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经略奇功(第2/3页)明月东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股淡淡的香气。冯伯灵一凛,不免想到一些香艳之色。但冯伯灵随即正色,辽东战事紧急,袁大人再如何年轻力壮,也不会带着什么人到军营的。难道是有人也是想刻意讨好而送来的?

    进到屋内,冯伯灵只扫了一眼,见一边的桌上摆着付精美的茶具,袁大人正坐一旁,一只手好整以暇地轻抚着茶杯,一双眼向冯伯灵瞟了过来。冯伯灵连忙埋首,不敢抬头,视线中只有袁应泰袁大人的衣衫下摆,看来袁大人已除了官服,换了便装。这么说,袁大人对那份礼还是较为满意的,这般装束见人,岂不是当作了自己人?

    冯伯灵稍稍一顿,随即便行了大礼。这游击将军一职与辽东经略比起来,这可不是一两级的差别,这礼也算合适。袁大人慢了半拍,才说了声:“不必多礼。”不过,冯伯灵已经伏下身去。

    待冯伯灵起身,袁大人才淡淡地问道:“你来找我,是有何要事禀报?”

    袁大人的声音轻柔,但很清晰,带着几分世家出身才有的味道。

    “禀告袁大人,小的是为镇江一带的兵马钱粮一事而来。”冯伯灵欠身说道。

    “哦?”袁大人声音依旧不变,“你且说来听听。”

    “是。”冯伯灵小声清了清嗓子,说道:“小的现管带镇江堡振武营的一万兵,还有镇江水师原班人马以及募集的二千五百人。”

    “兵?也是辽东募集的?”袁大人问道。

    “是。”

    “确有一万之数?”

    冯伯灵心中一惊,不敢怠慢,连忙说道:“确有一万,只是铠甲、器械只有五千之数,粮饷不足,是故前来禀告大人,请与拨付。”

    “据说”袁大人缓了缓,让冯伯灵又是一身冷汗,却听见袁大人似乎轻轻哼了一声,说,“那刘国缙募集的兵逃了大半,让朝廷空费粮饷,唯有你处的兵,不少反多。看来,你也算有点本事。”

    “不敢,小的只是力带兵而已。”冯伯灵说道。

    “嗯,若是辽东的武官都能做到本部兵马不逃,这辽事未必会是今天这个地步。”

    冯伯灵仍然将头低着,没有搭话。

    “你是刚升任的镇江游击?”

    “是。”

    “原职是?”

    “镇江水师千总。”

    “嗯,按现的情景,是有些低了。”袁大人的话算是说道冯伯灵心里去了。

    “也罢,你只管好生练兵,粮饷不会少你的。甲杖、器械,缺额多少管开列出来。”

    “谢大人。”冯伯灵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个谢字,可是由衷的。

    不过,按理到此也该退出去了,冯伯灵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还有什么事?”袁大人有些好奇,语气略略有所变化。这位低级武官显然不擅长官场上的交际,话不多,也无肉麻的奉承话,但那份礼却是所值不菲。这让习惯于文官圈子里氛围的袁大人有了兴趣,这地位高者,是能够轻松地观察自己的下属的。

    冯伯灵心里又琢磨了一阵子,才开口说道:“袁大人,小的还有件事欲禀报大人,还请大人勿怪才是。”

    “哦?”袁大人转过身子,一直侧对着冯伯灵的脸也变成了正对。“何事?”

    “大人今日部署兵马,可都是为的攻打建奴?”

    “嗯?”袁大人似乎有些不高兴,这不是废话么?今日才再会上说过。“那又如何?”

    “请袁大人勿怪,小的说完,大人便明白了。”

    “说吧。”袁大人不知平日里是不是有这份耐心,还是因为那份礼的缘故?让这个低级武官辽东经略面前谈战略部署。

    “大人部署的兵马,都是向抚顺一带集中,可想大人定是以此为主攻。不知大人为何不从宽甸一带攻打建奴后路?这样一来,建奴必然首尾不能两顾,大人必建奇功。”

    似乎是后一句话对了袁大人的心思,这远胜过职位低下所带来的问题。

    “看来,你也是知兵的。”袁大人淡淡一笑,接着说道:“攻其后路,自然是个好法子,可无兵无将,谈何容易?”话里是不以为然,冯伯灵这个小官如何懂得这运筹帷幄的大势?

    冯伯灵略停一刻,说道:“这个正与小的所说有关。”

    冯伯灵大着胆子,抬头望了望袁大人,见其并未有何不悦,便接着说道:

    “大人可听说过宽甸堡的苏翎?”

    “苏翎?”袁大人眉头稍稍一动,记忆里回想着。“是不是传闻中的那个逃军?”

    “正是。”见说道正题上,冯伯灵不再犹豫,一口气说下去。“此人宽甸至浑江一带,聚集了大部的逃军、逃民,足有数千之众。大人若是能将其收入麾下,可令其携本部人马,攻打建奴后翼,以使大人的部署进展为有利。”

    不待袁大人说话,冯伯灵继续说到:“这些人常年山中谋生,且大部分人都曾辽东卫所当兵,这马上马下的,都相当彪悍,传闻当初努尔哈赤曾派八旗中的两旗进袭苏翎所部,但大败而回。袁大人若能收为己用,必然会令其感恩戴德,奋勇杀敌,以报收录大人之恩。这胜了,可助力与大人,败了,也与大人的部署无损。何况,只要苏翎率领本部人马攻打建奴,不论生死,都对大人有利。”

    袁大人本想讥笑几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官,但听到后面,却收了那份心思,转而细细思起来。

    这朝廷上对袁应泰袁大人可是寄予厚望,袁大人自己上的那道明春收复抚顺的奏章,说实话,并非有十足的把握。上任之前,对熊廷弼辽东的部署,袁大人还是略知一二的,对辽东主兵的情形也有所了解。虽然对熊廷弼主守不然赞同,可说道进攻,这难处可不仅仅是骑虎难下。此时这个初次谋面的冯伯灵送上这么一股兵马,难道真是就该袁应泰建此一功?想想前些年闲居家的日子,袁大人的心中不禁涌出一股热潮。

    “这个苏翎,真的能与八旗兵对阵?”

    “是的。”冯伯灵连忙点头,听这口气,是与预计的一样。

    袁大人有一刻没有说话,自顾心中盘算着。

    “这个苏翎到底是什么来历?”

    终于问道这个了,早已有所准备的冯伯灵回答起来,可是流利无比。

    “此人原本是苏州府人,投军后被调至辽东,一直边墙一带戍守,后因其勇武过人,屡立战功,有个百户的世袭武职封赏,后被调至镇江堡振武营内,管带夜不收,边墙外巡哨游弋,劫杀建奴游骑。”

    有个百户世袭的武职,小兵中间倒也少见。大多因功受赏的,都原本便是个低级武官,大多数士兵都是领些被克扣过的赏银罢了。袁大人任职兵部武选司郎中时,便任期内裁汰打发了数百个假冒世职的人。

    “那其又是为何逃走?”袁大人问道。

    “大人可知道开原、抚顺的佟家?”

    “略有所闻。”这辽东轶事,可必然会有人对辽东经略做一番交代,不然,养那些亲随做什么用?

    “那佟家人辽东颇具势力,佟家的一个远亲曾宽甸一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