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谋造火器(第2/3页)明月东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当然。”苏翎回答的十分干脆。

    这接下来的事情,原本是计划着等努尔哈赤彻底消亡之后的。可这么些天,努尔哈赤并未出现预想的那般激烈反应,或许是苏翎等人对其估测得过于高了。既然已经能够掌控形势,何不提前呢?再说如冶铁等等事宜,本身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早一日有早一日的好处。

    “那我们马上回镇江堡去。”郝老六说着,便站起来,那架势是说走便走。

    苏翎却坐着没动。像是思什么。郝老六等人只得等着,看苏翎还有什么部署。

    “郝老六,你的营还能再走个半月么?”苏翎忽然问道。

    “可以,只要粮草不愁,再走一月都行。”郝老六对自己地营有十分的把握。

    “好,”苏翎站起身来,说道:“你的营不直接回镇江堡,先去牛庄,给我清理一遍。将那些投建奴地大户斩草除根。”

    “是。”郝老六答道。

    “然后。你将海州、盖州、复州、金州都走一遍。一边召集人手,一遍收集粮草。将有用的工匠都迁到镇江堡去。”苏翎说道。

    “要去旅顺么?”郝老六问到。

    “不必,到金州便返回镇江堡。旅顺我会让冯伯灵去接收。”苏翎说道。

    “是。”郝老六说。

    “你们,这就去吧。”苏翎下令。

    顾南、郭杰中与郝老六便相继出门,向各自的营奔去。

    苏翎又独自琢磨了一阵子,这才带上护卫们,再次前往经略行辕,面见袁应泰。

    一进袁应泰的府衙大门,苏翎又见到几位面生的武官,想必又有来援的兵马到了。

    果然,袁应泰介绍说,是原任辽东都司签书尚志弘,刚刚升为游击将军,还有一个叫毛凤闻,原是镇西堡守备也才升职为游击将军。这二人只带来三千人马,不过,晚到了这一日,还顺便带了些粮草,让袁应泰大增信心。管不多,可让运粮的苦难出现几分好兆头。

    那二人见是镇江参将,一齐行礼,苏翎也不多理睬,仍旧请袁应泰密议,袁应泰便令其退了出去,厅内只剩下二人,再加一个何丹旭。

    “苏将军,可是要留辽阳?”袁应泰依旧对这个问题抱有希望。

    苏翎摇摇头,说道:“袁大人,我这次来有几件事要与大人商议。我还是要回镇江。”

    袁应泰强忍着不露出失望的神情。问道:“你有何事,管说。”

    苏翎想了想,心中排了一下顺序,其实要讲给袁应泰的事可都是好事,不知袁大人是否为此又多几分驻守辽阳地心思。按眼下袁应泰召集兵马的速度,管也已算是异于平常。但对苏翎来说,辽阳人马越多,只不过是将广宁一带的兵力,换到辽阳,让以往防御蒙古的一面彻底敞开。估计袁大人是急得狠,完全不顾及蒙古人的威胁。这若是让朝廷上的文官们知道了,定少不了一番弹劾。

    “袁大人,”苏翎还是开口,说道。“你这些人马,可都是广宁调集而来地?”

    “是。”袁应泰微微叹气,说道。“如今也只有广宁还备有兵马,那些败兵都无法召集。至于山海关之内,数日之内是不能指望的。”

    “那蒙古人呢?”苏翎问道,“大人不怕广宁有失?”

    显然袁应泰是深思过的,面上地神色倏然变暗,说道:“不可两全,唯有辽阳先了。”

    苏翎一笑,说道:“我给大人一件功劳。”

    “功劳?”袁应泰苦笑一下,辽阳眼下的处境。已经如坐针毡,还谈什么功劳。实际上大部分的指望,都努尔哈赤身上,袁应泰就盼着努尔哈赤晚些动手,好拖个一年半载地,好让其有时间好好收拾这个烂摊子。

    “我那一部人马,已经将宰赛救出。”苏翎说得清晰,也很慢,以便袁应泰可以反应过来。

    “宰赛?”袁应泰初时迷茫。但随即眼睛一亮,这辽东形势,经如此一番,再没点反应,也便当不起这个辽东经略了。

    “你说的可是属实?”

    “属实。”苏翎面不改色。

    “这么说,蒙古那一边,暂时无虑?”袁应泰说道。

    苏翎点头说道:“不仅如此,我已联络宰赛,令其攻打建奴侧翼。”

    “哦?”袁应泰第一反应。是那广宁定然不会有危险。“你能掌控宰赛?”

    对于蒙古。大明朝廷花了不少功夫,终落得个靠银子笼络。每年的赏银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涨。除此之外,再无其它良策。

    “我已蒙古那边,留下一支人马,以便牵制、督促。”苏翎说道,“所以,请大人广宁一带,给予其粮草接济,并拨给铠甲、器械。”

    袁应泰听这么一说,想了想,说道:“广宁一带,有巡抚薛国用,宁前道王化贞,好,我这便写信让其拨付。”

    “袁大人,我留蒙古的一部,由胡秋青管带,还请大人多多叮嘱,有这一部,广宁便高枕无忧。”苏翎再次叮嘱。

    “放心,收服蒙古喀尔喀部,这当真是一件大功。苏将军,我会加紧办理。”袁应泰说道。

    苏翎说道:“谢大人。还有”话音一转,却并未立即说出口。

    这从苏翎嘴里说出的,可都是好消息,袁应泰不免有所期待。

    “你管说”

    “这海运粮饷之事”苏翎说了半句“这个不会错,只要我,定会上书朝廷督促,海运一事,不必担心。”袁应泰当即说道。

    “另外,”苏翎琢磨了一下,决定还是给袁应泰一个大功。

    “另外,那建奴奴酋,努尔哈赤地福晋,我捉到几个。”苏翎说这些事,一向轻描淡写,以此衬得袁应泰,当真是少了几分气度。

    袁应泰这一回却什么都没说,只是将一双眼睛不断地打量着苏翎。

    “袁大人?”苏翎叫了一声。

    “苏将军,这难道是天意?”袁应泰问道。

    “什么天意?”苏翎不解,这回好像换了位置。这个反应苏翎地确没想到。

    “辽东的天意。”袁应泰感概颇多,却只蹦出这么一句。

    苏翎不打断再浪费时间,接着说道:“大人,这次地俘获,有上百人,不过,路上匆忙,没来的及询问。杀了一半。剩下的这几个,大人可送往朝廷。”

    “好,人何处?”袁应泰定了定神,不再分心。

    “随后送到,不过,袁大人。这一路上可要小心看管,莫要被建奴劫了去。我已派兵前往牛庄一带,将所有叛敌之人清理一番。大人可要派遣亲信之人,方才妥当。”

    “好。我让张神武押送。”袁大人身边,这个人倒是一身是胆,可以重用。

    苏翎见此时说得差不多了,便道:“大人,我这次返回镇江,便要好生打造铠甲、兵器。还要铸炮、打制火器。练出能战之兵来。”

    “如此甚好。你还需要什么,只管明说。”袁应泰全力支持。

    “请大人上书朝廷,将那些能铸西洋大炮地匠人送到镇江堡。还有制造火药、鲁嘧铳等等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