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赠书助力(第2/2页)明月东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临近天黑。苏翎与赵毅成回到总兵府,处置了些事务。还没吃晚饭,便见那郑炳荣带着那三名葡萄牙人求见。苏翎当即召见四人,就前厅里问话。

    “怎么样?腿脚如何了?”苏翎问道。

    “谢将军。那军医已给上了药,说是没伤着骨头,养几日便好了。”郑炳荣说道。此人他只一人站苏翎面前,那三人就厅外等候传唤。

    “你坐下说话。”苏翎指了指椅子,说道。

    “属下不敢。”郑炳荣何时听过这样地命令?连忙推辞。“将军叫你坐便坐。”唐平厉声说道。

    “是,是。”郑炳荣可不敢分辨了,歪着身子靠椅子上,这果然比站着舒服。

    苏翎端起茶碗,瞧了眼郑炳荣,问道:“你说那徐光启认得我?”

    郑炳荣摇摇头,说道:“徐老爷没见过将军。”

    “那如何知道我的?”苏翎问了句没道理的话,不过也收不得口了。如今大明朝朝廷之上,哪个不知道苏翎?

    “徐老爷说,是从邸报中认得将军的。”郑炳荣说道。

    苏翎想了想,说道:“那徐光启为何要送给我三个葡萄牙人?”

    郑炳荣低头想了想,说道:“徐老爷说,他屡次给皇上上书,要专练火器军,铸造式大炮,要按那些西洋人的法子练兵,不过,都无人理睬。徐老爷说他灰了心,朝廷那般文官老爷指望不上。便交代属下,转告苏将军。”

    “哦?”苏翎坐直了身子,问道:“徐光启说什么?”

    “徐老爷转告将军,这与建奴交战,切不可城外野战。如今大明朝的火炮只适合守城,野战移动不便,一旦火器燃放不能相连,便只能是战败的结果。徐老爷说要等铸造出式火炮,方便野战时,才可一战。”

    郑炳荣这番话,倒是说得理。管苏翎不赞同那不能野战的话,但对于徐光启说地火炮用法,倒是一致的想法。

    苏翎想了想,问道:“徐光启有没有说过为何找上我?”

    郑炳荣说道:“徐老爷说过,这辽东屡战屡败,唯有将军年轻气盛,能建立这般大捷之人,必然有过人之处,这想法定然与那些寻常武官不同。徐老爷还说,将军一直名不见经传,此时忽然出现于辽事败坏之时,怕是天意要给苏将军一个立下大功的时机。所以,徐老爷便让属下带给将军三名葡萄牙人,还有徐老爷亲手缩所写的一些书籍。供将军选用。”

    “还有书?”赵毅成问道,“哪儿?”

    “属下一直随身带着,怕丢了。”郑炳荣说着,便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包裹,一层层地揭开,取出几本书来。

    护卫队长唐平便上前取过,呈给苏翎。

    苏翎接过细看,见一本书上写着:《几何原本》。随手翻开一看,见都是些三角、圆等图形符号,写着一些“平行线”、“三角形”、“对角”、“直角”、“锐角”、“钝角”、“相似”等词语。苏翎神情有些奇怪,似乎面色有些红,显然对此书十分感兴趣,但却没有细看,随手递给赵毅成,再看下一本。

    这一本写的是:《泰西水法》。看看著名,是徐光启与一个叫熊三拔的合译,翻开粗粗一中大致是说的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以及各种水利机械。苏翎飞快地又递给赵毅成,然后再看下一本:《同文算指》、还有熊三拔编著的《简平仪说》,是介绍天文仪器地。

    后一本只薄薄地几页,写着“粪壅规则”。苏翎皱了皱眉,指着书名问道:

    “郑炳荣,这本是什么?”

    “回将军,属下不知。不过徐老爷说,这书说的是农家施肥地法子,让苏将军辽东酌情试行。”

    苏翎点点头,将书都放桌上,看着赵毅成。

    赵毅成显然是被书中那古怪的符号与词句弄糊涂了,不过,有些倒是与苏翎提过地相符,但此时当然看不明白,这不亚于让赵毅成看那些科举的“八股文”。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苏翎指着。“千山学院,这下可名副其实了。”

    “大哥,”赵毅成皱着眉头说道:“我知道这些是好东西,可有谁能看得懂?”

    苏翎一怔,倒想起这的确是个问题。书倒是很重要,但也得有人来教才行。千山学院的孩子们,若是学了这些,那日后所起的作用,不亚于铸造式火炮的威力。可这些若是没人教授,光是那些孩子们,自个儿能学会么?

    “先拿回去印出几千本再说。”苏翎说道,“让陈若疏他们人手一本,能看多少就看多少,不懂,就一起琢磨琢磨。”

    赵毅成摇摇头,说道:“我看琢磨不出什么。大哥,你瞧,这平行线三字,我便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平行?两个人并肩而行?”

    苏翎呀然而笑,这个问题,可不是三言两语便能扯清楚的。

    “这以后有空再讲。”苏翎说完,转向郑炳荣,问道:“现,你说说那三人都是做什么的?”

    听到这话,赵毅成也将目光投向郑炳荣,要听听那三人到底是何来历。