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一想,便又问道:“袁大人,此事尚早。今日说起这事,不过是让袁大人给朝廷地奏书上,提上一提,也显得袁大人对辽东一事的远见啊。”
袁应泰听这么一说,有些尴尬,这分明是苏翎地主意,怎能说是自己的远见?不过,苏翎说过,这军事上以苏翎为主,那么这民事上,苏翎当然不会插上一手了,这当然还是袁应泰地职责。
“嗯,给皇上的奏书,我会仔细斟酌。”袁应泰说道。
苏翎说道:“袁大人,此事虽然还早,不过,我的那位兄弟,叫术虎的,就是率海西、东海女真部族一起攻打赫图阿拉的主将,如今已经掌控了海西、东海一带。那里,努尔哈赤的手,是伸不到那么远的。”
“哦?”袁应泰一怔,想了想,问道:“当真已经能完全掌控?”
“是的。”苏翎答得很肯定。
“那么,”袁应泰犹豫地问道,“你的意思说,可以先东海、海西一带设立府、县?”
苏翎稍稍犹豫,然后说道:“可以一试。”
袁应泰沉吟片刻,说道:“你的意思是我向朝廷奏明此事?海西试行府县制?”
“正是。”苏翎说道:“袁大人,此事算是一个开端,不论成败,都可以试行。成,则日后辽东也就此办理,若是不成,我们也好从中得出一些成败的办法,以便日后予以调整。”
“试行倒是可以,”袁应泰边想边说,“但这府、县的官员,可是倒哪里寻去?”
“就辽东本地招募。”苏翎说道。
“招募?”袁应泰一怔,随即笑着说道:“苏将军,朝廷官员可从无招募一说,大明开科取士,才是为官的唯一之道。”
苏翎也笑着说道:“袁大人,这个我也知道。我虽是武官,可这科举入仕,也不是一无所知。请问大人,若是试行府、县,这朝中的可有多余的官员调遣?”
“这个”袁应泰犹豫了。
大明朝自万历皇帝位数十年,这官员缺额甚多,现有的各部、府县等官员还不能满员,何况还要添置到海西、东海的建州府?
“可以奏请皇上,加开一科。广为取士。”袁应泰想出了这个主意,也算是跟苏翎学会了胆子大的特点。
“那得多久?”苏翎笑着问道。
“这”袁应泰又顿住了。
确实,这加开一科地事。恐怕皇上与大臣们就得商议多时,且不说是否能成。就算是同意了,等大明朝各府县的秀才、举人纷纷汇集,没个一两年,是选不出什么结果来的。
“那就请皇上格外加赏。让那些秀才、举人都出来做事,还有那些庶吉士等等闲官,都加派过来。”袁应泰说道。
这大明朝养地闲官,可也是不少,作为大明天朝的象征,很多官员仅是有个名儿。做地事可是屈指可数。再说,类似此时正家养病的熊廷弼一类的官员,也有不少。真要都派出来,办十个府县的官员都不会缺。
但,这又被苏翎否决了。
“袁大人,”苏翎笑着说道:“就算你说地这个法子,皇上同意了,可以几个官员愿意到这偏远之地来?”
别说海西、东海。就算是到辽东。都给人以配的嫌疑,这不管给的官职多大。怕是真派到头上,这上书说卧病床、不能赴任的文书可就多了去了。当今辽事一败至此。皇上下令赴辽的官员还推三阻四,寻找各种借口拖延,这试行海西一事,还能好到哪儿去?
“袁大人,”苏翎又接着说道:“这愿不愿意来是一回事,这若是真有官员来了,这些人会如何做事?”
袁应泰不解地看着苏翎。
“袁大人,今日咱们议的,便是将女真人视作大明百姓。可袁大人估算一下,这些官员能有几人会如此做想?”
袁应泰果然试想了片刻,然后摇摇头,说道:“难。”
这袁应泰本人还是遇到苏翎之后,才生一些转变地,何况其他的官员呢?女真人等同于野人,这几乎是整个大明官场上的共识。直到辽东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时候,这个看法也没有什么改变。若是这些官员抱着这些想法赴任,可想而知,这试行的府县,怕是又会激起大的战事。
说起大明朝廷上的文官系统,这些寒窗苦读多年的读书人,一朝荣升大明官职,那个不立即便融入文官地圈子里去?且不说此时大明朝文官们各自分做几派,相互指责,将朝廷上闹得是乌烟瘴气,单说这银子,迎来送往,投桃报李地模式,可是做官之前,便得先学会了。否则就算是有了一官半职,也无法官场上如鱼得水、一帆风顺。袁应泰本人还被弹劾过回乡养病呢,这仅仅是其一而已。
这些习惯了大明官场的官员到了地地界,定然是将这种习惯再次传播至此。而这不过是辽东以往边墙一带文武官员勒女真人的再次重演。如今苏翎地一部术虎,已经将海西用武力掌控手,这试行府县,那可是大事,是苏翎,以及袁应泰能够名垂青史的大事。让这帮子官员这么一搞,那可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袁应泰如何能让这种情形生?
这也不行,那也不可,到底如何是好?
袁应泰望向苏翎,见其却不像自己这般左右为难,便问道:“苏将军,你到底有何主意,说出来听听?”
苏翎看了看袁应泰,又撇了眼凝神细听的李永芳,然后才缓缓说道:
“袁大人,你的奏书中提及的试行,也要包括这用人的法子。大明朝开科取士,此时用辽东、海西一带,已不是好的办法。”
袁应泰反应很快,忙问:“苏将军,这不以科举取士?你的意思”
苏翎缓缓点头,说道:“所以,袁大人这份奏书,可得好生斟酌。千万要明述试行的好处,以及辽东、海西等等实情迥异与关内。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启用我们需要的人。”
袁应泰说道:“你的意思不要那些关内来到官员?”
“正是。这海西、东海一带,原本的部族领,当然不能一下便都改变其部族领的地位,但按我们适才说的,也不能用其为官。这决不能再用以往任意封赏卫、所官员的法子。所以,设置府、县,也就是明面上杜绝了因封赏部族领而形成的阻碍。想那些部族领也不完全明白府县的官员到底是如何一回事。我们安排过去的官员,也才能放心地执政。”
“那人呢?”袁应泰问。
苏翎的这个说法的确巧妙,女真部族对卫所指挥等武职都已熟悉,但府县官员却甚少知晓,可以说,完全是两个系统的事情。解决这些女真部族领的问题,算是绕了个圈子到抵达的。
“人,”苏翎注视着袁应泰,说道:“由我们选。就辽东本地,也别说招募这个招人诟病的名义。掌管农事的,便从通晓农事的人中去寻找,掌管税收的,便到那些算账精明的商人之中去寻。至于巡检司等等,则仍然由武官担任。”
袁应泰良久没有回应。苏翎这个说法,完全改变了大明朝的用官制度,这难度,可想而知。但其好处,也是明显的。按苏翎的说法,这可从根子上杜绝了文官的那些毛病。可这如何奏书上写明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