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万事俱备(第1/2页)明月东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天命六年)二月中,千山堡辖内各处作坊以及各村落分派的后一批军需器械打造完毕,各营派出的军需官检验之后,源源不断地运往各营,随即被各营将士融入军阵,并日夜加紧操练。

    苏翎这一月来几乎日夜与宽甸堡外的黑甲骑兵们住一起,操练各种战阵。堡外大片平坦的地面上,因整整一个冬季被数千骑兵踩踏,早已见不到积雪堆积的场景,仅剩下薄薄的一层冰,这也仅仅是骑兵们休息时才能见得到,只等天明,这些薄冰也将被铁蹄踏碎。

    即便是住宽甸堡侧,这骑兵营的一切也是按野战环境予以操练。每隔十日,骑兵营便往山中行上数日,不断将骑兵的速度融入任何有可能拖慢行进速度的事宜之中。

    这日午时,苏翎正令骑兵们暂时停止训练,生火造饭,却见宽甸堡内奔出一名哨探,一直来到苏翎马前。

    “禀报将军,辽阳传来紧急军情,请将军速回宽甸堡。”

    苏翎一听,立即拨转马头,狠抽一鞭,想宽甸堡驰去,身后祝浩等人护卫紧随其后。

    一进到前厅,见到迎上来的赵毅成,苏翎劈头便问:

    “可是努尔哈赤发兵了?”

    “是,但第二日便又退了。”赵毅成答道。

    “败了?”苏翎继续问道。

    “小败。”

    说着,二人便椅子上坐下。苏翎将因急迫而还未放下的马鞭扔到桌上,说道:“说说详情。未必这辽东真的能守住了?”

    赵毅成便将辽阳传来的消息略加详述。

    “二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统兵数万,攻打奉集堡。”

    刚说道这儿,苏翎打断问道:“到底几万?”

    赵毅成摇摇头,说:“消息不确切,估计三四万左右。”

    苏翎不再问,接着听赵毅成的叙述。这努尔哈赤到底能出多少八旗兵攻打大明,可是今后千山堡行动的关键。

    只听赵毅成接着说道:“奉集堡驻有七千人马,由监军副使高出、参将张明贤驻守。初努尔哈赤仅派出数百骑逼近奉集堡,见城上未发一矢一炮,八旗大军便蜂拥而上,将奉集堡围住。据说,袁应泰袁大人得知奉集堡被围,重金募死士突围而入,授监军高出守城方略。”

    赵毅成满脸疑惑,似乎对这个消息也不太相信。

    苏翎对此不置一词,问道:“可有援兵?”

    “总兵朱万良率队赴援,但努尔哈赤的八旗兵未与之接战便退了,另外,开原道的崔如秀也率队驰援。奉集堡的高出坚守不出,努尔哈赤便引兵退去。”

    苏翎心内一阵琢磨,又问:“有没有八旗兵伤亡的消息?”

    “据说近千。”赵毅成说道,“攻城时,奉集堡火炮、箭矢密集如雨,八旗兵死伤不少。”

    苏翎问道:“有没有重甲八旗兵?”

    赵毅成摇摇头,说:“这没有听闻。”

    据哨探得到的消息,努尔哈赤近八旗兵的每一部人马中都设置“百长甲,百短甲,百两重甲。百别抄者着水银甲,万军之中,表表易认。行则居后,阵则居内,专用于决战。两重甲则用于攻城填壕。”如此装备,可谓箭矢不透。若是用到此兵,则必然大胜。

    “这回努尔哈赤算是试探,不然不会这么轻易退兵。”苏翎说道。

    “随后几日,虎皮驿,王大人屯,努尔哈赤也有小股兵马逼近。但都是一见袁大人派出援兵,便就退去。”

    苏翎站起身来,问道:“镇江堡有袁应泰的行文么?”

    “没有。”

    “这便是说,袁应泰还没有定下出兵时日。”

    苏翎走了两步,猛地转身,说道:“不等他了,我们先行一步。传令下去,全军备战。”

    “是。”赵毅成也猛然站起,响亮地答道。

    午后,一批批的传令骑兵蜂拥着奔出宽甸堡,向四面散去。

    不出几日,郝老六的太平哨营,曹正雄所部,胡显成的千山堡营以及火器四营,镇江堡余彦泽的振武营,再加上宽甸堡的宽甸营以及黑甲骑兵营先后动了起来。收拾粮草,检视器械,随军急用的干粮也开始日夜储备。武库中的火药、箭支等等也都开始按大战所需开始分发到每一个士兵手中。

    另外,那些打造出来的独轮车、大车,除却一部分送到各营,大部分都留村子里。千山堡所有的管事都苏翎的一声令下,开始按事先计划的,将村子里的精壮编整成队。这些按村子组成的队伍,都大多自带兵器弓箭,实不足的,也都有千山堡提供腰刀等兵器,除了没有铠甲,这几乎又是一部未经训练的人马。同时,各村的骡马也都征集备用。这些队伍将为各营提供粮草给养的运输,同时,将战胜之后的缴获物运回千山堡境内。所有人都被明确告知,每一个村子里集中的队伍,将得到所运回财务十成中的一成,以此作为酬劳。

    这算不是重赏中的赏赐。无论是否害怕战火,这既然是运输缴获物,那自然是战胜之后才会出现的,这安全也就不成问题。这种言论下,管事们将此事办得很快,同时,按苏翎的交待,暗中召集一部分较为彪悍的人,充作护卫,给予饷银,采用交错的办法分别安置别村的队伍中。

    另外,由千山堡胡显成派出两队骑兵,快马向海西方向驰去。一队沿途检视所有已经修筑好的烽燧设施,叮嘱守卫人员。另一队,则直接赶往海西的术虎处,传达苏翎的后命令。

    胡秋青的一千多蒙古骑兵,除留下接受重赏的二百多人前往辽阳,沈阳潜伏外,接受钟维泽的管辖。其余的则被调往太平哨,归郝老六调遣。

    余彦泽的七千振武营士兵,近接到由千山堡提供的骡马,正式成为有马步兵,并开始以镇江堡为中心,百里范围内进行实战预演。冯伯灵的水师则检修战船,以备接应。

    江东义州的姜弘立,以帮助镇江参将苏翎募兵的名义,以重金募集到四百鸟铳手,携带火器补充到振武营中。这已奏与朝鲜国王,并言明厉害。同时,苏翎行文给朝鲜国王,正式声明位于集安的木寨属于镇江参将麾下的粮草仓储地,请朝鲜国下令满浦镇的官员予以大力协助。

    赵毅成的陶安峰一部,也受命开始南四卫一带放出风声,声言努尔哈赤将派人潜入辽东腹地,屠所有拥有百亩以上土地的人户,劫掠家财;并配合千山书坊印制的传单,大肆营造恐慌之风。与此同时,“千山堡”开始展露身形,有传言说将庇护所有投奔之人。当然要配合的是,陶安峰又斩杀了几处位于偏僻之地的大户,为此造势。

    当初收归囊中的几十个农庄,则赵毅成的授意下,开始隐匿粮草、器具,并大肆招收精壮之人充任护卫,很快,每一处农庄都聚集了数百之众,让那些为传言而恐慌,而又无力自保的大户们纷纷派人前来接洽,重金寻求保护。

    辽阳的哨探头目钟维泽,接收那些蒙古人潜入辽阳、沈阳之后,也开始按事先的计划一步步的施行。不过,此时还称不上潜伏,以振武营的腰牌旗号,进入辽沈是不难的。钟维泽胡德昌设两城的商号、店铺内,暗中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