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第2/3页)活在乱世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咱们回山庄开会研究一下。你们两个怎么没有走?”

    严宗主和孙宗主一起躬身说道:“我们想听听。郡长大人地意思。”

    (注:济南郡郡治在历史上一直在东平陵,305忽然消失,307年在历城重建,也许,可能,大概,就是象小说里面的情况差不多,这种官员跑的事情在7月司马越开始正式召集兵马的时候达到**。都督徐州诸军事的东平王司马楙(mao通茂,也通)在听到自己属地里面东海王司马越的征召令以后,一个王爷竟然也害怕自己和这种事情拉上关系,为了躲避责任也不知羞耻的跑到兖州封地去了,公然把徐州让给了司马越。主要是这种事情已经牵涉到了王族的纷争,跟错人地话。自己的全族都会遭殃,所以这次这么多地方官员带着百姓跑,不足为奇。)

    王二回到庄里面以后,召集议员前来议事,孙宗主和严宗主也在以边旁听,整个山寨已经人心惶惶,都在等待议会的商议结果。

    如果要是还是五丁4话,这还和在山下有什么两样,上山不是白上了么?

    议员们也表达了各自的愿望,少量的出人可以。但是不能出地太多,别的东西到都很好商量。

    “要让咱们出粮食怎么办?今年咱们的粮食也不多”。有的议员问道。

    “我们可以多出点工业品。武器,什么的。粮食一个籽都不给。”石匠向来对晋朝朝廷不感冒,对于出粮食坚决反对。

    “孙庄主和严庄主那里出了多少东西?”张金亮看到两人不吭声,他问到。

    两人相视看了一眼,报出了自己坞堡所出的粮食和人员的数目。都不过是出丁百余,粮食数千斛:“要是张先生愿意出山的话,我们希望能由张先生带领我们庄的子弟。”严庄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这样这些丁壮能回来地希望更大一点。”

    “这次也是个机会,我们以后能不能下山光明正大的作生意就看这次了。”王二到是很想推张金亮一把,今天缪传既然已经表达了这方面地意思。他自然是比较支持下山的。

    “去是一定要去地,我再下山和缪传先生谈谈。看还能不能给山寨争取点权益。”张金亮考虑的不是什么官不官的,他想的更多是已经再次崛起的匈奴,刚才他已经在井家兄弟,和易宪那里对东海王,作了初步的了解,听说这个王爷的确和缪传说的差不多:“如果东海王越真象传说中地那样,我们这次下山就去帮他一下,尽力而为把,也让老百姓尽快的脱离苦海。好更早地让朝廷对付匈奴。缪传先生说的也对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是匈奴内侵,他可不管咱们是不是编户民的。

    童子军正好今年年底有接近200毕业,再和以前毕业的整合一下,凑出一个中队,200人不成问题,如果可以的话,让孙家,严家的子弟上山寨受训,让他们为童子军提供后勤支援。这样大家在一起互相也有个照应。议会看怎么样。”

    “你只带200去打仗?”所有人都被张金亮这个想法惊呆了,山寨现在控制范围内,可是拥有3多人啊。

    “带200逃跑时候,可以跑的快点。”张金亮开了一个玩笑,议会上的人都笑了起来,要是真的象张金亮说的,山庄只出200人下山,如果缪传还能同意的话,那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缪传甚至不敢相信张金亮能出200下山,别的几个坞堡可都是好说歹说,才出了100上下,锦竹山庄竟然能出200人,实在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他感觉有点过低的估计张金亮的实力了。

    “不过我要求,严家,孙家的壮丁和我一起行动。”张金亮在两天后,带着10个童子军对历城进行了回访,城里至今还是空荡有几个院子里面关押着缪传这两天收集到的流民。

    “当然可以,不过你说的人,包不包括上次你带的那些山民?那帮猴子比较厉害,我喜欢。”

    张金亮知道缪传说的是鲁智深他们:“当然,我下山怎么会少的了他们,不过明公明鉴,山寨缺马,我希望能给我补充300马。”张金亮看着外面满大街的又高又壮的马太眼馋了,不过那是军马,缪传是不会给他的。

    “我可以用刀来换。”张金亮再次拿出了他的杀手锏。说着递给了缪传一把剑,着把剑是在给王舒做剑的时候多余出来的,虽然不如王舒的那把,不过也相当不错了。

    缪传的眼睛当即就被那把剑给吸引了过去,再也不肯离开。

    张金亮把刀的样品让他看,他也只是瞄了一眼,“恩,难得你还想着我,上次何伦那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了把刀在外面卖弄,让谁看了那刀都眼馋,这次一看他那把刀也是从你这里弄的吧。他现在可是把那仙一样供起来,谁都不让碰。呵呵。”

    “这剑和刀是用泰山之jīng铁铸造,采集泰山之灵气,收集rì月之光华,一年也就成一把,要不然我会多弄几把给你的,”张金亮也是满嘴胡说八道,他知道,这些人也就吃这套。也就是凭着这套说辞,他把王舒那样的当代大儒,也糊弄的一楞一楞的,别说缪传这种人了。

    “你要多少马?”缪传随口问道。

    “300张金亮赶紧回答。“我带来了1000刀”。他知道想用100把刀换300马的可能xìng也不大,不过他只管试试。能换多少是多少。

    “好,你等些时候,我还的去河北一趟,等回来的时候我看看能不能帮你搞点,先把刀交给门外的侍童把。”

    张金亮从历城出来,就通知严孙两家,马上让青壮到山寨集合。他要赶紧对这些人进行训练,不能到时候拖了后腿。他准备把这200当后勤兵培训,后勤兵是不需要太强壮的人的,不过后勤兵得会修理马车,会养马,会使用马车搭建营地,还的会使用枪弩,架桥,造船,等等工作,并且遇到特殊情况还的会紧急变队,上次易家用牛车组成防御,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当然匐的骑shè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且这次出征的马车也要特别的定制,尽量的要求有更多的用途。这些都地和后勤部进行协商。由他们拿出意见,进行实施,并且进行实验。

    挑选童子军的工作也开始进行,要求年纪在19岁以上,5年的训练,并且身高要求1.75以上,能够使用2力的长弓,还的会骑马。少童子军会骑马的话跑起来比较快,张金亮可是侦察兵出身,他可不是突击队员,逃跑可是他的拿手好戏。

    张金亮可没有想拿那些铁甲重骑出去冒险,铁甲重骑在山寨附近使用还可以。略微远一点,消耗的后勤力量就让他受不了。这次后勤可是需要自己解决。他就不带这个累赘了。不过他还是从铁甲重骑里面挑出了2骑兵小组10人来组成自己地卫队。骑兵的编制和步兵不同,步兵一个小组12个人,骑兵一个小组可是只有5人。

    他还的准备人吃的干粮和马吃的干粮,以前制作的压缩干粮,经过实验,放在铁皮箱子密封保存,可以达到3月不变质,基本上满足要求。马地干粮可是一个大头,在每天行军的情况下,每匹马可是需要2斤(5.4KG)左右的粮食的。

    还有箭头。这个一打起仗来消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