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残将的儿子】-第三二七章 【伏击变鏖战】(第2/5页)我成为崇祯以后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兵和崔大人合兵一处。”

    大明帝国的侦察兵侦查半径有十五里,因此李在熙的人马动向很快的就传到了马如龙的耳朵里。

    当马如龙得知有近万朝鲜兵奔骊州而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自己手里才有四百人,怎么打都不是朝鲜兵的对手,看来这仗只能智取。

    “传我的命令,二百骑兵马上出发去sāo扰朝鲜兵的侧翼,一定要做到sāo扰,而朝鲜兵又抓不到战机。”马如龙吩咐道:“挖洞的速度要快点,将定时炸弹的爆炸时间调在一刻钟之后。”这次左良玉的部队装备了几种先进的武器,定时炸弹找是其中的一种。

    二百骑兵接到命令后马上出发,等他们看到朝鲜兵的大队的时候,发现和侦察兵口中的描述有些许的出入。

    在骑兵们看来对面的朝鲜兵根本不像朝鲜国的正规军,队形混乱,武器五花八门,其中的骑兵有的还骑着驴子,明军骑兵参加过对白莲教和徐龙星的战斗,他们觉得这些朝鲜兵连国内的叛乱军都不如。

    尽管骑兵们很蔑视对手,但是理智告诉他们必须要重视对手,在两名排长的指挥下,二百骑兵逐渐加速奔向敌军,在敌人大队的侧翼近三百米处一边疾驰一边开枪,经过这些时rì的磨合,士兵们对手里的后装枪己经很熟悉,而且爱不释手。

    仿佛爆竹的枪声接连响起,朝鲜兵中弹倒地者不下百人,一时间队形更乱了,当他们组织起反击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找不到敌人的踪影了。

    李在熙离此不远,听到枪声的时候把他吓了一跳,等他赶到战场一看,地上躺了六七十具尸体,受伤的都被抬到了后队。

    李在熙听几个老兵讲,这是倭寇火绳枪的威力,尽管他的军中也有火器,但是装备数量不多,而且多为小炮,根本不适合仓促迎敌。

    李在熙虽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但为人胜在谨慎,马上下令军中的骑兵组成一支一千人的队伍负责jǐng戒,同时加快行军速度,因为他觉得倭寇既然派出骑兵来sāo扰他们,骊州肯定进入了比较关键的阶段。

    明军骑兵见朝鲜派出了大队的骑兵负责jǐng戒,不由有点犯难,继续sāo扰敌军的话,很可能被敌人的骑兵咬住尾巴,那么这二百骑的生存就成了问题,不sāo扰,则完不成马如龙交代下来的任务。

    “头,不如跟他们硬磕一下,我们觉得这些人根本就不算是骑兵,你看他们有的还骑着驴子骡子,肯定跑不过我们抢来的这些好马,而且咱们的武器犀利,一个照面就能把该些家伙给打借哄。”一个士兵很是自负的说道。

    排长陈宝国觉得士兵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道:“杨大哥,我看能行,咱们兄弟没有怕死的,再说富贵险中求,如果真能建立奇功,咱们兄弟也不白冒险呀!”他虽然也是排长,但是人家杨文聪那个排长是挂着少尉军衔的,比他这个光头排长高着一级呢!

    杨文聪也看出这些朝鲜兵的战斗力肯定不行,但是对方胜在人多,真要打起来胜负难料,因此颇为犹豫。

    陈宝国见杨文聪犹豫不决,劝道:“杨大哥,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咱们跟着左大人登陆以来就没打过硬仗,按照这个打法,兄弟们恐怕得白跑一趟……。”

    随着陈宝国的话,很多士兵纷纷请战,他们觉得凭借手中枪,胯下马,对付那些朝鲜兵还不手到擒来呀!

    杨文聪见士兵们士气高涨,知道再要犹豫就泄了锐气,马上道:“弟兄们,这个仗要打,但是怎么打可有讲究,大伙容我想想怎么才能打胜这一仗。”

    杨文聪虽然是少尉排长,但是入伍之前可是货真价实的两榜解元,头脑聪明,对于怎么打眼前这一仗眼睛一转就有了好主意。

    “陈排长,你率领你的弟兄在后面,砍些树枝系在马后面,哥哥我打头阵,你们在后面掩护,一定要把尘土都扬起来,使敌人看不清我们后面有多少人,此乃立于不败之地的妙计,望兄弟不要疏忽了。”

    陈宝国一听就明白了杨文聪的意思,笑道:“还是杨大哥有脑一子,这样一来还不把那些乌合之众给吓跑啊!”

    说干就干,陈宝国率领士兵在树林里砍了一些树枝系在马后面,为了达到扬尘的效果,专门找的一些像是扫把的软枝条一刃准各就给后就等着杨文聪下命令了。

    第三二四章「乌合之众」

    杨文聪见身后的二百名骑兵准备妥当了,马上道:“陈宝国,你们和我的前队保持二十米的距离,记住最为紧要的一点,如果第三轮shè击不能将敌人击溃的话,马上掉头撤退。”

    杨文聪这一仗所依靠的就是惑敌之计,自己这二百人虽然少了点,但是跑起来之后的声势不弱,加上陈宝国在后面负责扬尘,远远看去差不多能有两千之众,唬人的气势不缺,缺的就是运气了。

    一声令下之后,二百骑逐渐加速朝朝鲜兵的后阵冲去,等跑到离朝鲜兵后阵两千多米的距离,被树枝扫起来的尘土逐渐弥漫,远远看去就像是在这二百骑后面还有无数骑兵一样。

    负责jǐng戒的一千朝鲜骑兵马上赶到了后阵,可是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这些朝鲜骑兵在心理上就弱了几分,他们是骑兵,大致的战术要领都懂,敌人现在的马速非常快,冲击力非同一般,而且看兵力也在两千左右,这样的形式下完全可以将一千朝鲜骑兵击溃,并且马踏步兵阵,战事极其不乐观。

    留给朝鲜骑兵思考的时间只有一分多钟,杨文聪见敌人没有推出诸如小炮等防御武器,略微放心,为了达到惊敌的效果,队伍离敌人还有五百米的时候就开始shè击了,而且第一轮shè击过后还玩了一个小小的花活,前队全部斜坠下马背,陈宝国的第二队趁隙朕续shè击,陈宝国等人shè击完毕的时候,前队己经完成了装弹动作,马上开始第三轮shè击。

    没有任何悬念,朝鲜骑兵在第二轮shè击的时候己经有些混乱,第三轮shè击完毕,朝鲜骑兵完全崩溃了,原因很简单,第一因为明军占据了速度优势,失去先机的朝鲜骑兵完全组织不起防御,第二是因为明军的武器非常先进,连续shè击使二百人发挥出了四百人才有的战斗力。

    杨文聪见敌人骑兵崩溃,并且飞速的向后退却,而步兵则充当了骑兵退却的牺牲品死伤无数,他马上下令减低了马速,始终和敌人保持三百米左右的距离shè击,好加剧这支敌军的崩溃速度。

    二百骑兵敢于硬撼八千步骑混编的敌军,所倚仗的不光是武器的犀利,那种无与伦比的勇气也是不可或缺的。

    朝鲜骑兵的溃退使不明后阵真相的前队步兵马上混乱起来,李在熙见后方一片喊杀之声,刚想找个人问问是什么情况,就被后面混乱的人cháo给冲垮了本队,不由自主的朝前涌去。

    这里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杨文聪的‘冲刺’是临时决定的,留在骊州城外的马如龙根本不知道,因此杨文聪听侦察兵汇报说有大批敌人朝骊州奔来的时候吓了一跳,匆忙将定时炸弹安防完毕后就朝汉水方向退了十多里,以期避开敌军的锋芒。

    杨文聪这边杀的兴起,二百人赶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