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攻击(第2/3页)活在乱世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旧绵绵不绝的箭雨高声命令着,他跟在队伍的后面,无法看清楚全局,一切他都得按照在路上商量的步骤一步一步走。

    只要张金亮命令他止步,他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营门。压制从对方的营门出来的任何东西,什么时候压制,全靠在后方骑在马上看的比较远地张金亮控制。

    而本来应该控制这次任务的黑长明,则要协调水平比较次的工程兵,后勤兵,来负责童子军右翼的安全,而童子军左侧则有张金亮和个没有带马铠的铁甲重骑负责,以及其他几个骑马的杂人负责。

    站在第二排地童子军,遵照口令,侧身左手拖起弩身。胳膊肘顶在腰间,身体略微后仰。用腰部来承受弩弓那巨大的重量,要不然光用手托拉力9石的弩弓是支持不了多长时间的。这种弩弓的结构重量就接近斤(5.4公斤)。

    右手握紧小握把,把弩托紧紧顶在了肩膀上,瞄准了刚刚从辕门里面走出来,正向两侧分开的铁甲长戟兵。

    随着郑强最后那声“shè”,站在长弓手后面的第二48童子军,同时扣动了扳机,3(81克)重的弩矢在拉力达到9石(243公斤)的强弩推进下,带着呼啸。以每秒种25丈上下的速度,高速扑向20丈外地甲长戟兵。

    这个距离对于这种做工jīng细。威力强大的棘轮上弦地强弩发shè的弩矢来说,大概只需要1秒种多一点。

    由于弩弓发shè前没有准备动作,完全是随即发shè,在那些长戟铁甲兵看到迎面高速扑来地小白点,想躲避是已经来不及了,这些铁甲长戟兵只有一个本能的动作,把手中那块2高,一尺宽的覆盖着生牛皮的木制盾牌迅速的挡到自己的脸前,别的地方只能靠铁甲硬抗了。

    可惜他们身上穿的不是象童子军那样地低碳钢甲而是高渣的熟铁甲,高渣熟铁地防护水平只有低碳钢的50%上下,同样都是2mm上下的厚度(鳞甲的厚度数据来自敦煌唐代铁甲样品),童子军可以在7丈外防住自己的弩箭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这些铁甲长戟兵则需要跑到30以外才能办到。而这里距离童子军强弩的发shè地点只有20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随着一连串沉闷的金属撞击声和金属撕裂的脆响,刚刚走出辕门的铁甲长戟兵发出声声惨叫,扑通扑通摔倒了10多个。

    而刚刚shè完第一发的童子军迅速蹲下,一手握住弩托,一手摇动已经整合到弩托里面的棘轮装置的曲柄再次上弦。

    要是以前那种手拉上弦的弩弓,这些童子军发shè完以后必须转头,向后走,让出shè击位置以后才能上弦,而后面的童子军也只能在前面的童子军让出地方以后,才能上前站位举弩shè击,大大限制了发shè速度。

    而现在手摇曲柄棘轮上弦的弩,只需要蹲下,就可以完成全套上弦上矢的动作,而后面的弩手则直接举弩瞄准扣扳机就是了。大大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体力。但同时也对童子军的要求更高了,所有人不管在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允许随便站起来,挡住后面的shè击是小事,再把自己的命丢了就不值过了。

    随着每个小队队长的口令,童子军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齐shè,每次shè击,都会有10多个铁甲躺下去,虽然辕门内的铁甲还是一直整齐的步伐向外走,可是能站到那里的铁甲从来就没有多过。

    而此时黑长明协调的后勤兵和工程兵也开始了和自己对面的弓兵开始玩起了对shè,右翼的那帮弓兵终于无法sāo扰中间的童子军了,不过他们那边刀盾手的大盾防护能力也相当的好,同样使用枪弩的后勤兵和工程兵,却无法对那些刀盾手和弓兵造成太大的伤害。

    在童子军shè完第一轮三段击以前,铁甲长戟兵终于停止了徒劳的向外冲,辕门口只留下了几十具还在地上嗷嗷乱叫的伤兵。剩余的人在军官的命令下退了回去。

    郑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童子军那9石强弩威力虽然非常的强大,但是由于过于沉重,每人连续发shè不能超过5,否则托弩那只胳膊受不了,会大大影响其jīng度的。

    经过这次每人三发的三段击以后,如果对方依旧不顾伤亡的向外涌,他也只能再做一次2的三段击了,再往后只能靠肉搏了。

    趁着铁甲长戟兵缩回,童子军正好趁机会赶紧活动一下手脚。而辕门里面也冲出了部分刀盾手,他们互相掩护者,把躺在地

    的铁甲拖到一边,腾开辕门处的地方,对一些眼看已铁甲,直接挥刀为他们送行。

    张金亮对面的那批弓手这时也停止了无谓的shè击,他们也在和大营里面的官员协调,是回去,还是继续留在外面坚持。另外迫使他们停下这种毫无作用的shè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长弓长时间shè击也是非常消耗体力的。

    这个时候,兖州大营外面忽然达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平衡,虽然兖州兵多,此时却被童子军堵在大营里面出不出来。而济南军由于互相的牵制,却也不敢少做乱动。

    张金亮的10个手下因为没有带马铠,更是无法发起对那攻击,长弓手简直就是这种无甲骑兵的天敌。

    战场的注意力,忽然全部转向了在童子军右翼的后勤兵工程兵那里。

    由黑长明指挥的后勤兵工程兵在互相交替掩护shè击下,已经压到了距离刀盾手面前只有5远的距离,他们拿着弩弓几乎就是面对面和对方shè击了,并且更为可恶的是,他们人还比那帮长弓手还多一点。虽然他们手中的枪弩已经把那些大盾折磨的不象样子,可是依旧无法严重破坏那面盾墙,对后面的兖州兵造成伤害。

    “工程兵准备,”鲁智贤已经抛掉了他的枪弩,抽出了他那把斧子,和童子军以及后勤兵装备不同地是。工程兵的主要武器是是一柄砍树用的重斧。

    而重斧正好是对面大盾的克星。

    听到鲁智贤的高喊,他身边的几个工程兵扔掉了手中的枪弩,大喝一声,从背后摘下了重斧。在鲁智贤的带领下猛跑几步,轮起手中地斧子向那片盾墙砸去。

    在一片稀里哗啦声中,那片盾墙并没有象鲁智贤想象那样坚固,而是一斧子下去,就歪倒在一边。还没有等鲁智贤反应过来,倒掉的盾后面已经闪电般的伸出了一片的刀锋。

    那盾后面根本没有人在抗着,而是只有一根木棍在支着,盾一倒,后面的刀盾手趁着鲁智贤的斧子走空,变招困难。挥刀向鲁智贤刺了过来。

    西晋军队装备地刀还是汉刀形制,细长,而不弯。还带有极强的刺击功能。他这一刀刺过来,鲁智贤连躲都没有躲开,那人的刀就直接捅到了他的肚子上。

    鲁智贤肚子如受重击,他被撞的往后退了半步才稳住身子,他已经松开了舞动不便的长斧,伸手从背后拔出了狗腿,直接用一只胳膊挡开了那人的刀锋,对着那人的脸就劈了过去。直到那人脸被鲁智贤一刀削下来一半,他还瞪着一只不可置信的眼睛望着自己手中的刀。

    刀手后面地弓手此时也扔下了手中的长弓。拔出了插在腰间地环首刀扑了上来,和冲上来的工程兵混战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