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筛选精兵(一)月票(第1/2页)明月东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邓飞杰、丁万良拿定了主意,这酒便也未再多喝。~~ ~~

    既然辽东总兵苏翎苏将军能带给其另一种不同的军伍生涯,那么苏将军的军令总还是要守的,管已经喝了,却不影响二人对苏将军已经产生的某种敬重。说实话,邓飞杰与丁万良,连同随行的那些士卒,都还未见过苏将军的真面目,顶多也就是远远地看见一群黑甲骑兵簇拥中的将军身影。但传言的作用是无法估算的,仅仅丁万良的一番复述,那邓飞杰便也如丁万良一样,心中将苏将军放一个较高的位置。

    当然,此时有关苏将军带着兄弟崛起于宽甸群山之中的故事,还远镇江堡以及金州一带流传,若是蔓延到了辽阳城内,恐怕还有多类似邓飞杰与丁万良这种,藏身于明军之中善战且心有一股怨气的人,会将目光投向辽阳城上空那悠然浮动的白云,幻想起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世界来。

    自牛庄启程,邓飞杰与丁万良督运着粮草、军需驮队继续北上,途中经过古城屯、鞍山驿,直抵辽东都司府辽阳城。这一路上一百一十余里,都是一马平川的坦途,路上遇到的河流也多有桥梁架设,是故这驮队运送的军需虽多,却也算不上太过辛苦。邓飞杰、丁万良也是贫家出身,这心存的一丝善念,让民夫们得以避过白日过热的时辰,而早晚多赶些路程。这些民夫出的力气,与自家做农活时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一路行来。是顺顺当当,没有丝毫牵绊。待抵达辽阳之时,倒也算是准时而至。没有耽误限期。

    第三日午时,邓飞杰、丁万良率队将一应军需运到辽阳城内,辽东经略袁大人已经城内设有专门接收的官员,左右不过是清点数目、交接文书。按理这途中也可以刨除一些损耗,尤其是袁大人下令用粮食抵付民夫地酬劳后。这凡是运输粮草的,均可以提前从中预支一部分粮食。这当然与大明律令相违,可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也不是头一回做这样的事了,再说。与苏翎相识,这胆子照例是越来越大。

    不过,邓飞杰这一队人马,或许是因途中两位押送武官较好说话,又或许是这次地民夫家中都不太窘迫,这粮食预支一事倒是没提。除去那艘船上的管事官员因修船需多逗留一段时间。而从中截留了一部分粮食外,当然,这也是注明文书上的,其余的数目,当真是一丝不差。

    交接完毕,邓飞杰与丁万良便算是做完了这趟差使,那些民夫则自去另一处领取各自的酬劳。不过,邓飞杰与丁万良带着属下士卒回总兵官李光荣处,缴了差事。便又寻了个借口。再次出辽阳城而去。

    那总兵官李光荣初带着本部兵马抵达辽阳之时,一直就想进辽阳城驻守。但辽东经略袁应泰却令其先驻扎辽阳之外,整顿那帮收拢地溃兵。而苏翎到了之后。是下令任何官兵没有许可不得任意入城。这自然使总兵官李光荣心内极不舒坦,这整顿溃兵的事情,便有些阳奉阴违、懒懒散散的架势。

    李光荣也算是带老了兵的武官了,不过,其一向是将目光盯着空额上,这兵越多,便越好动手脚。袁应泰让其整训兵马,可是看错了人。要说唯一地好处,便是能及时赶至辽阳,这也是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不愿对其过多斥责的原因。

    不过,眼下这总兵官李光荣却被一纸军令调进辽阳城内,且那些空置的大户宅院之中挑选了一所颇具气派的,作为李光荣的总兵府。当然,这命令是由袁应泰袁大人下达的,命其专管粮饷军需地转运事宜。李光荣对此自然高兴,带着家丁、亲兵立马搬进辽阳城内,开始过起了富家大户的日子,至于那城外兵营里的兵,暂时还没顾得上多想。

    赶赴辽阳城的几名明军武官,均是如同李光荣一样,被袁大人调进城内,委以各式职责。这些或多或少受过袁大人举荐、升赏的武官,由此对袁大人又多了一份感激之心,且心力地做起大多原本属于文官的事务来。这也是无奈之举,谁让辽阳城昔日攻陷之时,城内官员死的死,逃的逃,没有剩下一个。如此时的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看来,那些死节地文武官员当真是毫无意义,除了留了个名声,于今何益?若是再能坚持上两、三日,此时辽阳城内地事情,也不至于要找这些武官来顶替。

    当然,辽阳城外的明军地几处军营,均被苏翎派人数接管。此刻辽阳城外,共有明军大营七座,袁大人的虎旅军算是一营,由任参将罗一贯管带;而原属于黑甲骑兵营地五名游击将军顾南、郭杰中、袁山月、金正翔、彭维晓,则各结一营,将剩下的明军全部打散,分属五营。苏翎还另设一营,辽阳城南门外,专门收容不断聚拢的散兵,以及仍然源源不断由广宁一带赶来的明军。

    这七座大营,将辽阳城团团围住,虽不能说都是精兵,可也有一番旌旗遍野的威风。甚至这个“七”的数字,也让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想起“七星拱月”这几个字,不论怎么讲,都算是一个吉兆。为此,袁大人还专门抽出半日,沐浴衣,前往辽阳城内唯一的一所关帝庙进香,祈求神灵,保辽阳平安。自然,这件事也被写入奏书之中,消息直达朝廷。而辽阳城内越来越多的百姓,也对此分外高兴,凑热闹的人颇多,倒是让袁大人回想起昔日辽阳的胜景来。

    袁大人看来,苏翎此举,自然是意驻守辽阳城。

    单凭李光荣总兵等几位明军武官所带来的人马。是绝对不会带给袁大人任何安全感。至于管带虎旅军的参将罗一贯,虽然袁大人比较看重,算是一位能战地武官。可惜本部人马也不过三千左右,对于诺大个辽阳,除了添些人数,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是故,袁大人对苏翎的行动是一概听从。全力支持。由此,征夷大将军、提督辽东军务辽东总兵官苏翎,一举掌控了辽阳城所有地明军。这三万多人马,除了武官的家丁、亲兵之外。数落苏翎辖下武官的编制之内。

    邓飞杰与丁万良出辽阳东门,直奔城外大营。

    辽阳城东的大营共有两座,正是任游击将军顾南、郭杰中两部。此时苏翎已经将大部分明军都平分至各大营之中,而每个游击将军,也都对所有分来的明军士兵进行了初步地训练。内容无非是宣读军规、军纪,出操站队。也都是明军士兵们早已熟悉的。除了军纪格外严整之外,大部分的内容,并未让明军士兵们因调整而产生不适。

    不过,除了每日雷打不动的早晚训练之外,明军士卒们对那一千黑甲骑兵是感兴趣。实际上闲下来地时候,大多数的目光,都停留那些黑甲骑兵们身上。不仅黑甲骑兵们那一身的装备令明军士卒们羡慕,黑甲骑兵们照样训练时,那不时齐唱的歌声。是使人惊诧不已。千人齐声吼出的声响。犹如数百面大鼓的动静,自然而然便生出一股雄壮之气。这让屡战屡败地明军士兵。如何不受其影响?仅仅是站队,都将身子挺得直了些。

    邓飞杰、丁万良辽阳东门外迟疑了一阵子。便选择了游击将军顾南的兵营行去。实际上不论二人选择哪一个军营,都是一样的,只是二人不知罢了。只所以选择顾南的营地,是看营们口处聚集的人,较多而已。

    邓飞杰、丁万良骑马弛近营门,便有一名把总模样的武官厉声喝道:“站住!营门处不得纵马。”

    二人一愣,勒住战马,不明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