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2/3页)明月东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倒是。”胡显成想着这个问题的确麻烦,还不如不写告示,直接让人用嘴说算了。

    苏翎若有所思,说道:“这识字的事。。。。。”便问胡显成,“这堡内有多少孩童?”

    “也有百多人吧。”

    “都不识字?”

    “除了陈家少爷以外,怕是都不识字。”胡显成说道。

    苏翎皱皱眉头,说道:“不行,这都不识字,未必以后都用吼的?”

    周青山见此事与自己有关,便说道:“要不趁冬日里无事,都教几天?”

    “不是几天。”苏翎说道:“干脆再定个规矩,让孩童都跟着读书。这样,以后这些读书识字的事,都由你来办。”

    周青山说:“好。”

    苏翎似乎尤自不满意,说道:“其实大明朝不缺聪明人,只是没能重用。就说海船,当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所造的福船就当世无双,可到如今,南洋那边的西洋人所造的海船,就要比朝廷现有的要好。这海上,眼下怕是连艘像样的大船都难找。”

    胡显成问道:“大哥所说的重用,便也是学那西洋人那般么?”

    苏翎点点头,说道:“这些被那些大儒们不屑一顾的,其实对人都是有好处的,只是要看怎么用。”

    周青山似乎不赞同这般武断,说道:“未必都有用吧?”

    苏翎看着周青山说道:“所以说要看怎么用。比如那种表,西洋人那边做出来的人,要放朝廷这里,只能是个工匠身份,且世代不得脱籍。试想这每日里都操心着如何应付差事,如何能琢磨出这等精巧之物?而这种表的好处,可远不止看看时辰这点好处。你们都想想,若是真的有许多种表,还会有什么便利?”

    一众人等都心里细细琢磨,这闲聊的好处便这里,可以随意去想,有多远,想多远。

    “若是都能看准时辰,”郝老六反应直接,“比如咱们骑队里,只约好同一个时刻,便可不用人传信而全部人马都能同时动起来。”

    苏翎点头说道:“战场上胜败往往就一瞬之间,这抓住时机就非常重要。往来传信的游骑不仅耽误时辰,万一中途遇敌,耽误的说不定便是整队人马的性命。”

    胡显成问道:“大哥说的这种表有多大?”

    苏翎随手比划了一下。“若真有足够的种表,这带着岂不费事?”

    “还有小的,一只手就攥住了。”苏翎又比划了一只小的。

    “这般小?”胡显成问道,“那里面的物事,岂不是精巧?那可怎么做出来的?”

    “自然会有人做。”苏翎说道,“这就又要说道适才所说的如何用了。比如咱们出银子,说若能做出小的,便有赏赐,你们想会不会有人专门去琢磨?”

    胡显成若有所悟,说道:“大哥的意思,就是指出一个方向,好让那些喜欢琢磨物事的聪明人都往一个去处使劲儿?”

    “这就说到要处了。”苏翎赞许地笑道。

    “要这么说,”周青山也似乎理解了一些,“若是朝廷上能出些赏赐,让整个大明的聪明人都往一个方向去琢磨,怕是比那种表还要精巧的物事也能做出来。”

    “对,”苏翎说道,“你们都知道这大明的火器,原本前朝就有,但没有佛朗机人、日本人的好,后来跟佛朗机人学过之后便造大将军炮,往年的戚继光总兵研制出来的鸟铳,就比日本人的火绳枪威力大,射程远。这些都是好事,若是趁此接下去,按理便能造出比西洋人日本人好威力大的火器。”

    众人听苏翎一说,均微微点头。

    “可如今辽东的火器,怕是能放响的都不多了,还别说什么好的。”郝老六说道。

    这些话前后一连起来,意思就有些深了。周青山不禁感叹道:“可惜朝廷上没人这么想。”

    “朝廷是指望不上的。”苏翎摇摇头,说道,“那些官老爷们,都琢磨着如何赚银子买地,哪里会想别的?”

    “难道一个明白的都没有?”周青山说道。

    苏翎笑笑,说:“也有,比如适才说的那个利玛窦,便有个叫徐光启的官儿跟着他学,很是琢磨出一些东西。相信也还有别的人,只是,这改不了朝廷的习惯。”

    “怎么才能改?”郝老六是脱口而出。

    “这。。。。。。”苏翎有些犹豫,仔细想了想,才接着说:“这从根儿上说,”说道这里又停下,似乎琢磨措辞。今夜闲聊的范围可又远的没边儿了。

    “这怎么讲呢?”苏翎便想便说,“比如那些官老爷们,常常流连青楼酒肆,却压根儿不将那些女子小二们当人看;喜欢听小曲儿,却将弹唱的人视为奴仆。同样的,那些工匠们日夜打造器物,却官老爷们面前连头都不能抬。你们说,这都是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座的都从未想过为什么,即便身受各种各样的欺压奴役,却只能怨命,都是命生得不好。这中间也包括陈芷云,虽然她是大户人家出身,也视那些佃户为低人一等,家中也有奴仆,但眼下这一切都已不再,也都是拜那些仗势欺人的官老爷们所赐。同样的,陈芷云心里也是怨恨老天不公,让她遭受这等苦难。

    这种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想明白的,苏翎便说道:“唯一的根源,便是身份。”

    这是自然,身为官,便是强势者,身为百姓,身为匠籍,便只能认命。

    苏翎接着说道:“这人生下来,不论是大户人家,还是贫民百姓,真的有区别么?”

    这问题怕是多数人家都有的。

    “还不都是光溜溜的一个。”郝老六快言快语。

    “所以,我们千山堡便与众不同。”苏翎这话转得有些远。

    千山堡内至今没有奴仆,没有官员,虽说胡显成等一众管事的掌管堡内各种事务,却并没边墙那边的那种等级森严,就连女真人、汉人也没有辽东的那种差别。

    “大哥说的是。。。。。。”胡显成说不出口,像是有什么嘴边,却寻不到合适的词。

    “我们都是一样的。”苏翎轻缓地说道,“每一个生来都是一样的,我与你们是一样的,千山堡内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一样的。。。。。。。”众人都心里琢磨这几个字。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身份,你们想,这世上会变成什么样子?”苏翎说。

    这人人平等的思想,便这一晚开始出现东方的土地上。儒家的三纲五常笼罩千年之久的时代里,苏翎今晚的一席话不过是轻描淡写,但对于后来的巨变,却是万里长江之源头。

    “大哥,这可能么?”胡显成问到。其余的人也都有些这样的疑问,虽然这人人平等的想法对于这些饱受欺压的人具有足够的诱惑力,但现实还是将他们拉了回来。

    “杀佟家人之前,千山堡可能么?”苏翎轻声反问。

    当然不可能。但如今,他们不正坐千山堡里么?即便是白沙沟之时,也从未想过千山堡的存。

    郝老六说道:“不可能,我们就杀出个可能来。”千山堡当然是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