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发展(五)灰吹法,种田文(第1/2页)活在乱世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厉的寒风吹拂着喧闹的港湾,给南长岛上的居民平添意,昨天晚上已经在下水船道上铺好的高粱秸秆已经结上了一层白花花的冰霜,就连海边的潜水区域也出现了薄薄的浮冰。

    寒风中,上千名南长岛的建设者们兴高采烈的站立在那条正在等待下水披红挂绿的大海船旁边,热切的等待主持这场下水仪式的主人到来。

    张金亮和狗蛋孙等人缓步走到船台前面,在摆好的祭案面前跪下,祭拜上天后,张金亮登上在船头搭建的高台,伸手拿起放在一边已经蘸的饱满的画笔,为船头上画好的龙眼上点下了重重的一笔。

    “解开支撑。”船头上有人高声喊道,早就在船身两侧准备好的众人齐齐拉动手中的缆绳,支撑在船身两侧的巨木在众人齐心协力的拉动下,轰然倒在了一旁,失去支撑的船身猛的摇晃了一下,缓缓的顺着高粱铺成的滑道向海中滑去,本来拉着船身的几根巨缆慢慢的被绷直,站在巨缆旁边的手持巨斧的工人,手疾眼快,随着指挥馆的一声令下,在缆绳绷直前的瞬间砍断了缆绳,大船完全失去了束缚,逐步加快了速度向海中冲去。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巨大的战舰顺着秸秆铺就的滑道冲入水中,溅起了巨大的浪花,发出了一声震天的巨响,原本还算平静的海面在突然冲入的大船推动下,向周围扩散出一圈圈地波浪。

    几艘处在外围的小舢板也被这连续不断的波涛冲击的上下起伏摇摆不定。然而船上的水手不顾小船的颠簸,迅速的向大船靠上去,接住了大船上面扔下的绳索,拉着大船向码头驶去。

    看着眼前的胜景,张金亮等人也是兴奋异常,在下水仪式完成以后,张金亮对身边地狗蛋说道:“以后你们再造船台的话,可以铺上木板滑道,在木板上涂上油脂。这样就是在夏天也可以让船下水,不用在等到冬天了。”他说着顿了一下指着面前的海滩,无不感慨的继续说道,“不知道甚么时候才能看到在这片沙滩上船台遍布。桅杆林立地盛景。”

    “那是,那是,到时候这个小岛上还不知道有多热闹呢,说不定连历城都比不了这里。光造船厂就得雇佣好几万,还有港口,还有木材加工厂,——”他说

    张金亮扭头看了一眼两眼发直的狗蛋骂道:“怎么了?刚才还说的好好地。”

    狗蛋听到张金亮问他。低声向张金亮说道:“老师这个岛上开不了那么大的造船厂,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咱们要是想大量造船的话。还得另找地方。”

    张金亮一听。没有吭声。眉头却皱了起来。

    狗蛋接着说道:“长岛只是几个小岛,岛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水源。全靠着存点雨水过rì子,有个千把号人还好说,要是上万人,光吃水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动力水了。咱们要是真的批量生产船舶,没有动力水源哪里能行。”

    “对面行不行。”张金亮地脸更yīn沉了。

    “恐怕不是很好,有个大风来了,大浪直接就冲过去了,连个阻挡的地方都没有,”

    山东沿海只有一条黄河算是比较大的河入海,哦,还有当年地济水,不过这两条河地入海口都属于那种冲积而成地滩涂地,根本不适合建造海港,更不要说造船厂了,而就是到了后世山东沿海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造船企业,恐怕和这个也有关系。

    不过要说适合做港口地,张金亮倒是知道几个,一个就是青岛,另外一个就是威海和烟台。这个年代造船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能做港口,再有动力水的来源,建造船厂就基本上没有问题。

    不过除了这些还要考虑运输问题,不但有原材料,还有各种设备的运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个年月要想运送大件只能通过水运,陆上是运不过去的。要是水上运输的话,相对来说青岛相隔比较远,只有烟台距离济水入海口最近,也距离盛产木材的辽东比较近,另外还距离金矿,银矿,铜矿,铅矿的距离都比较近,张金亮他们没得选。

    不过要是选择在岸上建造造船厂,还要要解决的就是安全问题,这里可不是人口聚集区,完全可以说是荒芜人烟,并且还是一个土匪窝,当年王弥就是在这里猫了一年才出来的,王弥率领大部队走了,可是当地占山为王的土匪可是不少,还有圈建堡的当地豪门大户,哪个都不是善茬。

    以前这里的铅矿和铜矿都是由王弥来开采的,王弥走了以后换成了乐安孙家和王三一同管理着这里的矿产,期间没有少和这些当地的土匪打交道。

    不过开采矿山还好说,大不了把矿口附近保护起来,就是土匪来了也奈何不得他们。

    可是要是开造船厂,那可就不一样了,造船厂可是全开放式的,张金亮可没有时间再在烟台港再造一个大城把造船厂包围进去,他也没的选,或者说这里的匪徒没得选。按照张金亮的话说,或者大家共同发财,或者一方毁灭。

    为了以后金矿银矿的安全,为了以后铜矿铅矿的安全,为了以后造船厂,码头港口的安全,在离开长岛之前,他就通过议会把特战大队调了上来,配合海军的刘福清剿烟台地区的匪徒。

    过了年还是趁着锦绣书院新生毕业的时候,近卫军的野战大队和特战队,还有铁甲重骑和水军,都开始了对毕业生的鼓动宣传,并且也趁着冬季议会开会,也开始了对议会的游说活动,要求增加本部门地预算。要进行扩编。就连各个生产厂家,和商业集团也在锦竹书院门口

    盼,希望能分得一杯羹。

    毕竟今年锦绣书院的毕业生人数要明显多于往年,还有一些受过6年义务教育的jīng英学员,没有人原意放过这个机会。

    杜平对近卫军总部忽然在这个关键时候把他们全员调往一个荒无人烟,鸟不拉屎的地区非常不满意,他急冲冲的和他的助手一起向金堡走去,迎面却碰到了刘福。

    “这是谁阿,怎么变得这么黑。这么瘦。”杜平查点没有认出这个当年一直象影子一样跟在张金亮身后的刘福。

    “在海上一年晒的,怎么样一起和我出海晒太阳,把你晒的更黑点。”刘福笑了笑回答道。

    “算了吧,我还是省省。说点正经地。你这个校尉这次回来干嘛?听说你又接了一艘大船?”杜平一把拉着刘福走到了一边,他知道刘福和张金亮的关系,自从古道一战以后,近卫军野战大队和特战中队就有点不太对劲。经常有点小摩擦。

    不管是野战大队的大队长郑强,还是特战中队的中队长杜平都是那种争强好胜地主,一来二去,两个本来同出一门的自家兄弟闹起了生分。尤其这次在对锦竹书院的毕业生分配问题上。以及特战队要求扩编的问题上,杜平打心眼里面就想和郑强争个高下。他知道刘福和张金亮地关系,现在见到刘福。当然不能放过机会。

    “好啊。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刘福对杜平提的所有要求,都一口答应了下来。毫不含糊,连杜平都觉得奇怪,平常不爱说话的刘福今天怎么变得这么爽快了?

    “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不过你得先说事成之后你怎么谢我。”刘福不依不饶。

    “随你说,只要今年让我在野战大队前面挑人,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