便是安排朝贡国使者入住馆舍,负责驿馆管理rì常生活用品供应,转呈朝贡表文,查验贡物,引导贡使履行朝贡礼仪,负责朝贡事物翻译工作培养翻译人才等等。

    能住进同文馆的驿馆,是朝贡国使者才有的待遇,与欧罗巴诸国公使明显亲疏有别。

    吴广淮却是听南国官员讲了同文驿馆职能,自是jīng神一振,如果中国将其戴燕王国看作朝贡国,自然能寻得庇护。

    其实吴广淮没想过复国,毕竟那本就是土著国家,又是和南国一个城镇人口差不多的小国,现在人只怕都被荷兰人杀光了,还怎么复国?他只担心中国迫于荷兰人的压力,将他交出去,那就万事皆休。

    吴广淮向同文馆官员提出认祖归宗之事,也就是想再入中国国籍,可同文馆官员告诉他,此事只能摄政王圣裁。

    所以他才急着要见南国摄政王,毕竟这事情拖得越久,怕他的处境越危险。

    叶昭慢慢品着茶,这半年来,内政外交,无一不是微妙无比,若决断得当,则是破茧成蝶之势,判断失误,中国这艘巨舰只怕就会因为他的决断而折戟沉沙。

    最难决断的,莫过于南洋之局。

    荷兰人在婆罗洲的排华力度越来越强,华人商船被无故扣押的事件也越来越频繁,仅仅上个月,就发生了五起。

    看过荷兰人在南洋的海军力量报告,因为其在海外殖民地仅仅剩下南洋这黄金一线,是以其南洋舰队几乎比本土舰队还要庞大,船只比平远军水师更多,但多为装甲战舰,没有一艘真正的铁甲舰,动力系统自也不及平远军水师,甚至多有纯风帆战舰,若单纯比较船舰战斗力,平远军水师只怕还略胜一筹,甚至不止一筹。

    但平远军,毕竟没有真正打过海战,荷兰虽然沦为了欧洲三流国家,昔rì却是海洋霸主,在东亚,心理优势明显,海军军官水兵更都是老油子,比起他们,中国水军只是蹒跚学步的新手,在东亚用火炮轰几座港口,又哪里称得上海战了?

    挑战荷兰人,若失败了,南朝蓬勃之经济只怕立时遭到致命打击,失去了海军,在东亚、南洋的贸易路线再得不到保障,北方的六王,趁火打劫挑起战火那是必然的,七年的努力,就此毁于一旦,更不要说荷兰人以及趁火打劫的欧洲列强蜂拥而来的条约和赔款了。

    这也是叶昭一忍再忍的原因,但是。

    叶昭慢慢的从砚台下抽出一张照片,是荷兰兵残杀婆罗洲华侨的照片,中国商人冒着生命危险拍下来的,就发生在一个月前。

    十几条尸体躺在泥水中,全部**裸光着身子,男女老幼都有,有的头被砍掉,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